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德篇总结

荀子曰:“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所以,第四讲“善德篇”,整合十一个章节,阐述:何为善?何为德?将善与德联系在一起。

27章:善行无辙迹,善言无暇谪等,起名七大善。首先明确,善,是善于。

78章: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在人间和为贵,和才是大善,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才是善于管理天地人和。

08章:上善若水。水有7善,起名七小善。问自己能做到哪一善?

以上三章讲善,然后进入德篇。

51章:玄德的标准定义:“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功成弗居”。

09章:功成身退天之道。

而如何才具备德呢?

55章: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要象赤子一样,保持天真淳樸,精气饱满。

59章: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唯有德是无极的。

38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道德仁义礼是逐次下降的。要取法于自然的道德。

81章:圣人不积,无私奉献,自然大道给与加持,既以为人己愈有,既已与人己愈多,源源不断,空灵境界。

65章:常知稽式是谓玄德。而圣人治理国家,是让百姓复归于淳樸、无知、无欲,才是真正的治国法则,才具备玄德。

49章: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参悟透了万物一体的无为机制,进入深度混沌,自然德化众生。

(以上讲解著述:黄晓明)

善德篇总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