棲—餘春明油畫作品展在北京飯店館藏藝術館開幕

歷史與神話般的光彩(節選)

範景中

餘春明先生讓我們一覽中國各地的民居。對於這類場景,觀者大概並不陌生,雖然它們已經頹敗不堪,甚至完全消逝,但這些畫面卻依稀連綴成篇篇回憶。而那些筆觸又讓我們如夢如幻,似曾相識又無法確定,有李白所謂“乘醉踏月,西入酒家;不覺人物兩忘,身在世外”之感。


棲—餘春明油畫作品展在北京飯店館藏藝術館開幕


嘉賓合影

棲—餘春明油畫作品展在北京飯店館藏藝術館開幕


活動策劃人吳樹接受媒體採訪

餘春明先生生於1955年,凡熟悉中國這段歷史的人都知道意味著什麼,畫家在他最寶貴的時光也註定將有一段不平常的時日,冉冉的歲月也將在畫家的身上刻下深深的印跡。畫家的作品總是帶有一絲回憶、反思與夢幻的意味。但他不是把眼光落在傾述情感與磨練技巧上,而是努力回憶往昔,凝視現在,想象未來,並試圖給出一點兒啟示。畫家行筆遲澀凝重,每一次運筆都似乎遇到強大的阻力,即使看似輕鬆的直線,也無不震顫掣曲,逆筆而行,似乎想追尋又像思索什麼。當這種東方特有的筆法與夢幻的造境融為一體時,歷史與神話般的意味油然而生……


棲—餘春明油畫作品展在北京飯店館藏藝術館開幕


紅色故里133x132cm布面油畫

棲—餘春明油畫作品展在北京飯店館藏藝術館開幕


晨100x75cm 布面油畫

棲—餘春明油畫作品展在北京飯店館藏藝術館開幕


蟲洞 122x122cm 布面油畫

棲—餘春明油畫作品展在北京飯店館藏藝術館開幕


古橋100x80cm布面油畫

棲—餘春明油畫作品展在北京飯店館藏藝術館開幕


涼風秋荷吟細雨 起舞落日贏光輝

棲—餘春明油畫作品展在北京飯店館藏藝術館開幕


小荷才漏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從繪畫語言到意象發掘,畫家每一次尋找都不是停留在物象表面上的描摹,而是個人的生命經歷與物象之間的那種日往菲薇、月來扶疏的契合。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家”是人倫的起點,也是天下的基礎;當暫居之家,又已毀壞時,旅行者以風中落葉之身,棲息無定之心再次啟程,就更加動人。


棲—餘春明油畫作品展在北京飯店館藏藝術館開幕


棲—餘春明油畫作品展在北京飯店館藏藝術館開幕


餘春明簡介:

餘春明是一個對於藝術非常固執的藝術家,1982年中國美院畢業,學陶瓷專業的他受梁思成關於保護古建提議的影響,一腳邁進了民居調研研究當中,自此與中國民居結下不解之緣,從1983到1996,13年走邊中國民居,做了大量調研和資料整理,一邊民居調研一邊藝術創作,在當時的報紙、雜誌多次發表民居調研的文章,與此同時留下3000餘幅水彩作品,上萬張膠片民居照片。同期任教於南昌大學建築專業,把自己對民居的理解講授給學生,用自己的畫筆把中國的民居風采帶到了全世界。

1983年開始參加國內外各種大展十餘場並多次獲獎,90年代開始在北京、上海、香港、臺北、東京、華盛頓、舊金山、巴塞羅那等地做個展,其中包括史丹佛大學、舊金山大學等專業學校做學術交流展,他借用詩意的民居作品將中國家文化的社會構成形式展示給世界,把一個悠久神秘的東方展示給世界。1995年舉辦世界民居研討會、1996年定居美國,如願以償成為一名職業藝術家,雖然定居美國,但是他一隻保持1997年 UCLA東亞語言文化系講授中國居住文化;美國電視臺國際頻道(18臺)個人專題採訪、1997-2001年創作二十世紀世界宗教人物系列160餘幅、2001年作品被出版印製成紀念卡參加美國總統就職大典活動、2002年開始畫美國名校系列水彩,為諾貝爾百年紀念畫像,製成紀念封,美國和歐洲發行。餘春明除了是一個藝術家,對於收藏也研究的很深,尤其對影響世界的外銷瓷,2011年舉辦第一屆“中國明清外銷瓷”國際研討會、2012年中央電視臺紀錄片《瓷路》採訪、2012年舉辦第二屆“中國明清外銷瓷”國際研討會、2013年個人收藏借與江西省博物館舉行“瓷韻中西”特展,用自己收藏捐獻——南昌大學餘春明外銷次博物館。

其作品主要收藏於:中國美術館,日本Sapporo公司,臺北神學院,江西省書畫院,江西省美術協會,美國國家郵政博物館,英國原首相莎切爾夫人,美國史丹福大學圖書館,美國庫布蒂洛市政府,美國Richmond市政府,日本長崎市美術館。出版了《餘春明中國民居繪畫精品選》等專著十幾部。先後舉辦過多次個人畫展和群體畫展,曾獲二十世紀國際藝術家大獎(1993)、《世界華人藝術家》傑出藝術家獎(1994)、美國庫布蒂洛市年度展油畫一等獎(2008)等


棲—餘春明油畫作品展在北京飯店館藏藝術館開幕


中間為活動策劃人吳樹

吳樹簡歷

文化學者、作家、記者、國家高級電視編導。中國電視藝術家、電影家協會會員。 曾作為知識青年下放贛北農村當農民,續任中學教師、圖書館館長、地方電視臺臺長等職。

主要作品 中篇小說:《鳳凰玦》、《失落的流浪者》、《野草莓》、《明天的太陽〉、《進化森林》;長篇報告文學:《中國文物黑皮書》之一《誰在收藏中國》、之二《誰在拍賣中國》、之三《誰在忽悠中國》,分別被入選《亞洲週刊》"年度十大好書"、《中國圖書勢力榜》2011年十大好書;長篇紀實文學:《誰輸在起跑線上》(與蔣錚合著) 、《天驕之殤》(與蔣錚合著) ;電影文學劇本集:《阿門》;電視劇:《黎明行》、《父親》、《黑暗的心》、《有個男人》、《黃昏小站〉等;另有紀錄片和文藝專題片數十部,分獲國際、國內專業大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