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想2032,如果上海申办奥运会

2年前,我们开了一个脑洞,

不知道当初的畅想有没有在发生的轨道上。

以下内容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谢绝断章取义。



畅想2032,如果上海申办奥运会


近日,“上海拟申办奥运会”的消息被网络疯传,引发网友热议。有人说上海加油,也有人说奥运算了。但上海体育局正式发布声明,核心思想是:“关于申办夏季奥运会的可行性研究是对上海体育赛事体系分层分级的研究之一,希望媒体和网友不要过度解读。”

恰巧,袁童鞋两年前在天袁地访公众号写过一篇关于上海申办奥运的畅想,时过两年两年读来,依然应景。

不管上海申办不申办奥运,袁童鞋依然看好吴泾和大场这两个片区最具有成为奥运主场馆的潜力,大家可怎么看呢?

首先看一下吴泾作为奥运会主场馆区的优势和初步设想:

1、吴泾的第一个优势是滨江。

吴泾化工搬迁后,吴泾沿黄浦江土地充沛,而

上海历来举办大型活动均离不开黄浦江。大到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小到一年一度的上海马拉松。把奥运会主场馆放在吴泾,方案将把从闸港湾经车沟桥直至徐汇区界的一线滨江全部打通,23号线吴泾涉及数座车站,可以实现一站一景。奥运会的马拉松线路主题就是溯源浦江,沿黄浦滨江跑,从外滩经过上海市区的主要地标一路跑到吴泾。而主场馆的主火炬台正对黄浦江,与黄浦江沿岸的景观灯塔相结合,开幕式点燃火炬的时候彰显浦江之路。


畅想2032,如果上海申办奥运会


目前的上海马拉松路线贯穿徐汇滨江,如果将来吴泾作为主场馆,沿着徐汇滨江一路南下不用折回上海体育场即可。

2、吴泾的第二个优势是对外交通和水上交通。

吴泾的对内对外交通均不需要通过市区,国外的代表团和观众从浦东机场来吴泾走申嘉湖高速,虹桥枢纽过来走嘉闵高架或者沪金高速转申嘉湖,外地来的游客同样不需要进外环,不会给上海市区交通带来额外压力。市内交通方面,虹梅南路高架、轨交23号线已经建成,可方便通达市内各处。另外,可以将吴泾作为黄浦江水上气垫船巴士重要站点,北起吴淞口,经复兴岛、北外滩-外滩、陆家嘴、老码头、世博园、徐汇滨江、前滩、浦江镇一路各站可以抵达吴泾,并最终经过浦江第一湾的闸港湾抵达闵行渡口和奉贤西渡口,是为60KM浦江之路计划。

3、奥运村可以和闵行大学城、紫竹科学园相结合,也可以放在对岸的浦江镇。

吴泾西南部有华师大、交大闵行校区,还有闵行区教育学院、亚欧商学院、东海学院等其他学校,奥运村赛后可以作为高校的宿舍或是紫竹科学园的人才公寓使用,或者放在浦江镇的滨江赛后作为浦江镇的江景住宅。

4、奥林匹克公园与浦江第一湾结合。

若奥运会主场馆放在吴泾,吴泾的奥林匹克公园将横跨浦江两岸,可以在吴泾-浦江间构建可供人行的跨江景观桥,整个奥林匹克公园既有吴泾、江川的滨江公园,也涉及黄浦江对岸的浦江森林公园。与此同时,充分利用黄浦江90°大转角的闸港湾、大治河、金汇港等水系,将奥林匹克公园的绿道沿着水流方向往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扩散开去。

5、吴泾与上海的各大奥运场馆联系便利。

奥运会主场馆和奥运村设在吴泾浦江之后,徐汇的上海体育场、马桥的旗忠网球中心、颛桥的射击中心、前滩的东方体育中心、奉贤的沙滩排球场地、滴水湖的奥帆中心、松江的高尔夫场地、青浦的淀山湖水上运动中心等等往来吴泾均较为便利。

提议依托元江路,新建东经浦江-航头-祝桥抵达浦东机场,西经马桥抵松江南站的新型捷运系统。

6、场馆后续利用问题,与浦江两岸开发结合。

吴泾的奥运主场馆与东方体育中心、徐汇滨江一道,成为重要的的滨江活力体育产业发展带,方案中,这些场馆在会后也将成为闵行大学城及紫竹科学园体育设施的一部分。2032年之后的上海,以黄浦江为轴心布局的健康体育产业已经成为上海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

畅想2032,如果上海申办奥运会


吴泾奥运主场馆候选区示意图:吴泾化工搬迁后,主场馆在经过生态修复的土地上沿江而建,奥运村与紫竹科学园或对岸浦江镇结合,奥林匹克公园则与闸港湾以及对岸的浦江森林公园结合。图片来源:Mapbox截图。


大场作为奥运会主场馆区的优势和方案设想:

1、大场最大的优势是位于外环以内,距离公共活动中心较近。

上海举办国际性活动不宜离开中心城区过远,并且大场机场搬迁后,大场是外环中心城区内难得的可以施展的土地。并且,中心城区南有大世博,东有大浦东,西有大虹桥,北部一直以来缺少亮点,而大场作为奥运主场馆有利于平衡中心城区的功能布局,也有利于宝山、普陀、静安、嘉定交界之处的城市更新。大场机场的部分设施可以保留,如指挥塔、部分停机坪都将成为奥运主场馆的重要纪念景观。

2、大场第二个优势是市内交通。

大场地处中外环间,加之2032年沪崇高速公路-沪太快速路的开通,以及7号线、20号线、22号线等轨道交通,大场的市内交通便利,中心城区市民往来大场时间可控。还将场中路南侧工业用途的南何线、北杨线铁路彻底利用起来,变成了上海北区重要的轨道交通,部分废弃铁路段落改造成为Hignline Park Shanghai,串联起历史上的金罗店、银南翔、铜江湾、铁大场。大场候选区既扼守中心城区的西北门户,又有中心城区便利,区位优势更为突出。

3、大场第三个优势是生态环境。

上海外环一线最大的公园顾村公园在大场机场主场馆区的西北,隔沪太路与外环高速与大场机场候选区相望。如果大场候选区能够成为上海奥运主场馆区域,将把奥林匹克公园以顾村公园为主体,向东延展跨过沪太路,向南跨过外环高速公路,向西与生态改造后的桃浦地区相连,建一个类似北京奥林匹克公园跨五环的生态天桥方案,让人绝对印象深刻,并且这一巨型的奥林匹克公园将会给上海留下一个重要的生态遗产——

顾村-大场上风口绿道公园——上海每年冬季西北风的时候,来自北方的污染源经过这一上风口,虽不能彻底隔绝雾霾,但西北风带来的沙尘可以略微过滤一下。

4、奥运村的问题与上海市的经济适用房结合。

如果大场成为上海奥运主场馆的最终候选区,将会联合周边的顾村、桃浦、彭浦等解决奥运村的问题,新建的奥运村可以作为将来上海2032经济适用房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与军队转业人员安置、上海大学周边的人才公寓、产业配套住宅相结合。

5、大场与崇明的场馆联系便利,利于崇明区的联动。

中环线、7号线、20号线、22号线可以静安徐汇、虹口杨浦、浦东世博的部分体育场馆;沪翔高速、沪崇高速可以快速联通嘉定、崇明的部分体育场馆,尤其是崇明的部分场馆,通过沪崇高速公路经顾村、罗店、罗泾越过长江隧道西线抵达崇明城桥,只需要40分钟。主场馆布局在大场候选区,

建议新建轨道交通崇明线的西线,与S7沪崇高速公路平行,联系崇明的若干场馆更为便利,更加有利于促进崇明区的发展

6、场馆后续利用,作为市区西北重要的公共活动中心。

大场的奥运主场馆在后续利用上,可以将体育场馆作为上大板块重要的公共服务配套,并结合顾村公园、彭浦、桃浦地区的城市更新改造,成为主城区西北部新的公共活动中心,成为上海部分演唱会、大型比赛的首选场地。而大场的腹地更是直接辐射嘉定、崇明、太仓、昆山等西北地区,更加有利于跨区域联动。

畅想2032,如果上海申办奥运会


大场奥运主场馆候选区示意图:大场机场搬迁后,主场馆在沪太路以东兴建,奥运村与顾村等周边地区经适房结合,奥林匹克公园则跨沪太路与外环高速与顾村公园结合。图片来源:Mapbox截图。

假使此时此刻已是彼时彼刻,在您心目中,吴泾和大场谁更适合作为上海奥运会的主场馆区域呢?

注:本文纯属虚构,上海申办不申办还是未知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