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愛的人容易產生什麼心理問題?

眼鏡超人


愛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東西,它能給人帶來無盡的力量,甚至是奇蹟。但是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缺乏足夠的關愛也是很容易造成心理問題的產生。

從需要理論層次來說,愛和歸屬是個體之間建立情感聯繫的需要,包括愛人和被愛,也就是說擁有足夠的愛是個體的需求,若這種需求沒有被滿足的話,首先很容易誘發消極情緒的產生。

最直接的缺乏關愛模式體現在幼年時期,心理學家研究表明,在童年時期,小孩子需要擁有足夠的歸屬感和自我價值感,若此時家長沒有正確的去對待,就會造成孩子一系列問題的產生,這就是一種缺愛狀態下出現的錯誤成長模式,很容易誘發心理出現問題。

產生低自尊

自尊是個體對於自己扮演的社會角色的一種評價,也就是自己對於自己的一種看法。自尊涉及個體是否能夠產生積極的態度和對於自我價值的一種認定。家庭中親子關係是影響自尊建立的一個因素,父母的一些行為對於孩子建立高自尊是非常有幫助的,若在童年時期缺乏關愛,不能建立正確的親子關係,很容易形成低自尊的狀態,他們會缺乏責任感和自信心,常常處在自卑的狀態下,總是持一種消極的情緒去看待問題,常常會體驗孤獨和絕望、甚至是深度抑鬱。

人格障礙

人格是所有心理特點的總和,人格的形成與先天因素和後天環境的因素,都有密切的關係,在個體4-6歲期間是人格的形成期,若這時候接觸到的人沒有給予足夠關注和關愛,進行錯誤的引導,很容易形成人格障礙。人格障礙是早年開始,與童年開始起病,人格的某一方面過於突出或者增強。尤其是在成長的過程中,缺乏關愛很容易誘發產生偏激的想法和行為,對於自己和他人都是一種傷害。

情感障礙

人的情緒是以需求為基礎的,被愛是一種需求,若這個需求沒有被滿足,很容易在情緒情感上產生異常。由於缺乏足夠的關愛,他們會從潛意識裡去貶低自己,自卑敏感的內心時刻體驗孤獨、因此會總是面帶愁容,形成情緒低落或者是情緒淡漠的情況。在心理不平衡的情況下,容易產生焦慮的情緒,總是體驗憂慮不安。

原生家庭的影響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是很重要的,家長應該更加積極的去正面教育,不僅要關注學習成績,更要關注孩子心理的健康問題。


心理學充電時間


婦專委特邀心理問答專家志願者單正巧:

記得以前心理老師上課的時候,講過一個真實的案例,孤兒院裡剛出生的一個嬰兒,只是給其餵奶喂水,而從來不抱孩子,這個生命很快就夭折了,我把這歸為最大程度的缺愛。

缺愛若發生在生命的早期,比方說0到3歲,往往這類孩子的父母呢,是冰箱父母,通常冰箱裡是有菜,有食物可以吃,但是是沒有溫度的,這樣的孩子成年以後呢,可能會有三大類的問題發生,最嚴重的就是精神病,就比方說,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鬱等,第二類是人格障礙,就是各種人格障礙,相對輕一點的呢是神經症。

最重的這類,容易患精神病的呢,往往伴有家族遺傳史,直系親屬裡都有不正常的病人,尤其是母親,如果有問題,往往會製造精神病的孩子。

第二類就是人格障礙,這類人呢,可以有邊緣型人格障礙,分裂樣人格障礙,分裂型人格障礙很多種,他們也表現得,各式各樣的問題,比如說邊緣型的,他就通常會有以下幾大特徵。通常體驗到情緒調節的困難及不穩定的情緒。行為調節方面有困難,表現為極端有問題的衝動行為,第三,認知調節方面有困難,在壓力情境下有時會導致出現非精神病性的想法和感覺方面的困難。四是自我感覺調節的困難,第五是調節人際關係有困難。

分裂樣的人格障礙的一個特徵,就是淡,不願意跟任何人聯繫。比方說,他缺個東西,他寧願打的去買,再回來,他也不願意跟身邊人借。分裂型的人格障礙,一個字就是怪,他的行為很怪異,比方他要向你借東西,同你鬼扯半天,然後才說出他的意圖。

如果早年缺愛不太嚴重,即便父母不管,還有直系親人相對關愛,他表現的就是神經症的症狀,比如說抑鬱症、焦慮症。

以焦慮證為例,兒童焦慮症往往分為三型:分離性焦慮,過度焦慮反應,社交性焦慮。分離性的焦慮,多見於學齡前期的兒童,當與親人分離時產生不切實際的,反覆擔心親人可能會遭受意外,或害怕他們一去不復返,因而表現過分的煩躁或者驚恐不安,持續要求待在家裡,不願意離開親人,不願意上幼兒園或上學校,勉強送去,也是表現哭鬧掙扎,並有軀體不適,如頭暈頭痛、噁心嘔吐、心慌氣悶等,病程可持續數年。

過度焦慮反應:表現對未來過分擔心,憂慮、不切實際的煩惱。如擔心完不成學習任務啊,擔心學習成績差呀,怕黑暗呀,恐懼孤獨啊,常常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情鬧情緒,表現不安焦慮煩惱,本病多見於學齡期兒童,女孩較多,病前性格為膽小、多慮,缺乏自信心,對事物反應敏感,同時有睡眠障礙和植物神經系統紊亂的症狀。

社交性的焦慮,又稱迴避性障礙,每當與人接觸談話的時候會緊張,害怕、侷促不安,幼兒當接觸的陌生人或到一個新的環境,就會出現持久而過分的緊張不安,煩躁焦慮的情緒,甚至採取迴避行為,此類患兒恐懼上幼兒園怕見老師和同學,若父母強行送去,由於焦慮心情,常孤獨一人站在牆角,表現出社交和適應方面的困難。

所以說一個孩子,0到3歲的撫養異常的關鍵。因為我們人類,跟其他動物不一樣,我們在越小的時候吃喝拉撒睡,所有的都需要另外一個人的幫忙,就是說這個第一撫養人是我們早期獲得安全感的來源,如果頻繁地換撫養人,這孩子就缺乏安全感,也就是說缺愛,他就很難,對人建立信任,很難有很好的人際關係,很難有穩定的情緒。所以說,當媽媽的,如果你決定要孩子,一定要克服萬難,在0到3歲的時候陪伴他。有句話說要想孩子獨立,首先要他依戀,有很好的依戀關係。依戀關係,這是他以後建立親密關係,建立很好的人際關係的基礎,沒有這些後面都很難建立。所以說,心理的高樓大廈也是從生命的早年開始的。


心理衛生協會婦專委


曾經有兩個非常著名的心理學實驗,完美的演繹了缺愛可能造成的後果。

其一,是恆河猴實驗。

剛出生的小猴子,被迫與媽媽分開,而是用了兩隻鐵絲做的猴媽媽替代。一隻假猴媽媽身上綁著奶瓶,一隻假猴媽媽身上纏著絨布。你猜猜,小猴子更喜歡靠近哪隻猴媽媽?答案是纏著絨布的猴媽媽。除了必要的吃奶,小猴子幾乎一直抱住絨布猴媽媽。但是由於缺乏真正的母愛,小猴子長大後,無法正常的融入集體。在干預下進行交配和生育,也不能正常的撫養自己的後代。


其二,幾十年前,英國孤兒院曾經讓護士對嬰兒進行這樣的實驗:

給於他們充分的食物,並在起居上照顧好他們,但唯獨不能撫摸,擁抱和微笑,也不可以對他們說話。這些嬰兒,得到了必要的餵養,但是被剝奪了最基本的愛。結果如何?很多嬰兒都夭折了。缺乏愛,讓他們的免疫力很弱。愛,不是奢侈品,而是必需品。

第三個例子,不是一個實驗,但卻是身邊的人詢問我的問題:

一個媽媽曾經受到某些育兒理論的蠱惑,這種理論宣稱,為了讓孩子一個人睡覺,就要進行行為訓練。如何訓練呢?就是父母讓小孩子一個人躺在嬰兒床上,無論ta哭得多麼聲嘶力竭都不要理會。幾次之後,根據經典的強化理論原理,小孩子習得了“無論我怎麼哭媽媽都不會過來”,就會乖乖的安靜入睡。結果呢?小孩子的確可以安靜入睡了,也省心了不少。但是當孩子3歲以後,媽媽發現一個怪異的現象:這個孩子幾乎不理人,就算媽媽要去抱她,她也會躲開,一個人默默的在角落裡玩娃娃。甚至,她不會直視別人的眼睛。無法進行目光接觸,是孤獨症兒童的一個特徵。

以上三個例子,愛是一個人健康成長的必要條件。在成長過程中,缺乏必要關心,照顧,擁抱等愛的表達,會讓人長大後,無法正常的社會化,無法融入社會,無法學習共情能力。很多人,或者成為冷漠者,或者成為在情感方面索求者。不能信任他人,也無法做出承諾。


諮詢婚姻戀愛問題,歡迎關注私信小鵬姐姐哦!


周小鵬


“缺愛”帶來的心理問題,往往來自於我們的童年時期。我們來看一看對於孩子來說,缺少家庭中來自撫養者的愛,會如何影響孩子的心理成長

對於孩子來說,家庭中的愛的缺失主要表現在:家長(父親或母親)角色的缺失,和對孩子的情感忽視。在我們現在的生活中,更常出現的是來自父親的情感上的缺失。這裡我們重點聊一聊,父親角色的缺失所帶來的“缺愛”,會如何影響孩子的心理發展。

(圖自Chinh Le Duc)

父母角色的缺失,如何影響孩子的心理?

父母角色的缺失,意味著一方或雙方沒有參與到孩子的生活中。

在生活中,比較常見的現象是父親角色的缺失,如父親是積極的物質與經濟提供者,而母親是孩子生活主要的參與者。因此,我們著重談一談父親角色的重要意義

對於孩子來說,父母對家庭的參與不僅僅是“養家掙錢”,而體現在這三點:

1. 直接互動:比如語言交流、做遊戲,等等;

2. 可及程度:當孩子需要父親/母親時,父母是否總能積極的回應?

3. 提供資源:父親/母親是否滿足了孩子成長所需的資源,比如有形的食物、或無形的教育投入,等等。

調查顯示,在父母雙方都工作的家庭中,父親和孩子的直接互動時間通常只有母親的三分之一,可及程度也不如母親


在這種“父愛不足”的環境下成長,會如何影響孩子的心理發育呢?

l 性格上:

父親,通過與孩子打鬧類的遊戲,會“激活”孩子:提高孩子的競爭力、更勇於面對挑戰和壓力。這部分的缺失,

可能會導致孩子在陌生壞境中缺乏安全感,缺乏超越極限的勇氣,和抗打擊的能力 (Paquette, D. 2004)。

l 認知和行為功能上:

研究發現,得到父親較大程度的參與,會讓孩子有更高的智商、更好的學業成績和更少的行為問題。父親在成長總參與程度不夠的孩子,在社會適應、友情、行為上都更有可能出現問題 (Pougnet, 2011)。

l 精神健康上:

在抑鬱症的發病率上,與父母都有正常的參與度相比,成長在父母雙全的家庭中、但父親參與度較低的孩子,患抑鬱症的可能性是正常水平的兩倍,這一數值也高於單親媽媽撫養的孩子 (Wilcox, 2013)。

此外,父親參與度低的孩子,也更可能有物質成癮(比如酒精、毒品等)、破壞性行為、衝動和品行障礙方面的問題 (Lamb, 2004)。

l 成年後的親密關係上:

父母是孩子生命中的第一個男性與女性形象,我們會從他們身上學習去愛一個人的方式。

研究發現,如果父親在家中與母親分擔家務,女孩長大後,會更自信、更相信自己值得被愛、對自己有更高的發展期望(Croft, 2014)。

如果父親總以粗暴的方式對待女性,不論是冷暴力還是行為暴力,也會讓孩子潛意識中認為這些行為這是親密關係中可以存在的部分,在未來他們遭遇、接受家庭暴力的可能性就更大。

除了父母的參與度外,他們對孩子的情感是否有足夠的關注,也是決定孩子是否缺愛的重要因素。


父母對孩子的情感忽視,如何影響孩子的心理?

很多時候,父母會注意到孩子物質方面的需求,比如飢餓、生病,但卻忽視了孩子的情感需求。比如:

當孩子和父母談論自己的情緒時,父母

迴避、批評或否認孩子的情感需求:“你太敏感了,別老想這麼多”、“怎麼老哭鼻子,太脆弱了”、“我都供你吃、供你穿了,你還想怎樣?”

這種情感忽視,會對孩子的情商發展產生嚴重的影響:

1. 難以識別自己的情緒:

在成長過程中,一個會照料孩子情感需求的家長,會幫助孩子辨識自己的情感,比如在孩子因為被小朋友欺騙而哭泣時,對孩子說:“你現在是不是很失望?”,於是孩子明白了自己的情緒狀態是“失望”,不是簡單的“不舒服”。

而情感忽視的家長,可能會無視孩子的眼淚,或者譏諷孩子的軟弱。久而久之,孩子可能不清楚,為什麼自己有如此強烈的情緒波動,對自己的情緒感很陌生

2. 不懂得如何調節自己的情緒:

因為在成長過程中,父母沒有教他們如何調節自己的負面情緒,在長大後,他們就會很難正視自己情緒上的需求,在情緒不佳時,也常常用不健康的方式去應對。

3. 不向他人提自己的情感需求:

因為從父母那裡得不到情感上的關懷,在長大後,他們會認為別人也無法在情感上支持他們,因此不向他人表露自己的情感需求。這種不信任他人的行為行為,會進一步讓他人遠離自己。

4. 忽視他人的情感需要

在情感忽視中長大的孩子,由於長期不關注自己的情緒,因此也不會注意到他人的情感需求,或是即便能注意到,也不知道該如何幫助他人調節情緒。


因此,作為父母,僅僅滿足孩子的物質需求是不夠的,如果可以的話,儘量多陪伴在孩子身邊,參與他們的生活,與他們遊戲;在孩子表達情感需求時,給出足夠的關注和鼓勵,幫助他們認識和調節自己的情感。

希望每個孩子,都能成長在充滿愛和安全感的環境中。

以上。

關注KnowYourself微信公眾號,可預約國內最專業心理諮詢師。


知我心理學


感謝邀請,缺愛,從心理發展的角度理解一下我想應該是一個人在原生家庭當中沒有得到足夠的情感支持,這種問題會造成多方面、長遠並且隱秘的心理影響。希望通過我的分享可以對你有所幫助。

缺失的愛,會從哪裡去彌補?

原生家庭對於一個人的影響是終身的,所以,我們的人格特質如何,有時候真的要看我們有多幸運的能夠成長在一個完整的家庭以及遇到一對懂得“施愛”的父母。

那麼,經歷了怎樣的成長環境才是“缺愛”呢?

對於孩子來說,父母的基礎關心是保證孩子的生存,健康、安全的成長是每一個父母都希望能夠為孩子提供的,但是,很多父母卻忽略了給予孩子心理上的支持。

孩子所需要的關心並不只是吃飽穿暖,被尊重、尋求安慰、尋求安全感等等都是父母需要給予孩子的,這其中就包括家庭的完整程度、夫妻關係的處理、家庭成員的關係等等,這些因素都會影響孩子對於愛這種情感需求的理解程度。

人類心理的需求在某個程度上來說,和我們生理上所需要的各類維生素是相似的,我們需要被尊重、被關愛、溫和對待等等心理因素之後,心理發展才能健康進行。所以,這些感知愛的能力的心理因素一旦缺失,我們的潛意識心理卻沒有放棄尋求,所以,缺失的愛就會影響到個體的人際關係、情感處理等。

情感淡漠:對於情緒、情感的感知和控制能力減弱,所以,無論是人際關係還是情感發展,可能都會難以顧及到他人感受,並且,對於他人和自我情緒得理解有偏差。

偏執人格:缺愛的人就會努力尋找愛,但是,他們對於愛又沒有合理的理解能力,所以,一旦他們陷入這種心理矛盾,就會不斷尋求較為極端的方式方法去不斷地驗證,也因為缺乏感知能力,他們很難從外界尋求到答案,他們能堅持的,只有自己能夠理解並且認可的。

安全感缺失:安全感幾乎是人類無法意識到的潛意識心理,卻影響著多方面。例如:心理防禦性強,缺乏信任感、悲觀等等。

缺愛並不一定會導致什麼心理問題,但是,缺乏愛會造成一定得心理缺失從而導致人格上的問題。

我想大致就是如此。


心理學了個啥


缺愛這一名詞 不能對其進行總體來講 ,不是大而化之,而應該把它進行具體化來分析,我通過我自身的理解 把它主要從四個主體 來進行分析:

第一:孩子的方面來講,兒童在成長的過程當中 如果缺少父愛或者母愛她的性格是不完善的,要麼少年兒童他可能會比別人更早的成熟,當然 這也容易走向極端,會使少年兒童脾氣變得暴躁,你可能會使用的兒童變得內向,因此他們在社會適應方面是存在 一定問題的,更有嚴重的是因為缺少父愛和母愛 走向極端而造成會造成一些犯罪現象。



第二:缺少戀愛,到我們成年之後 我我們必然需要接受來自異性對我們的愛,我們也要學會產生愛情,那麼如果缺少愛情的成年人,他會變得孤獨,也會造成一些情感上的缺失,造成社會適應不良,因此到20多歲的時候 我們必然需要的是親密之感。

第三,中年危機,年危機其實是指成年人在40歲上下所面對的一種危機感,準備去改 只有來自於家庭事業父母孩子等一些綜合的壓力,如果這時候的成年人缺少愛的話,很容易會造成壓抑 ,容易造成抑鬱症。



第四,老年人缺愛,現在社會當中容易出現的一些 比如說空巢老人,缺少子女的陪伴,很容易造成老人的心理問題,比如說老人的心裡孤獨感,心裡抑鬱,還有很多老人 因為心裡的鬱悶而有自殺的現象 也存在。


段王爺的憂傷


缺愛的人容易產生什麼心理問題。這個問題太大了。大到成年以後的很多心理問題,都與小時候被忽略、缺愛的經歷有關係。

從小在充滿愛的家庭環境中,長大的孩子,步入社會以後,無論是人際關係,還是解決問題的能力,亦或是抗壓能力,都會比缺愛的孩子表現的優秀。而小時候缺愛的孩子,或許一生都要和“自我價值感較低”的心理作鬥爭。沒錯,自我價值感低就是缺愛的人最容易產生的心理問題。

自我價值感低

自我價值感——在接觸心理學之前,我還不能真的體悟這句話。我一直以為,自我價值就是對家庭、對社會的貢獻,或者是取得什麼樣的成就,每個月掙多少錢。但是後來讀了一些有關心理學方面的書,我才知道,自我價值感就是,你覺得你配得到愛,不管你賺多賺少、失敗或是成功、被喜歡還是被討厭,你都有價值。你的價值不是建立在外在的世俗標準之上。


而缺愛的孩子,在童年時期,由於父母一直忽略或是冷漠對待,他們就會有一種自己“不存在、不重要”的感覺。還有些父母,不僅忽略孩子的心理需求,還會一味地要求孩子乖巧懂事、學習成績優秀等等。只有當孩子考了100分、懂事聽話、及時做家務才會被父母稍微誇一下。那麼這些孩子就會形成一種行為模式——我的價值,建立在我的優秀上。只有我優秀了,父母才能看到我。父母看不到我,就如同我不存在一樣。

這種對自我價值感的認知,是特別折磨人的。因為優秀這個東西,沒有統一的衡量標準,跟誰比算優秀,跟誰比不算優秀?另一方面,得到一個“優秀”之後,人們往往就會提高標準,繼續追尋更高階的“優秀”。那麼,一旦達不到自己設定的那個“優秀”標準,缺愛的人就會覺得自己沒有價值,一無是處。

最要命的是,因世俗成就而獲得的暫時的自我價值感,不會因為取得的成就而永遠維持下去,“成就”這個東西,往往在得到的第二天就過期了。而對於缺愛的人來說,就更加如此了。

缺乏愛自己和愛別人的能力

曾幾何時,缺愛的自己怪罪媽媽,為什麼沒有在童年時給到我足夠的愛,每每爭吵之後,又不免後悔。因為,我也知道:沒有被愛滋養過的人,是沒有辦法去愛別人的。因為ta沒學會。

愛,確實是一種能力。缺愛的人,不會愛自己。因為,ta沒有得到足夠的愛,ta覺得自己不配愛。甚至,不知道愛是什麼。連給了自己生命的父母都不能給到自己渴求的愛,ta又如何認為自己值得被愛?

試想一下,當一個孩子看到小夥伴被父母寵愛的時候,再想想自己的父母是如何忽略自己的,那麼請問這個孩子會怎麼想?以孩子的認知,他們不會認為是父母的問題,他們只會認為是自己的問題,答案只有一個——“我不值得被愛,我不配。”


當這個孩子認定自己不配愛的時候,他自然而然的的就會認為自己不夠好。這種對自己的不滿,讓他無法欣賞自己,愛自己。因為自己是這麼不好,這麼差勁,差到不配被父母愛。這是一種多麼大的悲哀!

愛,是互相的。我們在童年時期是向我們的養育者學習如何去愛的。而當父母沒有給到我們足夠的愛的時候,那麼孩子和父母之間基於愛的互動就會出現問題。也正因為如此,缺愛的孩子長大後,愛別人的能力也比較弱。

敏感、缺乏安全感

缺愛的孩子,在小時候就知道,要自己來滿足自己的心理需求,要學會自己保護自己,這種行為直接導致了缺愛的人敏感多疑,因為他們必須要學會察言觀色,見機行事,必須要警惕一切對自己造成威脅的人和事。

如果一個人在小時候,就不能獲得來自父母的安全感,那麼這種缺乏安全感的心理,將會伴隨他一生。因為小孩子就像一張白紙,在他的認知裡,這個世界就是不能給人安全感的。這是他的生存模式。


人際關係緊張

這也是一直困擾我的問題。

由於一直被父母忽略,長期缺愛,媽媽動不動就發脾氣,年幼的我學會了察言觀色來調整自己的行為,有時候自己很累了卻還要做家務、寫作業,幫父母打理小店生意。而對於自己的心理需求,是從來不向父母袒露的,因為幾次的暴露脆弱,得到的不是安慰,而是父母的呵斥:怎麼那麼沒出息!

於是,自然而然的學會了,隱藏自己的真實情感。和父母從未建立真正的親人應該有的關係。而這種親密關係的缺乏,也讓我喪失了和別人正常相處的能力,尤其是女性。我對女性自然而然的有一種不信任、怕被嫌棄的感覺,這種擔心也揭示了小時候的我怕被媽媽嫌棄的心理。

缺愛的家庭成長起來的孩子,多多少少都會有一定的心理問題。當然了,有些內心強大的人或許能夠做到心靈逆襲。但更多的人,沒有這種力量。所以,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一定要給ta足夠的愛。


你認為缺愛的人容易產生什麼心理問題呢?一定要在下方分享你的看法哦!


泰迪抱枕


“缺愛”的現象其實很常見,有時甚至只是程度的問題,也就是說,你缺少多少愛。

通常而言,我們會認為缺愛的人,會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尋找愛,來對自己進行補償,他們不會愛別人,不會表達愛,甚至是尋求年長的伴侶,進而獲得曾經沒有獲得的“愛”。其實,很多時候,對缺愛的人而言,付出愛要比接受愛來得更為容易。因此,他們很容易陷入“單性戀”之中。所謂“單性戀”,就是“我愛你,但你千萬別愛我”的狀態。他們也會喜歡別人,也能正常交友,但對方一旦喜歡他們,他們就會逃開,會迴避這種關係。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狀況呢?原因就是他們“缺愛”。因為缺少愛,他們認為自己是不值得被愛的。他們認為自己不被愛是一種常態,而一旦有人愛他們,他們就會非常惶恐,會陷入深深地自我懷疑之中。他們認為,對方愛上的是表面的自己,是經過印象整飾的自己,真是的自己是不被對方所喜歡的,或者說,真正的自己不值得被愛。所以,他們為了避免,真正的自己一旦被對方發現,就會引起對方的厭惡,從而不愛自己。為了避免這一現象的發生,他們選擇在被“厭惡”之前,離開對方。

缺愛的人也許表面很開朗,很外向,其實在一個人的時候非常的安靜。如果,你愛上了這樣的人,請一點點的慢慢靠近他/她,溫暖他/ 她,讓他/她慢慢放下防備……

遇到這樣的人,需要花費一定的時間與精力,若要深交也要給對方一定的時間,慢慢相處反而能夠長久。


不倒翁小姐




兒童時期愛缺乏甚至缺失,會對人的一生產生巨大的影響,主要的心理問題如下:

第一,缺乏安全感 由於從小缺少父母的愛護,長大後會一直缺乏安全感。

第二,不自信甚至自卑 在缺愛的環境下長大的孩子,往往容易自卑,覺得自己哪裡都不夠優秀,不如他人。

第三,性格敏感偏激 缺愛的人常常會因為一點小事情就會激動,對別人的話或態度非常敏感。

第四,孤僻 在缺愛的環境下長大的孩子,很容易形成內向甚至孤僻的性格,他們不善於人際交往,也很難交朋友。

第五,內心脆弱 長期缺愛的人,即使表現的再如何堅強,他的內心世界也是非常脆弱的,遇到重大打擊,比常人容易崩潰!

第六,情感障礙 從小缺愛的人,成年後往往會出現情感障礙,無論是戀愛還是婚姻當中,極易患得患失!無論面對友情,還是愛情,一旦建立了關係,往往全心全力投入,但很容易受傷!

第七, 容易自責 一遇到不好的事情,非常容易後悔自責,認為都是自已不好,從小就沒人喜歡我,什麼也做不好!

第八 ,消極 悲觀 缺愛的人遇事容易看不好的一面,常常表現的消極悲觀,甚至認為自己不會幸福!

缺愛的原因很多,如果有條件,孩子還是放在父母身邊最好,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的愛,甚至什麼,都無法替代父母的愛在一個孩子成長中的地方!


巴巴二姐心靈驛站


我是姜婷,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華大應用心理研究院諮詢師。致力婚姻情感,親子關係,個人成長,人際關係等方面的諮詢及探索。


在回答的個問題之前,我想先具體化一下這個標題,把它具體為“童年及成長期缺愛的人容易產生什麼問題?”,因為一般情況下,一個在成長期恰到好處得到愛的滋養人在成年之後是有能力尋找愛和把握愛的。故此今天我們且單純來討論“童年及成長期缺愛的人容易產生什麼問題”。

在說這個問題之前,就有必要先談一下童年及成長期缺愛為什麼會產生心理。或許我們已經不太記得我們是如何以一個孩子的視角來認識自己和這個世界的,但心理學的相關書籍會告訴我們,孩子會藉由成年人的眼光來認識自己和這個世界。所以如果我們仔細想一下或許就不難發現,當一個孩子感到沒有被愛和接納的時候,他們小小的心裡其實已經被一個”謊言“佔據,即“他們不愛我是因為我不夠好,我不值得被愛。” 想想看這個謊言對於一個孩子來說是多麼可怕,更可怕的是這個謊言一旦在成長過程中被相信和固化便很難改變,這就不難理解活在這個謊言下的人往往更容易產生一些有代表性的心理問題,比如:


1.低自尊,缺乏自信心

成長期缺愛的人因為相信了“別人不愛我是因為我不夠好,所以不值得被愛”這樣的謊言,於是常常會缺乏自信心,他們中的一部分人我們很容易就能辨認出來,具體表現為害怕展示自己,害怕承擔責任,不敢爭取機會,行為退縮等


還有一部分人的表現形式會稍有不同,他們不相信自己的自我價值,對人際關係、社會過分敏感,我們稱為低自尊。低自尊者對自己抱著一種陰鬱的看法,即“我不夠好,我不可愛,因此,我不重要。” 他們認為自己是無用的、不必要的。有這種自我貶損態度的人看不清他們生活的目的,常常對自己生存的理由發生懷疑。他們認為自己對變化無能為力,而竭力在自己之外尋求答案。因此,他們容易接受別人的觀點。這種脆弱的立場使得他們的言行更多地適合別人的需要和慾望,我們會看到他們過分迎合別人,彷彿缺乏主見。

2.缺乏安全感

因為成長過程中缺少被愛和接納的經驗,於是內心深處對於被愛有著強烈的渴望和不確定,“我真的可愛麼?對方是真的愛我麼?這樣的愛會持續多久” 諸如此類的不確定和擔憂隱藏在內心深處,讓人缺乏安全感。

3. 偏執

生命裡一直缺少被愛和接納的經驗,慢慢地對世界少了信任,多了防禦,當關愛來臨時無法相信這是真實的,從而敏感多疑,反覆試探,這樣的行為常常導致惡性循環,反覆的試探讓自己近一步被疏遠,被疏遠和孤立的自己驗證了“沒人會愛我”的“謊言”,長此以往可能就會陷入偏執。


4. 更容易抑鬱

有了如上3條,就不難理解為什麼缺愛的人更容易抑鬱。生活如此不易,抑鬱如影相隨。


作者簡介:
姜婷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華大應用心理研究院諮詢師。致力婚姻情感,親子關係,個人成長,人際關係等方面的諮詢及探索。願意用心陪伴你驅散心中陰霾,找回屬於你自己的天空。
不管你有任何心理或情感困惑,歡迎關注及私信我們的頭條號,向作者提問諮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