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花費鉅額資金改良的“標槍“反坦克導彈為何不了了之?

美國“標槍“反坦克導彈裝備部隊後,傳媒評論這種武器高技術含量大,設計新穎,性能優異,是“世界上第一種打了不用管的反坦克武器",是“便攜式反坦克導彈的精模”。然而,這種新式武器從最初的方案論證到定型生產和投入使用,卻是一波三折、歷盡坎坷。

美國花費鉅額資金改良的“標槍“反坦克導彈為何不了了之?

美國“標槍“反坦克導彈

說起武器,許多人都以為美國的武器是世界上最先進的,其實未必如此。美軍的反坦克武器較長時期一直處於落後狀態。50年代使用的反坦克導彈是從法國引進的。60年代開始研製第二代反坦克導彈,其中的“陶”式重型導彈,最大射程3750m,破甲厚度600mm,用以取代法國提供的SS11和“安塔克”導彈,歷經多次改進一直沿用至今。“龍”式輕型導彈列裝以後不久就暴露出許多問題。它的重量較輕,便於攜帶,在剛上市的幾年曾銷售到不少國家。但是它的技術性能並不先進:與“米蘭”導彈相比,射程近了一半,只有1000m;破甲厚度500mm,又比“米蘭”小40%;它的飛行速度低,起飛速度約80m/ s,最大速度127m/s, 飛行1000m的時間為11s,有的報道稱16s,射手長時間處於暴露狀態操縱導彈飛行,很容易遭到坦克火力的殺傷。它的另一個缺點是命中率很低,早期預測其命中率可達93%,毀殲率為76%,實際情況相去甚遠。在一次實彈射擊試驗時共發射5枚導彈,只有1枚導彈命中目標;另一次試驗中17枚導彈才摧毀了1輛坦克。對於如此平庸低劣的表現,美軍中早已議論紛紛,要求儘快研製新的武器以克服“嚴重的反坦克危機"。

美國花費鉅額資金改良的“標槍“反坦克導彈為何不了了之?

美國“標槍“反坦克導彈

80年代以來,美軍先後提出多種新型反坦克導彈研究方案,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1985年提出的“先進的中型反坦克武器系統”,簡稱AAWS-M,要求發展一種重量輕、威力大、作戰使用方便並能滿足多種需要的新式近程反坦克導彈。對它的具體要求是:

1,便攜性良好,能由單兵攜帶和操作使用。全套武器系統重量不得超過45磅(20.4kg),力爭達到35磅(約16kg);行軍狀態武器全長不超過4英尺(1219mm);

2,最大射程2000m~ 2 500m;

3,破甲威力要能摧毀重型坦克的前裝甲(750mm左右);

4,快速反應能力強,能在1min內進入戰鬥狀態, 2min內發射出3枚導彈;

5,兼容性好,能利用現有“陶”式導彈發射車上的發射架進行發射:

6,作戰環境適應能力強,能從狹小空間或2m2的空地發射;

7,生存能力強,能在有防護裝置的發射車或隱蔽狀態下使用;重要器件經過特殊處理,有三防能力;能防電磁輻射的干擾;

8.具有遙控操縱能力,射手能在距離發射架50m處進行遙控發射。遙控裝置重量不得超過30磅(13. 6kg);

從以上要求可以看出,美軍對新導彈的便攜性、環境適應能力和戰場生存能力要求較高,對威力的要求比“龍”式導彈提高了50%,但當時尚未考慮對付爆炸反應裝甲的問題。

根據軍方提出的戰術技術要求,許多公司紛紛提出五花八門的設計。最後問題集中到導彈制導系統上,美軍對3種不同制導系統的優缺點進行了評估、比較:

1,激光駕束制導以早先提出的“軍刀”導彈設計方案為基礎,用激光器組成主動式激光駕束制導系統。激光器的功率較低,具有穿透煙霧的能力。用激光束照射目標,導彈飛行中通過尾部接收器接收激光信號修正彈道。採取這種方式的風險較小,因激光技術已比較成熟,導彈飛行中受外界干擾較小;彈上不需要複雜的導引頭,可以降低成本;尾部去掉了導線,可進一步提高導彈的飛行速度和發射速度,從而可提高作戰效率;導彈發射和飛行中的痕跡較小,有利於提高生存能力。採取這種方式的不足之處是射手在進行導彈瞄準和飛行過程中必須始終堅持在發射架旁,通過瞄準系統進行操作,容易遭受敵人火力殺傷。

美國花費鉅額資金改良的“標槍“反坦克導彈為何不了了之?

美國“標槍“反坦克導彈

2,光纖制導以FOG-M導彈的制導技術為基礎,綜合應用紅外焦面陣和光纖傳輸信號,利用硅鉑材料製成凝視式紅外焦面陣導引頭,內有256 x 256像元陣列探測器,用34m~54m工作波段對目標進行探測。使用時射手向目標概略方向發射導彈。導彈爬升到150m高的空中向目標區飛行,彈上導引頭攝下目標圖像後轉換成數字化視頻信號,經由光纖傳到地面,射手從發射陣地控制檯顯示屏上觀察目標情況,通過光纖嚮導彈傳送控制指令,不斷修正彈道使其命中目標。採取這種圖像制導方式的優點是導彈命中目標的精度高;射手從隱蔽陣地遙控導彈的飛行,敵人不易找到導彈發射陣地,有較高戰場生存能力;彈上的控制器件移到地面發射裝置可以多次重複使用,武器成本可明顯降低。但是,這種紅外焦面陣是一種正在開發的高技術元件,難度大,工藝製造複雜;導彈尾部的光纖放線速度慢,影響導彈的高速飛行;

3.紅外熱成象制導 它也採用紅外焦面陣技術,但使用64 x 64像元陣列探測器,探測元件用磷鎘汞材料製成,控制系統中有1具紅外熱象儀。這種制導系統比前一種制導系統的難度要小些,導彈尾部沒有導線或光纖,導彈在飛行中自動跟蹤目標直到最終將它摧毀。射手發射導彈後可以立即轉移陣地,真正實現了“打了不用管”,在戰術使用上有很大靈活性。

軍方對3種方案經過兩年多的試驗、評估,最後於1989年2月正式決定選用“打了不用管”的制導方案。同年6月,與馬丁·瑪麗埃塔公司、得克薩斯儀器公司簽訂全面開發合同,要求1994年開始小批量生產,1995年起裝備部隊。陸軍計劃訂購5.8萬枚,海軍陸戰隊訂購1.2萬枚,替代原裝備的“龍”式導彈。

兩家公司在緊張的研製過程中克服種種困難,於1992年製成樣品並開展各種試驗。製成的武器系統由簡裝導彈和制導控制裝置兩部分組成。導彈主要包括熱成象導引頭、控制器、電子艙、發動機和戰鬥部等部分。導引頭內裝有4096個確鎘汞紅外探測器,工作波長8u4m~121m,探測距離遠,能穿透戰場煙塵搜索目標,並能對12種不同的目標進行跟蹤。導彈採用推力矢量控制技術,可在飛行中靈敏地進行控制。動力裝置採用低功率起飛發動機和低煙燃料續航發動機。點火後起飛發動機工作0.1s,將導彈緩慢送出發射筒,憑藉慣性作用飛行約4m後點燃續航發動機,迅速加速到532m/s的高速度。制導控制裝置可多次使用,上面裝有晝用瞄準鏡和熱成象夜間瞄準鏡,可在各種惡劣戰場環境中進行目標搜索、識別和跟蹤。

美國花費鉅額資金改良的“標槍“反坦克導彈為何不了了之?

反坦克導彈

“標槍”與“龍”式導彈相比,戰術技術性能有一系列重大提高:

1,最大射程從1000m增加到2000m,“龍”式導彈增大了一倍;飛行速度從127m/ s增大到532m/s,可在短時間裡發射更多導彈攻擊多個目標,作戰效率得到顯著提高;

2,既可用直瞄射擊攻擊坦克前裝甲,又可用間瞄射擊方式攻擊坦克薄弱的頂部裝甲。攻擊頂裝甲時,導彈飛出發射簡後自動爬升到300英尺(約90m)高的空中,飛行過程中不斷探測目標的紅外信號,經由微機處理後發出指令修正彈道,導彈飛抵目標上空自動向下俯衝。早期導彈採用單級戰鬥部,以後改成雙級串聯戰鬥部,可有效地摧毀爆炸反應裝甲和主裝甲;

3.射擊前,射手用瞄準鏡捕捉目標並用十字線對準,然後用導彈尋的器鎖定目標,這時便可發射。射手在發射後可立即轉移陣地或尋找新的目標,採用這種“打了不用管”的方式可大大提高戰場生存能力和使用靈活性;

4,採用“軟發射”方式,導彈以極慢的速度飛出發射筒,因此免除了普通導彈發射時產生的後坐力、後噴焰或有害氣體,適於從狹窄的密閉空間發射,便於在日益頻繁的城市居民地或巷戰中使用。

5,全套武器結構緊湊,使用方便,1名士兵即可攜帶、使用, 305內完成戰鬥準備,用立姿、臥姿或跪姿發射導彈,尤其適合特種部隊、快速反應部隊在未來高技術戰場上使用。在1991年至1992年的9次飛行試驗中,曾8次命中了235m~2000m射程內的T-62,T-72,M60等坦克,其中包括3次夜間射擊和2次密閉空間射擊。.

美國花費鉅額資金改良的“標槍“反坦克導彈為何不了了之?

導彈發射

“標槍”導彈性能優異,先聲奪人,為反坦克武器發展史寫下新的篇章。然而,作為第一種“打了不用管”的高技術反坦克武器,它在發展過程中暴露出的問題,值得我們重視。

首先,軍方片面追求武器性能的先進性,提出的戰術技術指標偏高,而且不斷改變計劃要求,影響項目的順利發展。美軍十幾年來先後提出“先進的中程反裝甲導彈系統(AMAMS)"、“步兵便攜式反裝甲/突擊武器系統(IMAAWS)"、“坦克破壞者(Tank Breaker)"、“打了不用管反坦克技術(FFAT)"等許多項目,既要求第一線士兵使用的武器重量輕,休積小,使於單兵攜帶,乂要求精度高,威力大,能摧毀敵人主戰坦克;還要求實現“打了不用管"的要求。軍方要求不斷加碼、禁升,但當公司提出激光、紅外、光纖制導等多種方案時又猶豫不決, “沒有一人能決定採用哪種技術”,致使項目進程再延誤。

其次,片面追求高技術,實際上條件不成熟,難度大,風險大,必然影響研究、設計、試製、試驗、定型生產、裝備部隊的進程。最近美國第三次試驗NMD導彈防禦系統又遭失敗,受到國內外強烈抨擊。其實在研製“標槍”導彈時也遇到許多困難,它的關鍵技術紅外焦面陣元件的製造工藝難度大,要在只有紐扣大小的芯片上製造數萬個紅外探測器,當時存在很大困難,無法實現256 × 256像元陣列的要求,才改用64x64像元陣列探測器。紅外製導技術雖已使用了幾十年,但主要用於空對空導彈和地對空導彈攻擊空中目標。在單一的天空背景中探測飛機發動機極強的紅外輻射,相對地比較容易,而且只是接收輻射信號而不是整個目標的熱輻射圖像。美軍的“幼畜”空對地導彈雖然也可用紅外製導,但是它的彈徑達到300mm,只用16個紅外探測器。“標槍”導彈直徑僅127mm,卻用4 096個探測器,其難度可想而知。正是由於關鍵技術難度大,才使實彈射擊試驗的時間一再推遲,裝備部隊的時間也從1994年推遲到1996年,武器系統重量也未達到要求,原要求不超過20.4kg,實際上裝在發射筒內導彈重量16. 1kg,制導控制重6.4kg。

高技術武器的另一問題是投入的經費大,製成的產品價格昂貴,不利於大量生產裝備部隊。美軍對“標槍”導彈之前的一些反坦克武器研究項目已花費數億美元,最後不了了之。“標槍”導彈研究費用原定7.5億美元,訂購費16億美元,現在費用已增加一倍以上,估計總投人將達50億美元。每校導彈的單價約4.2萬美元,制導控制裝置5.5萬美元,全套武器系統將近10萬美元。“龍”式導彈雖然性能很差,可是每枚的造價只有2500美元, 1具跟蹤制導裝置約1萬美元。也就是說, 1套“標槍”導彈系統的價格相當於8套“龍”式導彈系統。正是憑藉誘人的價格優勢,“龍”式導彈截止1981年共生產16萬枚以上,銷售到全世界20多個國家。而“標槍”導彈的情況卻不盡人意,甚至美軍的訂購量不斷削減。陸軍原計劃訂購5000具控制裝置和5.8萬枚導彈,以後改成10年內購買2800具控制裝置,導彈訂購數削減了54%。昂貴的價格使它在市場競爭中處於不利地位,為此正研究改進導彈設計,降低生產成本,以便在國際軍火市場打開銷路。

美國花費鉅額資金改良的“標槍“反坦克導彈為何不了了之?

反坦克導彈

美國“標槍”導彈研製過程中的經驗教訓,對於我們很有借鑑意義。美國技術發達,財大氣粗,花費鉅額資金、人力物力,歷經13年時間才研製出一種先的反坦克武器。我們在發展高技術武器時務必根據我國實際情況,認真論證,吸取國外先進經驗,儘可能少走彎路,減少不必要的損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