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民谣,你知道多少?

春节伴随着刘德华《恭喜发财》的音乐越来越近,阁家欢乐的日子总能听到老一辈的人说着年俗的民谣,窸窸窣窣,押韵又有趣。

民谣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

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

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磨豆腐

二十六,去割肉(炖炖肉)

二十七,宰公鸡(杀灶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解析

腊月二十三—糖瓜粘

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在中国的民间诸神中,灶神的资格算是很老的。

灶君,自周朝开始,皇宫也将祭灶列入祭典,在全国立下祭灶的规矩,成为固定的仪式了。

腊月民谣,你知道多少?

二十四,扫房子

腊月二十四—扫房子举行过灶祭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

所谓“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家家户户清扫蛛网扬尘、清洗。此外,打扫卫生,要注意戴口罩、帽子和眼镜。

腊月民谣,你知道多少?

腊月二十五—接玉皇(磨豆腐)

旧俗认为灶神上天(腊月二十三)后,天帝玉皇于腊月二十五亲自下界,查察人间善恶,并定来年祸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称为“接玉皇”。

这一天的汉族民俗活动主要有接玉皇、照田蚕、千灯节、赶乱岁等。且这天起居、言语都要谨慎,争取好表现,以博取玉皇欢心,降福来年。

腊月民谣,你知道多少?

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

农历年十二月(又称腊月)二十六的俗称,这一天要割年肉,开始置办年货,准备迎接新年。

腊月民谣,你知道多少?

腊月二十七—杀年鸡

腊月二十七,杀鸡,是汉族春节传统习俗,汉族民谚称“腊月二十七,宰鸡赶大集”。

腊月民谣,你知道多少?

腊月二十八—把面发

发腊月二十八的汉族民谣有“腊月二十八,把面发”、“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

汉族民间风俗传统到了农历的腊月二十八无论是发面还是做馍,各家各户要开始准备主食过年。

腊月民谣,你知道多少?

腊月二十九—蒸馒头

除夕前一日的腊月二十九,叫小除夕,汉族民俗文化。这一天家里要置办酒席,迎接拜访的客人。

腊月民谣,你知道多少?

三十晚上熬一宿

三十又叫除夕,晚上熬夜又叫守岁,古时候人们为驱赶年兽留下的传统习俗,守岁是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一直要吃到深夜。

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腊月民谣,你知道多少?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涨知识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