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讓加塞被打成高位截癱,路怒再次引關注,怎樣才能遠離

不讓加塞被打成高位截癱,打人者家屬扔3萬離開。39歲的哈爾濱人馬超,是一位教師,也是一位在讀博。馬超在哈爾濱工業大學攻讀計算機博士學位,馬上就要參加論文答辯,但去年4月,馬超駕車正常行駛時,有兩輛車從後想強行插道。馬超沒有給第二輛車讓道,被車上男子毆打至高位截癱。事發後打人男子被刑拘,住院期間其家屬到醫院扔3萬元離開,之後拒絕支付醫療費用,也沒再露面。而馬超不甘人生從此只能與床為伴,在妻子的幫助下,今年1月,他仍堅持完成了博士論文答辯。

不讓加塞被打成高位截癱,路怒再次引關注,怎樣才能遠離

自己不是路怒出門就安全了嗎?誰能擋住飛來的橫禍,誰能保證你前面車輛裡有幾位路怒者,誰能確認後面車輛開車人很理智,路怒者是怎樣的一個群體,他們有什麼特點,在行駛中怎麼發現這一群人,怎樣做到早發現,早規避。

不讓加塞被打成高位截癱,路怒再次引關注,怎樣才能遠離

路怒症一詞算是舶來品,以前我國路面上汽車不多,很少會有大面積堵車或者加塞事件,但同時間一些發達國家已經面臨上述問題,路怒隨之出現。2006年底,“路怒”這個詞以“2006年度華語地區中文新詞榜”的身份,第一次進入中國媒體的視線。2007年10月,一名莫斯科司機,因為嫌過斑馬線的行人步子太慢,並且對行走的人大喊大叫但是沒有被理睬,便異常憤怒地掏出手槍,一下就放倒了3名行人。路怒症開始受到關注。

不讓加塞被打成高位截癱,路怒再次引關注,怎樣才能遠離

路怒症開車有哪些表現,怎樣及早發現

路怒者表現一:遇到稍有堵車或者加塞,就搖下窗戶對著遠去的車子開罵。曾見到一個趕過紅綠燈的車子,前車正常行駛,他在後邊不停的鳴笛,前車剛好通過變紅燈了。這哥們沒有通過,但是他搖下窗後指著前車一頓罵,還向前扔垃圾。典型的路怒者,大夥都投去了鄙視的眼光。

不讓加塞被打成高位截癱,路怒再次引關注,怎樣才能遠離

路怒者表現二:駕車情緒容易失控,愛斤斤計較。自己行駛比較慢,被別人超車後就有情緒,趕上去來個急剎車或者別車等小動作。

路怒者表現三:開車很“霸道”,不準別人駛入自己行駛的道路。看到有車變道過來,立馬加速頂上去,然後速度再次降下來,故意不給別的車輛變道。

不讓加塞被打成高位截癱,路怒再次引關注,怎樣才能遠離

路怒者表現四:路面情況複雜,前車行駛比較慢就在後面狂按喇叭,不停的打閃光燈。

路怒者表現五:經常性的無辜緊急剎車或者便道,跟車很近。

路怒者表現六:在路上走S形,好像整條路都是他們家後花園一樣。

不讓加塞被打成高位截癱,路怒再次引關注,怎樣才能遠離

開車上路都參加過國家的駕駛證考試,都是拿到駕駛證的,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路怒者?調查結果顯示,因堵車和路況不佳導致動怒的有48.1%;因看到別人違章,影響到自己行車動怒的39.8%;因周邊車輛加塞或者超車動怒的為29.7%;還有別人違章,即使沒有影響到自己也動怒的有26.6%;因新手開車不懂規則動怒的有22.9%。

不讓加塞被打成高位截癱,路怒再次引關注,怎樣才能遠離

看到路怒者可以離遠一點,可以罵路怒者,恨路怒者。有沒有想過,自己會不會被別人認為是路怒者,怎樣讓自己遠離路怒者。

1.文明駕駛,不強行超車,不突然便道,不硬加塞,不急剎車。

2.心態放平和,遇到或者看到別人加塞、走應急車道時,自己應該堅持自己的原則,不能跟著小部分走。

不讓加塞被打成高位截癱,路怒再次引關注,怎樣才能遠離

3.不疲勞駕駛,好多剮蹭都是疲勞駕駛惹的禍,感覺累了就及時安排休息。

4.開車時聽點舒緩的音樂但不要聽評書等需要用心的音樂,在醒目的地方貼上警示語。

路怒者是對自己不負責,對家人的不負責,更是對行人的不負責,安全駕駛,平安到達目的地是最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