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减压,适时调适自己

激烈的竞争,生活节奏过快,精神压力过大,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无法逃避的。

北京某广告公司设计师王某说:“干这行的谁不是身心疲惫?”她到公司两年,几乎每天都加班,每天早晨都不想起床,下了班瘫坐在电视机前,看不进去书,不愿听电话,不去做运动,不愿见朋友,没有时间与爱人交流,能不像抑郁患者吗?“很多时候,我想抗议,我宁愿少拿一点钱,让自己有点私人空间,享受家庭的时光,我不觉得工作应该成为生活的全部,可是没有人这么想。大家都拼命干活,拼命挣钱,社会的评价标准难道是挣钱的多少吗?”王某说。

学会减压,适时调适自己

备受瞩目的IT界人士更让人担忧。这个行业人员的年轻化和竞争的残酷性都是最突出的,但现在整个社会是技术至上论,对社会的了解,对自身的了解都被忽略了。

自“二战”以来,患优郁症的人数已经翻了一倍;在美国,有500万人服用抗优郁药,每年自杀人数是30万。但是这个像流感一样不时发作的疾病,为什么会如此频繁地光顾这个时代?社会转型期的人们对精神和物质追求的严重失衡是导致诸多精神问题的根源。物极必反,人是精神实体的人,如果长期忽视自己的真实感受,问题就会出来。抑郁症其实不可怕,“抑郁”是人类正常情绪的一种,如果有强大的爱的力量的支撑,完全可以走出来。这个爱包含着对自己的尊重和对外在世界的关爱。

学会减压,适时调适自己

社会上普遍存在一种观念误区:认为不遗余力地拼命工作才是值得尊敬和有价值的,但很多人成功了,也感到自己枯竭了。所以,真正成熟的人懂得调适自己,劳逸结合,会宣泄,会娱乐,不迫使自己追求超乎能力的目标。

学会减压,适时调适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