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美空军上将向俄罗斯服软,背后有个大阴谋

真是罕见,美国居然在军事上向俄罗斯示弱了。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昨日援引美国武装力量战略司令部司令约翰·海滕将军的话说,美国无法对抗俄罗斯导弹,所以必须与莫斯科续签《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

长安街知事注意到,这种观点乍一听上去让人误以为美国武器干不过俄罗斯,实际上联系美国决心退出《中导条约》不难看出,这是美国为此寻找名正言顺的借口。美国发表“谦逊之言”前,俄罗斯总统普京上月在发表年度国情咨文时针对美国的退约行为发出严重警告称,如果美国在欧洲部署相应武器,俄罗斯将迅速做出回应。此番美国示弱,双方必将就退约展开新一轮的博弈。

罕见!美空军上将向俄罗斯服软,背后有个大阴谋

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俄罗斯总统普京

无法追踪

知事注意到,这已不是海滕第一次承认美国武器“不行”。

去年3月,他在参议院军事委员会听证会上表示,美国无以对抗俄罗斯高超音速武器,并威胁发动核报复是美国面对这种武器唯一的保护手段。

海滕此次承认美武器不如俄是有讲究的。在提到俄最新式巡航导弹、高超音速导弹以及“波塞冬”水下无人潜航器构成的威胁最大后,他表示:“我可以说现在有能力保卫国家,但为未来接替我的人感到担心。”

另外,他在谈到俄罗斯导弹的特点时强调,现有的美国武器系统能发现俄罗斯导弹,但无法追踪导弹,“之后它们就会消失,直到打击时才能看见。”

罕见!美空军上将向俄罗斯服软,背后有个大阴谋

美国武装部队战略司令部司令约翰·海滕

海滕要表达的意思显然是,面对俄罗斯的导弹威胁,美国现在确实遇到挑战,如果不发展,未来问题会更大,这是典型的“威胁美国论”套路。类似的观点还有,去年10月底,美国《国家利益》发表美专家迈克尔·佩克的文章称,美国的导弹防御过于关注阻止弹道导弹打击美国本土,而忽视了另一个迫在眉睫的威胁,即俄罗斯已经囤积了大量能够威胁美军基地的制导武器。

以这些“谦逊之言”为借口,美国无非就是想名正言顺针对俄罗斯长处发展导弹,以便更好地发展军事,在全世界施展霸权。

普京警告

双方博弈白热化,美国退出中导条约的目的逐渐清晰。

今年1月美国布新的导弹防御报告要求,美国建立更加有效的导弹防御体系以应对来自朝鲜、伊朗、俄罗斯和中国的导弹威胁。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五角大楼发布该报告的仪式上直截了当表示:“我们的目标很简单:确保我们可以随时随地侦测并销毁任何针对美国发射的导弹。”

美国当下的导弹防御体系已经在全世界织起了一张大网,但事实是,其他国家的导弹力量也在发展,尤其是在俄罗斯面前,美国难有十足把握,那就只能引领导弹防御体系竞赛了。退出《中导条约》,指责俄罗斯发展导弹技术,很大程度上是为推出新的导弹防御计划做准备。

作为对美国宣布退出《中导条约》的最新回应,普京在上月举行的年度国情咨文中对美欧发出最强警告:一旦美国在欧洲部署中程或中短程导弹,俄罗斯将部署相应武器,不仅针对导弹发射地,还将针对下命令的“指挥中心”。

在普京发出警告之后,俄罗斯国家电视台甚至列出了莫斯科将在核打击中瞄准的美国军事设施,并表示俄罗斯正在研发的高超音速导弹将在五分钟内击中这些设施。

罕见!美空军上将向俄罗斯服软,背后有个大阴谋

当天,普京宣布“萨尔马特”重型洲际弹道导弹、“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和“波塞冬”核动力无人潜航器实验成功,首艘载有“波塞冬”的潜艇将于今年春天投入使用。而在去年12月26日,普京观摩了“先锋”高超音速导弹试射,该导弹导从俄罗斯本土射向美国华盛顿最快只要15分钟,威慑力不言而喻。

这显然不符合美国用军事实力构建起来的霸权逻辑,即发展导弹防御体系,让美国能够摧毁任何一方,同时有能力防止任何一方摧毁美国。

越是面对这样的现实,美国可能越需要加快退出《中导条约》的步伐。

美国怕啥

面对美国的步步紧逼,普京的警告刺痛了欧洲。

北约称俄罗斯威胁攻击北约成员国的说法“不可接受”。

北约不去阻止美国退约,反而指责俄罗斯威胁,这种帮腔美国的方式,在俄罗斯看来很愚蠢。

俄罗斯驻美国特使阿纳托利·安东诺夫在接受俄媒采访时曾表示,《中导条约》保护的是欧洲的安全,而非保护美国安全,美国退出该条约是出于获得新导弹的欲望。

罕见!美空军上将向俄罗斯服软,背后有个大阴谋

俄罗斯驻美国特使阿纳托利·安东诺夫

知事注意到,在退约一事上,俄罗斯曾尝试与美国建立对话,俄方还邀请了一些军事人员介绍自己的导弹,但美国的代表却拒不参加。美国的一意孤行让《中导条约》的前景越来越渺茫。

2月25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联合国裁军谈判会议上敦促美俄挽救《中导条约》,“如果《中导条约》作废,世界、尤其是欧洲将变得更加不安全和不稳定。”

古特雷斯呼吁美方和俄方在剩余时间内就各自提出的议题作“真诚对话”,用他的话说,“我们承受不起回到‘冷战’最黑暗时期无节制的核军备竞赛。”

可是,从美国最新抛出的“谦逊之言”可以看出,美国极力寻找不退不行、不发展不行的借口,指望美方拿出诚意,可能性估计越来越小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