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推動現代服務業的發展變革?

服務業目前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近幾年也下大力氣引導和扶持。服務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但是也要看到,服務業目前還存在很多問題:創新不足,服務意識不強,整體推動向前的動力不足。

造成這種現象出現的因素有很多,但是主要還在於創新意識不強,而創新意識不強的原因,又在於服務意識不強,而服務意識不強的原因,來源於對於服務的理解和認同不足。

長期以來,服務業在國人的眼中是低端產業,從業人員的社會地位和社會價值也不高。這跟中國長期以來的封建社會、傳統文化有關係,也跟目前從業人員待遇不高有關係。在很多人的眼中,從事服務業的人,大多是原生家庭經濟條件不好、文化水平不高的人群。最主要的是,在長期社會發展過程中,這些職業都處於社會底端,沒有得到足夠的認可和尊重。

在與國外的一些朋友探討服務業情況的時候,他們告訴我,清潔工和白領之間在薪酬待遇上差別不大,在生活水平上差別也不大。清潔工白天穿上工作服掃大街,晚上就可能會換上禮服去酒吧喝酒。這些在中國目前的服務業體系中還不普遍。

由於存在目前這些因素,很多服務企業不願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經歷去培養、培訓員工,員工也沒有很大的向上動力去自我完善,這就導致整體服務意識不強,對於服務的理解和認可度不夠。沒有那麼強的意識,就缺乏創新和創造的動力,那麼服務水平上不去就很正常了。

另外一方面,儘管服務業一直存在於國民經濟體系中,但是之前的發展階段,第二產業最重,第一產業次之,第三產業包括服務業這些年才開始發力。大家對於服務業的理解和認知的確還存在侷限性,可以借鑑參考的案例也不多,這也造成了服務業儘快突破原有狀態、實現飛速發展變得遙不可及。

我們講服務業的創新發展,簡單來說有幾個維度:一是意識上的創新;二是服務內容和方式上的創新。意識上的創新,首先要有自我認可的激勵機制,人不自愛而無人愛,首先要對自己的職業充滿敬畏感;其次,要以我為人人的決心和覺悟,服務好消費者,以客戶為導向、以服務為抓手,服務好每一個客戶;形式和內容上的創新則是提供好的服務質量的前提。變才有希望。現在的年輕人消費意識和形式已經發生轉變,過去那種簡單地服務模式已經很難滿足他們的需求,因此,推陳出新的多點新花樣,即是服務好消費者的手段,也是增加企業盈利點的手段。因此,在內容和形式上做好創新,成為當下服務業從業者亟待考慮的問題。

員工是企業、行業變革的主宰者。一個行業受人尊敬、待遇誘人,從業者才會有拼命三郎的幹勁。社會在發展,在進步,改變過去那種輕視服務行業從業者的偏見,對他們給予充分的尊重,成為我們社會進步的一個標誌。因此,無論是從社會還是從行業內部,都要在社會福利保障方面給予服務從業者更好的保障。當全社會形成尊重服務、尊重服務人員的良好風氣後,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人願意從事服務行業,認真從事服務行業。

零售業和服務業有交叉的地方,也有重合的地方。服務業應該藉著新零售的東風,學習新零售的手段和方式,在技術上創新,在模式上創新,在服務意識上創新,藉助高科技大數據手段,分析瞭解受眾心理和需求,通過互聯網方式,為消費者提供多樣化、便捷性的服務,在這場社會變革中,抓住機遇,勇於開拓,打開服務業的新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