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雨欲來:華為和三星的中場戰事

山雨欲來:華為和三星的中場戰事

2019年科技領域的最大看點,無疑是華為和三星的對決。如果說此前,華為對標蘋果、三星,只是華為自己的一廂情願。那麼今年,三星應該已經充分感受到了華為帶來的威脅。

2019年,華為與三星,這兩個產業集團的巨無霸,將在5G、芯片、手機等領域全面展開“軍備競賽”,一場5G帶來的“盛宴”,甚至能讓兩個“饕餮”怪獸,化干戈為玉帛……

搶食5G蛋糕,華為三星亦敵亦友

剛剛結束的2月,華為和三星之間發生了幾件小事。

2月20日,三星帶著全新旗艦手機Galaxy S10及萬眾矚目的首款摺疊屏手機Galaxy Gold亮相舊金山。一位業內人士評價稱:“Galaxy Gold對於三星意義非凡,全球首款摺疊屏這一創新性產品有望幫助其重建手機業領先地位,奪回市場。”

2月24日,華為首款5G摺疊屏Mate X系列在巴塞羅那亮相,當華為現任消費者業務CEO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餘承東手持著華為首款5G摺疊屏手機Mate X站在臺上時,公佈其在歐區定價為2299歐元,約合人民幣17500元時,瞬時成為了世界上最貴的摺疊屏手機。此前,Galaxy Gold的定價是1980美元,約合人民幣13000元。

二者發佈後,都沒有給媒體仔細把玩摺疊屏的時間,看起來,這更像是一個噱頭。或者說,是在為未來的5G大戰造勢,展現肌肉。比如,三星說,姆們摺疊屏技術研發花了7年時間;華為立刻說,俺們光在鉸鏈的研發上就用了3年多。

另外一個值得玩味事件是,2月26日,華為與三星一起持續2年之久的專利侵權糾紛達成和解,向美國法院申請終止訴訟。2016年起,華為和三星相互起訴,稱對方違反合同、侵犯專利權。此案件計劃於今年9月在美開始審理,三星訴稱華為違反公平、合理和無歧視原則。華為起訴三星非法使用其技術,其中主要涉及4G通信技術、智能手機操作功能相關軟件,包括Galaxy S7/S7edge在內的近20款三星終端產品涉嫌侵犯其2010年申請的“一種可應用於終端組件顯示的處理方法和用戶設備”專利權。

纏鬥了兩年多的對手,忽然握手言和,到底發生了什麼?

投中網分析認為,在4G時代,雙方的戰鬥已經進入存量市場的陣地戰,專利戰是陣地消耗戰的一種方式。然而到了2019年,隨著5G的爆發,一個全新的市場呼之欲出,這時,二者依然是對手,但同時也是一起為5G造勢,並且一起搶奪5G市場的盟友。華為和三星都意識到,5G的機會是全新的市場,在過去的存量裡打架毫無意義。而新的市場太過廣袤,並不需要二者“短兵相接”,而是儘可能快速的“搶地盤”。因此,和解掉4G的專利戰,專注為5G“搶籌”,是雙方最好的選擇。

華為和三星,一方面大秀肌肉積極造勢,一方面結束纏鬥共同推動5G,搶佔制高點。他們想要爭奪的,是5G時代的霸主之位。

5G的“軍備競賽”

5G的市場有多大?華為預測的數據顯示,到2025年,將會有250億臺設備實現智能化,設備間的互聯關係將會超過1000億,產生的數據量將達到1800億TB。這一切都需要建立在速度更快,容量更大的5G網絡上。

摺疊屏5G手機,只是吹響進攻的號角,同時威懾其餘的競爭對手而已。華為和三星的“正面剛”,看起來是彼此競爭,但實際上大家是共同為5G做戰略儲備。為了能在這個時點“引爆”5G,華為和三星都已經做足了充分的準備。

摺疊屏只是展示技術儲備的一個能力而已,銷量也從來沒有被放在心上。要想玩轉5G,首先是5G基站的競爭。

華為自10年前就開始研發5G,目前有2570項專利,其中很多專利涉及到5G標準的制定、5G基站芯片的設計、刀片式基站設備技術等關鍵技術。今年1月24日,華為正式發佈了5G多模終端基帶巴龍5000(Balong5000),以及採用該基帶的首款5G商用終端5GCPEPro,它不僅是世界上首款單芯片多模5G基帶芯片,同時還支持2G、3G、4G、5G合一的單芯片解決方案,能耗更低、性能更強。

“全世界能做5G的廠家很少,華為做得最好;全世界能做微波的廠家也不多,華為做到最先進。能夠把5G基站和最先進的微波技術結合起來成為一個基站的,世界上只有一家公司能做到,就是華為。”此前在接受國內媒體採訪時,任正非對華為的5G充滿信心。

運營商業務上,華為發佈了5G-Ready綜合承載解決方案,通過5G極簡承載,幫助運營商實現5G網絡大規模的快速部署。

三星也毫不示弱。為做5G,三星2017年投入炒鍋100億美元,2018年宣稱投入220億美元。三星的5G基帶——Exynos Modem 5100——早在2018年5月就已經面世。

在用戶的爭奪上,1月份,華為宣佈5G基站全球發貨量超過2.5萬部。我們拋開直接對手愛立信、諾基亞、思科等不談,直接來看三星。2月24日,三星發佈新聞稿稱,已經交付了3萬6千個基站。——公佈數字之間的微妙,惟有身在其中才能體會吧。

山雨欲來:華為和三星的中場戰事

根據市場研究公司Dell'Oro Group在2018年年底發佈的最新數據顯示,華為、諾基亞、愛立信、思科和中興通訊分列2018年前三季度全球電信設備市場前五名,市場份額達75%,其中華為佔了28%,幾乎相當於諾基亞與愛立信的總和,三星僅有3%的份額。但從目前來看,三星藉著美國對華為的敵意態度,在日本、韓國和美國,瘋狂的掠奪市場份額,希望能與華為在5G時代展開證明競爭。

根據歐洲專利局相關數據顯示,三星在5G方面擁有的專利數僅次於華為和愛立信排名第三,數量佔比超過20%,三星網絡戰略兼市場營銷副總裁Alok Shah表示,“三星已經以軟件為重心的5G技術中獲益,具體而言,就是獲得了美國市場一定的份額。”三星希望通過不斷的努力將其在全球通信設備市場的份額從之前的3%提升到20%。當下,因為華為在全球通信設備市場的發展壓力,給了三星更多的機會,尤其是全球最有價值的通信設備市場之一的美國能為三星帶來可觀的利潤。

“利潤是華為、愛立信、諾基亞、三星等加大投資研發5G技術的原動力和關鍵”,因為有持續的利潤回報,三星才會如此迫切的加大對該市場的投入。拿到了美國四大運營商5G合同的三星或與華為在歐洲市場展開另一場對決。

最後,再來看看手機市場的對決。雖說“三星在中國手機市場已歸於Others”,但在4G時代,三星的全球霸主地位仍然難以撼動。5G顯然是華為彎道超車的機會。據Gartner日前公佈的2018年智能手機行業銷售數據顯示,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超過15.55億部,三星第一,蘋果第二,華為以微弱的數據位列第三。

根據諮詢公司Counterpoint的統計,三星手機在全球市場的平均單價為302美元,華為手機的平均單價則為253美元,相差了49美元。餘承東說,最早在2019年華為手機銷量會超過三星。但是從高端市場和手機單價來看,華為和蘋果、三星之間還存在差距。

芯片、摺疊屏、5G技術、手機……新的戰場“軍備競賽”背後,是等待瓜分的百億美金5G市場。

寫在最後

即將到來的5G時代可創造的價值鏈不是其他產品及產業可比擬的,ABI Research最近一份報告顯示,預計到2023年5G部署將在全球產生高達260億美元的商機,無論是華為,還是三星,都不可能放過這一千載難逢機會。

種種跡象顯示,作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通信設備商,華為正在競爭5G設備商的領導地位。

而三星也並未因此放棄。去年,三星電子網絡業務總裁兼主管金英姬(Youngky Kim)曾定下高目標:“希望三星可在未來三年內搶佔全球5G市場至少兩成份額”,要知道,華為的市場份額也不過只有28%,這是一個野心勃勃的目標。

“當下的三星已無暇顧及其他,正忙著趕路”,一位業內人士告訴投中網。

其實,華為又何嘗不是如此?目前5G這塊巨大的“蛋糕”洶湧而來,市場份額的擴大,不是來源於針鋒相對的競爭,而是各自攻城略地的速度。因此,2019年,會有更多精彩的大戲上演。至於誰能搶到更多的份額?投中網將會持續跟進,敬請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