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也要好好吃饭

一个人也要好好吃饭

为他人洗手作羹汤,往往有两种结果。一是施者乐哉,受者欣然,感念彼此的好,于是皆大欢喜。一是受者认为理所当然,久而久之成了习惯,不觉有情。施者或怅然或有怨,嫌隙渐深。然起因总是好的,因为爱。想着对一个人好,巴巴地奔了去。血缘亲情自不必说,但也多见于父母之于子女,不计得失,掏心掏肺的,反之则鲜见。

爱情则是另一回事,经历三个阶段。初相识到吸引,目光胶着,片刻不舍。婚姻磨合,新鲜未褪。归于平淡,索然无味,看着熟悉,实则陌生。走过十数年抑或数十年,焉知不是饭的功劳?

饭做得久了,用料口味无需掂量过多,喜好熟稔于心。一个人时,做得仍是那人爱吃的,才忆起,本不是自己要的,竟也迁就了许多年。一个人吃,不免凑合。味道的好与坏,认可和挑剔之声都不复存在。此为大谬。

一个人也要好好吃饭

倘若仅为果腹之用,断不必大费周章。方便面与精心烹煮的面无本质区别,不过是饿时吃,吃了饱的蠢物,计较着火候几分,营养几何,多寡咸淡,徒劳。终免不了经消化道排出体外的尴尬。若为味,则大不同。细品慢咽之间,唇齿的流连,胃肠的熨帖,连带着心满意足的打嗝,无一不是对食物的尊重。而泱泱中华,菜系林立,可情有独钟,也可广施恩泽。可择其一二学来,也可融合百家自创。

诸上种种,若一人食之,则为上品。两三味菜小酌,几客点心,煨一壶茶。饭之形神俱在。若两人食之,则为中品。一人的挑剔或两人的迁就,使得饭徒具其形。若众人食之,则是下品。觥筹交错,众人举箸瓜分,便只剩了热闹,饭的形神散落一地。

一人时,好好吃饭,江湖久远,庙堂不再。一人时,好好吃饭,青山依旧,几度夕阳。

一个人也要好好吃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