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拼購啟動新一輪招商 全域社交生態助力商家成長

店鋪流量增長144倍,單量環比增長46倍,成交金額提升近5倍,這是保暖內衣品牌俞兆林在入駐京東拼購後取得的數字。社交電商的魔力究竟有多大,從這些令人咂舌的數字中可見一斑。

2018年底,京東商城宣佈一系列組織架構調整,確定了“以信賴為基礎,以客戶為中心的價值創造”這一經營理念。同時新成立了社交電商業務部,將社交電商業務提升到新的戰略高度。

隨著傳統意義上的電商獲客成本不斷提高,社交電商依託社交裂變快速觸達消費人群的優勢日益凸顯。京東此時成立社交電商業務部,即是希望基於用戶洞察,在社交電商領域探索突破。

近日,京東拼購宣佈啟動新一輪招商,藉助覆蓋全域的社交生態,利用京東在零售、供應鏈、數據和營銷等方面的優勢,精準對接消費者需求,讓更多商家參與到更有價值的零售場景中來。

京东拼购启动新一轮招商 全域社交生态助力商家成长

獨有六大流量入口 全面賦能商家

實際上,京東的拼購業務早在2016年就已上線,有京東的品質做背書,以及在商家准入門檻的把關,京東拼購厚積薄發,很快就在拼購電商“純低價”策略中殺出重圍。

如何在社交電商全面爆發的時代脫穎而出?京東拼購手中握著幾樣法寶。

京東拼購是唯一擁有包括微信手Q兩大億級社交平臺在內的六大無線端流量入口的平臺,通過社交玩法刺激用戶多級分享裂變,可以實現商家低成本引流及用戶轉化。具體而言,商戶加入京東拼購,即可通過後臺系統一鍵覆蓋京東APP、京東微信購物、京東手Q購物、拼購小程序、M站、PC端等六大場景,不必在不同平臺反覆搭建重複投入,將平臺搭建成本、運營成本降至最低。

這其中,小程序做為新興的社交購物渠道,一直保持著高速增長的向上勢頭。京東拼購小程序自上線至今漲勢迅猛,2018年11.11訪問人數是10月同期6倍以上,新訪問用戶數環比是10月同期的142倍。同時,憑藉著創新多元的社交互動玩法,京東拼購小程序通過促進用戶自主分享而獲取社交流量增量的能力也在不斷凸顯。

三大賦能優勢 精準對接商家需求

商家可運用京東拼團工具,根據各自銷售需求,自行設置拼購商品,匹配非中心化流量支持,品效合一實現“工具賦能”。此外商家可自由選擇拼購社交玩法,無需自行開發即可實現遊戲、社交營銷,增強用戶粘性,實現拼購“玩法賦能”。此外,京東拼購還為商家提供億級社交流量賦能、千萬級CPS站外推廣資源,並打造拼購營銷活動IP“拼購節”,全面“流量賦能”。

以嗨爆社交生態的“京東拼購節”為例,團長免單特權、新用戶專享1元拼等玩法可帶來流量多層裂變,為商家強效拉新。數據顯示,拼購節新增新用戶數單日峰值是活動前日均值6倍。在預熱期,商家還可通過平臺訂製的SNS互動玩法,實現品牌曝光度激增、精準流量提前鎖定、店鋪精準粉絲沉澱等目標。

針對品牌型商家,京東拼購呈現出更加靈活的賦能方案——如“超能”品牌以“納愛斯”入駐,“立白”品牌以“好爸爸”入駐,這種以“名品副牌”的形式實現品牌下沉,與主站品牌及貨品相輔相成;對於中小商家,京東拼購為中、小型賣家提供可擴散流量的促銷分享工具,不再只依賴站內核心流量,開啟自發式主動運營 。

京东拼购启动新一轮招商 全域社交生态助力商家成长

減免平臺使用費 構建商家生態體系賦能成長

目前,京東拼購已經開啟了新一輪的全品類招商,並對2019年12月31日前申請入駐的,服飾內衣、運動戶外、鞋靴箱包、珠寶首飾、家居日用、傢俱、家裝建材、禮品(鮮花速遞除外)、家紡、廚具、鐘錶、美妝等類目商家實行減免平臺使用費的政策,政策截止時間為2020年3月31日。

作為可360°觸達社交流量的生態型平臺,京東拼購在商家入駐後有完整的成長扶持計劃體系,分階段為商家提供超30種自主運營工具、公域流量及核心流量及服務培訓的扶持,助力商家精準投放、精準觸達及自主獲流量,商家入駐後即可享受超強的引流能力。

京東拼購以幫助商家低成本引流和賦能商家促銷能力為核心,圍繞頻道運營、商家價值挖掘、營銷推廣、產品升級等維度,與商家一道推動市場營銷活動,助力商家在差異化商品的持續開發,以及客服、物流等運營環節體驗改善方面進一步大力優化。數據顯示,入駐京東拼購的奕辰官方旗艦店月訂單量環比提升281%;少數派官方旗艦店10月較9月環比增長2270%,在京東拼購訂單量已佔據在京東全渠道的一半以上。

現階段消費者購物方式逐漸呈分散式,社交平臺中好友分享或者朋友圈中廣告都可以成為用戶的購買渠道。而這種去中心化、碎片化的購物方式就為社交電商提供了發展機遇與空間。2019年,京東拼購將進一步鞏固品質拼購引領者地位,聯動全國百大產業集群,通過移動社交電商帶動更多優質廠商轉型,開拓運營銷售新方式,建立品質商家聯盟,為商家和用戶創造更大的價值。

京东拼购启动新一轮招商 全域社交生态助力商家成长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並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依法儘快聯繫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