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澜索桥》

《安澜索桥》

在都江堰,二王庙前的安澜桥是我国著名的五大古桥之一。

《安澜索桥》

《安澜索桥》

《安澜索桥》

可能没有任何一座建筑能像安澜索桥那样,如此亲近地与一江水保持着长逾千年的守望,岁月的风霜凝重,不知不觉间,一座桥就已古老得忘了自己的年龄。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李冰“能笮”。《水经注.江水》载“涪江有笮桥”,证明至少安澜桥的修建,不会晚于修筑都江堰的年代。“【笮”意为竹索】直至今天,它的初建时代仍是一个谜。至少在唐代时,它就已经在都江堰的上空摇荡了。

《安澜索桥》

《安澜索桥》

《安澜索桥》

《安澜索桥》

《安澜索桥》

《安澜索桥》

昔日安澜桥是古代四川藏、汉、羌族的联系纽带,全长240多公尺!横跨在内江和外江的分水处,是一座名播中外的古索桥。最早称绳桥或竹滕桥,这与它的材料有关。到了宋代,改称“评事桥”。明朝末年毁于战火。

《安澜索桥》

《安澜索桥》

《安澜索桥》

清嘉庆八年(公元1803年),何先德夫妇倡议修建竹索桥,以木板面,旁设扶栏,两岸行人可以安渡狂澜,故更名“安澜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