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head><body>

小年到底是23還是24?

下午走在街上,聽見幾個路人談話。
其中一個人說今天是過小年,而另一個人說,小年難道不是明天嗎?於是,他們熱烈的議論了起來。
其實,說“小年”是臘月23或臘月24,都是可以的。
其實,在古代,“小年”並不是指某個特定的節日,它更多的寓意是指年前的一些特殊習俗。
這些習俗主要包括祭灶王爺、掃塵、貼春聯、貼窗花等等。
而現在。在我國不同的地方,由於過“小年”的習俗,特別是祭灶王爺這一項習俗,人們選的日子不盡相同,有的是選的臘月23日,比如我國北方的大部分地區,而有的是選的臘月24日,比如我國南方的大部分地區。
灶王爺:你們過“小年”,可都是因為我喲
所以,由於南北方選的日子不同,就造成了現在人們經常議論“小年到底是23還是24”的話題了。
至於為什麼南北方在“小年”習俗上選的日子不同,據說這跟嘉慶皇帝有關。
古代的“小年”,一直是臘月24日,直到清朝乾隆時期,都是如此。
可是到了嘉慶時期,就有了變化。
據清嘉慶二十年刊《溫江縣誌》記載:“十二月二十四日,舊傳灶神上天奏事,先於二十三日夜,各具香花、酒果、燈燭、場糖、錢褚致祭。”
也就是說,灶王爺上天仍是二十四,但是皇室祭祀灶王爺的日子遷移到了二十三。而民間又紛紛效仿皇室,也把祭祀灶王爺的日子選在了臘月23日了。
可能由於傳播的因素,北方離皇城近,更容易受皇室影響;而南方偏遠,天高皇帝遠,你選23我也聽不見,於是就照舊遵循古制。
閱讀更多 歐陽子說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