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們趕過的寒假作業,不用“寫字機器人”

近日關注孩子上學的家長們可是被雷的不輕,一則機器人幫孩子短時間內寫完大量寒假作業的報道引起廣泛關注。據報道,家住哈爾濱的張女士發現讀初三的女兒僅用兩天,就把語文的抄寫作業都完成了,而且字跡工整,沒有出現錯字、改字的現象。

那些年我們趕過的寒假作業,不用“寫字機器人”

見女兒如此“用功”,張女士很欣慰。然而整理孩子房間時,她發現了一個名為“寫字機器人”的“抄寫神器”,外包裝盒上號稱“可以模仿各種筆跡抄寫文字”。在張女士的追問下,女兒承認了自己用800多元壓歲錢在網上購買這一“神器”,並且在她眼前用女兒的字跡寫出了老師留的課文抄寫內容,代替女兒完成抄寫作業的事實。

那些年我們趕過的寒假作業,不用“寫字機器人”

看看現在孩子趕寒假作業用的“洋槍大炮”,再想想八十年代的老鐵們是怎麼趕寒假作業的。八十年代的中國農村裡,剛過了溫飽的基礎線,物質基礎還是比較差,但是那時的人都很窮,小孩們的玩具一樣的,不是一群孩子一起滾鐵環就是五六個一堆的打紙包,能有副撲克玩個“拖拉機”就已經夠吹好幾天了。那時的孩子很皮實,小擦小碰的小傷根本不會告訴家人,兩天後自己把痂扣掉就可以了。

那些年我們趕過的寒假作業,不用“寫字機器人”

八十年代的部分農村地區對孩子讀書還不是很重視,所以有好多孩子是沒機會去學校的。那時說的是九年義務教育,可是每學期都要收學雜費,就像現在的私立幼兒園一樣。雖然學費不是很多,小學一百多塊錢、初中三四百、高中七八百,這些錢在那個年代也是難倒了很多家庭。那個年代農村很少有獨生子女,每家至少兩個孩子,三四個孩子的家庭很多,幾個孩子一起上學導致家庭貧困,最終就是大的小學還沒畢業或者小學畢業了就輟學,一起供給小的繼續讀書。這樣的現象在農村是跟普遍的,去問問七八十年代的家人,他們可以說幾籮筐這樣的故事。

那些年我們趕過的寒假作業,不用“寫字機器人”

農村孩子的寒假過得特別快。記得放假時就已經是臘月了,在農村臘八後就是年,外出打工的親人們回家了,大哥哥大姐姐也回來了,他們帶了各種好吃的,好玩的,更有小孩子們沒有見過的新鮮事。每天鬧騰著跟大人們上街湊熱鬧,天天盼著爸媽買好吃的糖果回家,鬧騰著買各種小鞭炮,擦炮,扔炮等等,盼望著過年的壓歲錢,買自己喜歡的玩具槍,還有氣球。這種情況會一直持續到正月十五以後,因為過年大人們一般不會要求孩子啃書本,記得以前小學開學基本都是在正月十五以後,高中有幾次因為補課提前開學。

那些年我們趕過的寒假作業,不用“寫字機器人”

農村的孩子過完年趕寒假作業最特色的就是,兄弟姐妹們一起幫忙寫,回家的大哥哥大姐姐幾個一起幫忙寫,兩三天就能搞定了,但是這不是全部,寒假作業的故事還沒有結束。因為那時的老師特別負責,代課的各科老師會抽查寒假而且還很細心,經常會抽查出幾個代寫作業的同學,挨板子同時還要定期補上作業。

那些年我們趕過的寒假作業,不用“寫字機器人”

各位七十年代,八十年代的大哥大姐們,你們寒假作業是怎麼做完的,你們有請姐姐和哥哥幫忙寫作業的經歷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