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牛”走了,“傻牛”来了?

主持人:8月10日,我们《海洲实话》栏目聚焦了《港股创新高 A股为何还在3000点苦苦挣扎》的话题。 一方面表达了对A股在3000点附近挣扎的一种无奈,另一方面也对A股行情不涨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其中重点对A股圈钱市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引起管理层的重视。

仿佛是对我们节目的一种“回应”,话题刚落,A股市场在8月12日、15日两个交易日就揭竿而起,连续两天拉出长阳线,将多方的红旗插在了3100点的高地上。其中15日这天,上证指数大涨74.53点,涨幅达到2.44%,当天的收盘指数为3125.20点,创下7个多月的新高。

而舆论方面更是扬眉吐气。有人说新一轮的吃饭行情来了,有人说股指看涨3600点,还有人说4000点指日可待,更有人说股市又开启了牛市的行程,而且券商股再一次成为“牛市先锋”。看到这些唱多、唱“牛”的舆论,投资者可以说是热血沸腾。皮老师,您如何看待最近几天行情的走势,以及这些唱“牛”的舆论呢?

皮海洲:虽然这几天的股市走势让唱多的市场人士激动不已,但在我看来,这是很正常的走势。美股一再创出历史新高,港股也接连创出年内新高,A股市场总不能趴在3000点一动不动吧?所以向上涨一涨,这很正常。这也没有超出我之前预计的范围。我预计今年的股指波动区间是3000点上下500点。目前在3100点,离3000点还是挺近的。一不小心,就又掉到3000点去了。所以真的没有必要那么欣喜若狂,好象中国股民没见过3100点似的。在这里,我想说的是,大家别忘了,中国股市的高点是6124点,那个点位,很多投资者都和我一样,都是亲身经历过的。

至于那些唱“牛”的舆论,我想我没有那么乐观。我本人仍然保持慎重的态度。就目前的股市来说,维持震荡上行的走势,是比较可信的。但出现大幅上涨的走势,甚至迎来大牛市行情,这几乎不可能。我觉得这种大涨快涨以及大牛市的观点,目前股市的基本面并不能予以支持。中国股市刚刚送走了一轮疯牛行情,刚刚送走了一轮股灾行情,目前投资者身上的伤疤还没好呢,这么快就忘记疼痛了吗?所以,我建议投资者还是保护慎重一些为好。

主持人:对于当下的行情,一些市场人士与投资者是把它与2014年的行情作比较的。2014年的行情可以称为是沪港通行情,而目前的行情则打上了深港通的烙印。毕竟开通深港通是我国政府今年的一项重要工作,而目前留给深港通开启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市场预测深港通开通的消息将会在近期宣布。正是基于深港通开通的预期,所以市场因此而走强,市场期待着沪港通开启引发牛市行情的一幕能够再现。皮老师不支持牛市的观点,这是不是意味着皮老师并不看好深港通行情呢?

皮海洲:照直说,我确实并不看好深港通行情,沪港通行情不可能在深港通身上重演。沪港通之所以能够引发一轮牛市,这与沪股通的标的是密切相关的。因为沪股通的标的突出的是蓝筹股,而蓝筹股的市盈率在A股上市公司中总体上是最低的,蓝筹股也是A股市场最有投资价值的一类股票,至少我们从传统意义上来说可以这样理解。特别是银行股,当时的股价甚至还低于H股的价格。所以,市场炒作以银行股为代表的蓝筹股,这可以认为是价值回归。是价值投资,这比较容易得到市场的认同。这也是上一轮牛市行情的基础。当时的所谓大象跳舞原因也在于此。

而且从2014年所处的时间段来说,也有利于发动一轮牛市行情,2014年距离上一轮牛市2007年大牛市已经有7年之久了,这也意味着市场调整了7年左右的时间,市场调整充满,人心思涨,在这种情况下,有了沪港通这根导火索,市场自然就一点就着。加上当时杠杆资金的使用,疯牛行情因此而来临。

但深港通的情况明显不同于沪港通。因为从估值来说,深股通的标的很难有投资价值可言。如截止8月15日,深市平均市盈率达到41.5倍,其中创业板高达76.06倍,中小板达到50.55倍。面对这样的高估值,就是A股市场自己的投资者,只要还有一点理性的话,也都会觉得太高了,这就更别说是吸引香港方面的资金来买进了。香港方面的投资者以机构投资者为主,很多是国际投资者,他们不会傻到到A股市场上来高位做接盘侠吧?所以,即便开通深港通,也不可能有牛市行情的到来。像创业板市盈率已经是76倍了,再一炒又到百倍以上了,这是不是意味着A股市场还要孕育一轮股灾呢?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我还是希望投资者都能够保持理性。

主持人:深港通只是近期市场炒作的一个理由。而从8月15日的市场上涨来看,人民日报的两篇文章明显起到了“点火”的作用。一篇是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的文章《加快创新发展的机遇与条件》,文中提到,如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能够取得实质性进展,我国经济有很大可能性在今后一两年成功触底。另一篇文章则称,资本市场渐趋稳定,表示“机构的热情参与,表明一个科学的、健康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正在为更多企业创造良好的直接融资环境”。皮老师又如何看待这两篇文章对行情的刺激作用呢?

皮海洲:这两篇文章我仔细地看过了,我觉得这两篇文章都不构成股市的“利好”。如果说股市因为受到这两篇文章的刺激而走强的话,那么这只能说是市场的一厢情愿了,上涨行情也就成了“乌龙”行情。 先说经济触底的说法,今年5月9日《人民日报》就发表了权威人士的观点,中国经济运行不可能是U型和V型,而是L型的走势。L型走势是一个阶段,不是一两年能过去的。我想从权威性的角度说,刘世锦副理事长应该还不能与“权威人士”相提并论。在这个问题上,我更相信权威人士的说法。

而且就刘世锦副理事长声称的中国经济“今后一两年成功触底”,这也不是新观点了,早在2014年的时候,刘当时就表示“今后一两年是经济触底期”。按当时的时间计算,中国经济已经成功触底了,何须还言“今后一两年”呢?可见,刘世锦副理事长所说的中国经济“今后一两年成功触底”的观点并不靠谱。这是刘副理事长年年讲月月讲的一种观点。讲多了,对经济的研判价值自然也就没有了。

至于另一篇文章声称“资本市场渐趋稳定”,这倒是事实。但文章明显有给资本市场“戴高帽子”之意,鼓吹“科学的、健康的”多层次资本市场,这说的是中国股市吗?也不怕酸掉大牙。而之所以给中国股市“戴高帽子”,其落脚点无非是中国股市“正在为更多企业创造良好的直接融资环境”。归根到底又回到融资圈钱上来了,这算是哪一门子的利好呢?应该算是利空才对。

主持人:说到融资圈钱,我们10号的《海洲实话》里,就谈到圈钱市对行情的负面影响问题。在这里,我们不妨假设一下,如果股市真的走牛,那么,这个牛市与圈钱市之间将会形成怎样的一种关系呢?

皮海洲: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就牛市与圈钱市的关系来说,我想应该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牛市会助长圈钱,让圈钱市发挥得淋漓尽致。股价涨上来了,大小非可以高价套现,IPO也可以快速而且高价发行,上市公司定向增发蜂拥而至。这些都将是意料之中的事情。而在这三台抽血机的大功率抽血之下,股市逐渐地感觉到体力不支,然后倒下,一蹶不振。这也就是牛市与圈钱市关系的另一个层面,即圈钱市形成对牛市的扼杀。中国股市的行情也就是一次一次地这么重复的。所以,如果在目前大小非、IPO、定向增发都对股市虎视眈眈的情况下,股市还能走出牛市行情,那么这个牛市绝对是一个“傻牛”,就是傻乎乎地将自己送给别人宰杀的。你是这样的傻子吗?我希望广大的投资者都不要做这样的傻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