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幾個人去打了一次獵……打上了一隻松鼠。”
“你們美美地吃了一餐野味?”
“不,現在還不能把它煮熟……要留做標本。……但我們有新奇的發現,它身體結構特別,需要做進一步的解剖研究,可是……我們人手不夠。”
“好,我立即趕到你那裡去。”
……
1965年的一天,北京的一條電話線兩端,有這樣一段奇怪的對話。除了當事人,幾乎沒有人知道他們聊的是什麼。直到多少年以後,解密資料顯示,這是中國氫彈之父于敏與鄧稼先的通話。為了保密,他們用了暗語。這段話聊的是什麼呢?于敏帶領科技人員發現了熱核材料自持燃燒的關鍵!
1960年底,由錢三強率領,于敏等人加入了氫彈的秘密研究,而這意味著隱姓埋名,不計名利。1965年1月,毛澤東、周恩來表態要加快研發氫彈的速度。
直到1988年,他的名字才得以解禁。1999年,中央軍委表彰研製“兩彈一星”做出突出貢獻的科技專家,他第一個被授予“兩彈一星功勳獎章”,並代表科學家發言。
49年後,莊嚴的人民大會堂,于敏獲得2014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為中國核武器做出巨大貢獻的中國氫彈之父的故事,廣為傳頌。
公開資料介紹,于敏是我國著名的核物理學家,我國核武器研究和國防高技術發展的傑出領軍人物之一。在倡導、推動國防高科技項目尤其是我國慣性約束核聚變研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是我國慣性約束聚變和X光激光領域理論研究的開拓者。1926年8月16日,于敏生於河北省寧河縣蘆臺鎮,現在屬於天津市。
1944年,于敏考入北京大學工學院,兩年後轉入理學院,專業方向為理論物理。1951年畢業,于敏進入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這個所,由錢三強任所長,副所長是王淦昌和彭桓武。年輕的于敏很快脫穎而出。1957年,後來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朝永振一朗率團訪問中國,于敏參與了接待。這位日本原子核物理和場論方面的領軍人物回國後發表文章,稱于敏是中國“國產土專家一號”。但是,于敏有清醒的認識,他認為“土專家”不足取,“科學需要開放,應該學習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現在條件好多了”。
在我國群星閃耀的“兩彈一星”功勳人物中,于敏有兩個獨特之處:第一,在研製核武器的權威物理學家中,他是唯一沒有留過學的。第二,世界上只有兩種氫彈構型,一種出自美國,一種出自中國,而出自中國的名為“于敏構型”。核武器的研製,計算十分繁複。就氫彈的突破原理試驗來看,美國人7年零3個月,英國4年零3個月,法國8年零6個月,中國人只用了2年零8個月。當時,依靠僅有的一臺電子管計算機根本無法完成需要的計算,于敏記憶力超群,他率領工作組人手一把計算尺,硬是用人腦拼過電腦。
由於保密的原因,一般人對於敏的理論貢獻了解很少。不過,我們從“于敏構型”這個命名裡也能感受到其中的關鍵作用。而且,“于敏構型”解決了存放問題,這比其他國家的“T-U構型”保存成本以及保質期更久。所以中國現在有一批氫彈庫存。這也是世界上獨有的優勢。原中顧委常委、國務委員張勁夫在《請歷史記住他們關於中國科學院與“兩彈一星”的回憶》中提到,“研製氫彈工作主要是于敏他們做的,方案是于敏提的,也得過大獎”。在《中國軍事百科全書核武器分冊》中,“于敏”的條目下寫著:“在氫彈原理突破中起了關鍵作用。”
1967年6月17日,新華社向全世界發佈《新聞公報》:我國在兩年零八個月時間內進行了五次核試驗之後,今天,中國的第一顆氫彈在中國的西部地區上空爆炸成功。
2014年,于敏獲評央視“感動中國人物”,頒獎詞中有這樣一句話:一句囑託,許下了一生;一聲巨響,驚詫了世界;一個名字,盪滌了人心。誠哉斯言!
閱讀更多 泰山永固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