吹糖 捏面人 城墙下理发 西安这些正在消失的老行当你知道几个……

老西安有些旧行当,来看看你都见过那些,全都见过的都是老西安人。

吹糖

在很多西安人的记忆中,小时候去公园玩必买的一个小玩意儿就是糖人。

吹糖 捏面人 城墙下理发 西安这些正在消失的老行当你知道几个……

融化成100°C高温的麦芽糖,经吹糖艺人手口并用,五颜六色的糖料被吹成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小动物,比如齐天大圣、十二生肖,样貌可爱又传神。

城墙下、公园里、人流量大的街道边都能见到吹糖人,用麦芽糖吹出的各色小动物最受孩子们的喜爱,不仅可以把玩在手心,还能吃,但是估计很少有孩子忍心吃掉这么可爱的小动物,基本都是在疯玩的时候不小心掉在了地上,摔碎的。即便如此,每次逛公园、逛街时看到了吹糖人,还是会央求父母给买。

捏面人手艺人用手捏出了的五彩缤纷的世界把我们带回了到美好的童年……

吹糖 捏面人 城墙下理发 西安这些正在消失的老行当你知道几个……

面粉,刮子,竹篓,梳子,剪刀是捏面人的基本行当,他们经捏、搓、揉、掀,用小竹刀灵巧地点、切、刻、划,塑成身、手、头面,披上发饰和衣裳,造型全靠一双手,顷刻之间,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便脱手而成。

以前每逢春节,西安一些知名景区,或者大型庙会现场都能见到捏面人摆摊售卖,摊前围着一圈人观摩,大多是父母买给孩子玩的,也有情侣买的送给男票或女票。

城墙下的理发人

吹糖 捏面人 城墙下理发 西安这些正在消失的老行当你知道几个……

夜晚华灯初上,西安的城墙根下就会有很多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在这里锻炼,有打拳的、有使用各种健身器械的、有散步的,还有理发师,就着灯光给中老年人理发,因是收费较低也很方便,所以很多老年人愿意在马路边这种简易的小摊上理发。

当然,偶尔也会有年轻群体光顾。没有镜子,简单的工具胸口一插,剃刀嗡嗡,剪刀咔嚓,这安详和谐的街景是西安城展现给世人的最真实的一面。

倒铝锅

吹糖 捏面人 城墙下理发 西安这些正在消失的老行当你知道几个……

小时候喝完的易拉罐要留着,放在那里攒的多了,等师傅上门了就可以倒一口小铝锅了。

倒锅师傅的各种模具,应有尽有,大锅小锅,摆在街头。一个风机,一口坩埚,一个火炉,一把火钳。一些废铝,放在炉前,火炉烧旺,铝入坩埚……经过倒锅师傅一系列娴熟的操作,一口铝锅就成型了。不单可以铸造锅,厨房常用的锅碗瓢盆大多都可以做出来,在经济不发达的年代,倒铝锅是一门很时兴的手艺,伴随城市化进程,如今在西安的大街小巷几乎难寻他们的踪迹了。

泥叫叫

吹糖 捏面人 城墙下理发 西安这些正在消失的老行当你知道几个……

"泥叫叫"是民间对这种小泥人的昵称,这种来自西安市白鹿原上的传统手工艺品,传承着数千年前史前先民的遗响。"泥叫叫"本是孩子们玩耍的泥哨,据考证,西安半坡出土的单音泥哨就是"泥叫叫"的鼻祖。泥叫叫作为可以吹的哨子,五颜六色,外表涂上油后,又黑又亮又好看,小孩子最喜欢。泥叫叫有很多种,如:鸟哨、鱼哨、猪哨等。

作为一种传统民间工艺,在过去,每逢农闲时节,村子里家家户户取土做泥叫叫,送到古城西安、八仙庵等地,由挑担小贩穿街走巷叫卖,十分畅销。

现在60岁上下的西安人小时候基本都玩过"泥叫叫",儿时那种深刻的记忆至今依然在脑海里浮现。泥叫叫从清末至今,经历了起起伏伏。如今,很多年轻人已经不知道泥叫叫为何物了。

打金匠

吹糖 捏面人 城墙下理发 西安这些正在消失的老行当你知道几个……

打金匠,是一种专门打制金银首饰的匠人。因为使用的工具主要是榔头、锉刀、剪刀、吹筒等硬家伙,所以也被人称为"打金师傅"。

打金工艺相传始于春秋盛于战国,在我国历史上创造过无数的辉煌。然而,随着近代科技的发展,打金这一传承了数千年的古老行当,在现代城市中已经十分少见,只有极少数的金匠世家仍在传承这种手艺。

许多老西安都还记得,解放前在竹笆市居住着一家专门制作金银首饰百余年的陈氏家族,陈氏金匠世家的第三代传人陈品清至今仍在传承着老把式的"打金"工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