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廣深,最具潛力的一線城市非上海莫屬 中國興則上海興

一線城市北上廣深。北京是首都,大家自然而然都認為北京是當之無愧的一線。廣州和深圳同屬粵港澳大灣區,而且廣州GDP被深圳超越,所以大家經常對比上海和深圳。普遍觀點認為深圳是中國最具創新能力的城市,在創新能力以及技術發展等各方面都強於上海,認為深圳遲早超越上海。但我卻認為只有上海是最具潛力的一線城市,因為它獨有的區位優勢,它的作用和地位是任何其他城市無可替代的,它是中國開放不可或缺的橋頭堡。

北上廣深,最具潛力的一線城市非上海莫屬 中國興則上海興

北京因何而興?因為政治。自元以來,北京在大多數時間一直是中國的政治中心。新中國建國以後,政治的主導之下,北京聚集了各行各業最優勢的資源和人才,使得北京在每一個階段的發展都能遙遙領先。在之前的工業階段,在現在的互聯網階段,北京都是一直處於第一梯隊的。

但北京之所以成為首都是因為歷史淵源。北京易守難攻的地形,以及靠近元朝的發源地蒙古,便成為了元朝最適合建都的地區。但從現階段經濟格局來看,北京自身並不具有經濟發展的優勢。因為政治而興,但政策如果轉向,對北京造成的影響就很難估算了。雄安新區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一個定位就是承接北京的非首都功能,而真正的首都功能唯有政治,經濟上難免會有很大分流。經濟體量的變化,對北京的一線城市地位必然會造成到很大影響。

北上廣深,最具潛力的一線城市非上海莫屬 中國興則上海興

再來說深圳。深圳的崛起緣起於靠近香港,因為這個地理優勢成為了改革開放的先行先試區。改革開放取得了巨大成功,深圳也因為具有先發優勢吸引了全國各地的很多人才,而且擁有最開放的營商環境。目前為止深圳一直是中國最具有創新活力以及最適合營商的城市,所以說深圳成功的關鍵因素在於人,起因則在於它的先發優勢。

目前深圳已經沒有太多的政策優勢了,而且隨著開放的深化,其他地方的營商環境也愈來愈好,深圳目前的唯一優勢就是人才了。但人才的穩定性,是否能夠持續?現在各地都在各出奇招地吸引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相對應地就是深圳人才優勢的削弱。

再來說上海。上海在近代的時候就已經成為了遠東最繁華的城市,靠的是什麼?靠的正是它的區位優勢。上海處於長江的入海口,擁有海運的便利與長江的航運便利兩大優勢的合體。而且近代,就已經開啟了全球貿易的大時代。在這個時代下,上海自然是獨一無二的天選之地。改革開放以後,上海並不是最早開始開放的,但確是改革開放最成功的地區。中國有很多沿海城市有很多優良的港口,長江沿岸也有很多經濟發達的城市,但長江與海洋交匯的地方卻只有一個,那就是上海。當今的世界依然是全球貿易的大時代,上海可以說是中國最具有區位優勢的地區。

北上廣深,最具潛力的一線城市非上海莫屬 中國興則上海興

長三角是中國最發達的地區之一,長江經濟帶也是中國經濟的重要引擎,這些都可以算作是上海的經濟腹地。第一個自貿區的設立,第一屆進博會的召開,科創板的試點,都選擇了上海。就是因為上海獨特的區位優勢,他最適合作為中國開放的窗口。上海是最好的一張牌,可以以最小的成本使開放取得最好的效果,任何政府都不會不打。

數十年後,政治中心也許會變,人才的流動也許會人才的格局也許會有大變動,但相信全球貿易的大格局不僅不會變,還會進一步深化。但是一個地方的區域優勢卻不會改變,而上海始終會是這個格局下最具有區位優勢的地區。我們有理由相信上海將是中國經濟最活躍,最持久的一個地區。改革開放以來的實踐證明,只有開放才能讓中國經濟更為發展。而上海是這個開放下必不可少的一環。可以說中國興則上海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