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市羊毛湾水库灌区让群众浇上“明白水”

让群众浇上“明白水”

——咸阳市羊毛湾水库灌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解决群众浇地难

  

  以前群众浇地,经常跟管水员闹仗,不是嫌水小,就是嫌水跑了,浇一次地就恼火一次!现在管理到水渠末端,各斗渠有了量水堰,分渠有了量水标尺,浇地还给补贴,群众现在浇地省时、省水、省钱、省人,确实比以前明白多了!”1月6日中午,乾县梁村镇槐家村的曹党涛跟几位村民冒着寒冷,正在地里给小麦冬灌,谈起“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他激动地说道。

咸阳市羊毛湾水库灌区让群众浇上“明白水”

  曹党涛说的“量水堰”“量水标尺”,就是咸阳市羊毛湾水库管理局在灌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中,探索出来的好办法。它不但解决了群众浇地难,而且对我省实现治水思路的转变以及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积累了经验。

咸阳市羊毛湾水库灌区让群众浇上“明白水”

  羊毛湾水库是目前咸阳市管最大的灌溉蓄水工程,主要灌溉乾县、武功、永寿、礼泉4县14个镇(社区)的32.54万亩耕地。2017年以前,羊毛湾灌区执行的还是2004年开票到户0.278元/立方米的水价。水价低成本运行,长期以来造成供水越多亏损越多,水利工程得不到正常维护,工程设施老化失修。加之斗、分、引水渠道老化造成水量损失大,田间用水浪费严重,末级渠系管理人员报酬偏低等原因,造成了灌区群众灌溉难、费用高、怨气大。

咸阳市羊毛湾水库灌区让群众浇上“明白水”

  2017年年底冬灌开始,羊毛湾水库灌区作为全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灌区之一,以创新灌区管理体制机制为目标,围绕“定额管理、终端计量、完善水价、精准补贴、节水奖励、水权分配”等内容,加快建立反映供水成本、有利于节水和农田水利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相适应的农业水价改革机制。

咸阳市羊毛湾水库灌区让群众浇上“明白水”

  根据试点批复,羊毛湾灌区对农业用水实行分类水价和超定额累进加价改革。在终端末级渠系实行分类定价,粮油作物终端水价0.394元/立方米,经济作物终端水价0.444元/立方米。为节约水资源,加强农户的节水意识,对超出定额部分的水量实行分四档加价。其中定额内用水执行一档水价;超定额用水量小于20%,超出部分执行二档水价;超定额用水量达到20%以上小于50%,超出部分执行三档水价;超定额用水量达到50%以上,超出部分执行四档水价。阶梯水价有效“倒逼”农民节水的积极性。

咸阳市羊毛湾水库灌区让群众浇上“明白水”

  对于灌区用水户实行定额内用水补贴,由财政直接拨付管理单位,在灌溉时各管理站按照统一粮油作物价格和超定额用水价格,根据实际用水量向用水户收取水费。灌溉结束后,由灌区管理单位统计各用水户用水量,根据补贴标准计算补贴费用,并在60个工作日通过银行拨付给用水户。2018年冬、春、夏灌已对农户进行了水价补贴,共计补贴15253户,补贴水费63.27万元。

咸阳市羊毛湾水库灌区让群众浇上“明白水”

  针对以前农民用水协会在末级乱加价乱收费以及克扣水量的现象,该局对末级渠系管水组织进行了改制。以支渠为单位组建浇地服务队,浇地服务队的队长由管理局职工担任,副队长由各管理站聘用有能力的群众担任,各斗和村组管水人员由队长和副队长聘用,确保末级渠系组织健康有序发展。

咸阳市羊毛湾水库灌区让群众浇上“明白水”

  为了确保计量准确,管理局共对灌区418条斗渠安装了量水堰,分渠进行了标尺刻画。同时组建了18个浇地服务队,共有133名末级渠系管理人员,将水权层层细化到各管理站,各个浇地服务队以及各用水户严格实行用水总量控制。

  通过斗、分渠量水堰和量水标尺的建设,满足了灌溉精确计量的要求,群众普遍反映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后用上了明白水,水量足了,杜绝了以前克扣水量现象发生。

咸阳市羊毛湾水库灌区让群众浇上“明白水”

  灌区被确定为试点后,他们及时组织职工对农户的基本信息进行统计造册,全灌区共采集用水户信息36608户,为后期水权制度改革和水费稽查提供依据。灌溉开始前,他们统一印制发放“水量水费登记表”,表内包括用水户引水流量、引水时间、灌溉面积、分类水量、超定额水量、水费以及身份证号和银行卡号,每户灌溉结束后签字确认,作为收费和水费补贴的依据。

咸阳市羊毛湾水库灌区让群众浇上“明白水”

  在灌溉期间,管理局组织机关全体人员组成4个监督小组,深入田间地头,主要从改革政策宣传、“水量水费登记表”规范填写、水价执行和斗口水量等几个方面进行督察检查,杜绝一切不规范的现象发生。

咸阳市羊毛湾水库灌区让群众浇上“明白水”

  羊毛湾水库管理局局长刘大庆告诉记者:“通过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群众普遍反映灌溉水量比以往足了,亩均用水量减少了。灌区今年三季共计用水578万立方米,亩均用水量102立方米,比试点前亩均用水量减少30—50立方米。杜绝了水价加价加码的现象发生。全灌区亩均水费39元,比试点前亩均水费减少5—10元。试点后,群众认为水利工程设施的好坏,关系到自己亩均水费,所以都能做到爱惜渠道,维护渠道,随意挖堤取土现象大大减少。”(陕西农村报 张宝宏 记者 黄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