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流失后果严重,三万吴军大败二十万楚军,破楚都,鞭王尸三百

故事还没有结束

自从楚平王强夺太子之妻后,便借故将太子调到北方,调包计的始作俑者奸臣费无极,担心太子将来继位之后会找自己算账,所以屡次在楚平王面前进谗言,说太子对楚王心怀怨恨,如今在外领兵,结交各国诸侯,必有不臣之心。楚平王自己做下失德之事,心中非但不思悔悟,却想杀掉太子来消除恐惧,昏君奸臣,一拍即合,决定借太子人头一用。

人才流失后果严重,三万吴军大败二十万楚军,破楚都,鞭王尸三百

话说楚太子建,妻子被父亲调包,自己又被贬出京城,也是日日寝食难安,得到风声说自己的楚王父亲,要召自己返回国都交代问题,思来想去还是走为上计,顾不上收拾细软和办理交接,就逃奔宋国而去。太子无端出逃,太子生母怒召吴人入寇,携宝器随吴国公子光而去,楚国大将追之不及,羞愤自尽。

更严重的问题

子逃妻走,楚平王丑事再难遮掩,不但列国议论纷纷,楚国朝野也是动荡不安,楚平王又羞又恼,急的是抓耳挠腮,不知如何是好,奸臣费无极再次出场,献上嫁祸之计,说太子本性纯善,都是太傅伍奢教导无方,言下之意,是要伍奢同志把这个黑锅给背起来。楚平王想想自己干的破事,又联想到楚国内乱的传统,也觉得甩锅之计甚妙,既能对外有个交代,又铲除了太子的残余势力,一举两得,何乐不为?

人才流失后果严重,三万吴军大败二十万楚军,破楚都,鞭王尸三百

费无极虽然坏事做尽,倒也是可机灵人,懂得斩草除根的道理,他知道伍奢不仅自己牛,两个儿子也不白给,便以伍奢为人质,召两兄弟前来,让他们一家人整整齐齐上西天,伍奢长子伍尚,既不忍父亲独死,又不忍家族倾覆,毅然决定自己前往都城,要弟弟伍子胥惜身保命,以图来日复仇。

将逃亡进行到底

逃亡之路,从来都是艰辛的,伍子胥逃出楚国之后,不知该往何处栖身,只好先到宋国,投奔老领导太子建。太子建同志虽然也是逃亡,毕竟身份不一样,吃喝是不用发愁的,没想到才安生两天,宋国就发生内乱,君子不入乱邦,只好再次逃亡到郑国,好不容易安顿下来,太子建同志又秀起了操作,勾结晋国大臣,阴谋推翻郑国国君,但是保密工作不到位,东窗事发,太子建同志被一刀咔嚓。

人才流失后果严重,三万吴军大败二十万楚军,破楚都,鞭王尸三百

太子建同志一把梭哈,小弟伍子胥只能抓瞎,被动技能“脚底抹油”触发,不过也算够意思,跑路的时候,带上了老领导的孩子。伍子胥过昭关,一夜白头,虽然为后世留下几段轶事,但恐怕他当时想不了这么多。要说伍子胥同志也算多才多艺,颇有丐帮长老风范,一根棍子一个碗,居然真的来到了目的地,吴国。

并发后遗症

伍子胥同志到了吴国,走了公子光的门路,在吴王僚手下领了工资,并积极的为吴王僚献谋献策,只求吴国能跟楚国死磕。伍子胥一心要拿吴国人当枪使,可吴王僚不上道,此路不通,只好另谋他途。吴国公子光能征惯战,素有野心,伍子胥和他又是老相识,便决定助公子光一臂之力,向他推荐了高级服务员,专诸。

人才流失后果严重,三万吴军大败二十万楚军,破楚都,鞭王尸三百

公子光在专诸的帮助下,借吃饭的机会成功上位,成了新任国君,即后世所称,吴王阖闾。不同于他小富即安的前任,吴王阖闾一直想搞个大事业,让吴国取代楚国的霸主地位,进而扫平天下。恰巧楚国又出了事,与伍子胥有同样遭遇的伯嚭同志,也从楚国逃奔吴国而来,怀着同样的目的,他们走到了一起。

上下一心,其利断金

以吴王阖闾为首,孙武、伍子胥为将,伯嚭同志担任狗头军师,搭起了班子。吴国君臣上下一心,取代楚国霸主的议题,被提上了日程。吴国这边磨刀霍霍,楚国这边却是浑浑噩噩,楚平王同志自从娶了儿子的老婆之后,也算是重振雄风,和秦国公主生下了新的王位继承人,可是只有累死的牛,没有耕坏的田,身体被掏空,也没地方买肾宝,只好是累死拉倒,儿子接班上任,史称楚昭王。

人才流失后果严重,三万吴军大败二十万楚军,破楚都,鞭王尸三百

楚国被吴国连番折腾,国力日渐衰退,老冤家晋国眼见楚国不行了,便提议组建“倒楚联盟”,帮楚国上西天,屋漏偏逢连夜雨,楚国的小兄弟们,也耍起了脾气,投向了敌人的怀抱,吴国一直是反楚急先锋,自然是不甘人后,祖传一套插刀神功,使得是无往不利。

运气来了挡不住

趁你病,要你命。眼见楚国发兵攻蔡,吴国决定进来掺和。公元506年,吴王阖闾以孙武、伍子胥为大将,王弟夫概为先锋,统领水路精兵三万,王驾亲征。大将孙武以精锐吴军为前驱,千里急行军,直插楚国腹地,列阵于汉水东岸。楚国形势危急,楚昭王急命令尹子常,会同左司马沈尹戌率军迎敌,吴楚大军,对峙于汉水两岸。

人才流失后果严重,三万吴军大败二十万楚军,破楚都,鞭王尸三百

孙武率师孤军深入,楚国将领本来打算夹击吴军,可楚军主将令尹子常为了独占头功,擅改作战计划,独自领军出击,结果被吴军连败三阵,本来打算逃跑,被大夫史皇劝阻,只好收拢败军,列阵于柏举,再次与吴军对峙。谁知吴军先锋大将夫概,领本部兵马直杀上来,楚军一触即溃,主将临阵脱逃,大夫史皇战死沙场。

该来的总是要来

听闻败报,楚军左司马急忙率军来救,击败了吴军先锋大将,眼见形势即将好转,可惜孙武带领吴军主力也到了,大势难挽,楚军左司马命部下割取自己的首级,回去向楚王请罪。楚军再失主帅,兵败如山倒,溃军一路逃奔郢都,吴军在后紧追不舍,一路上五战五捷,兵锋直逼郢都。

人才流失后果严重,三万吴军大败二十万楚军,破楚都,鞭王尸三百

吴军兵临城下,楚昭王真是机灵,好汉不吃眼前亏,带着金银细软和亲信,直接就跑了,领导都走了,大臣们也别愣着了,官都跑了,小兵还挣扎个啥?吴军顺利拿下楚国郢都,伍子胥本想父债子偿,可是楚王早颠了,有气没处撒,只好挖开楚平王陵墓,鞭王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柏举之战,三万吴军战胜三十多万楚军,还攻下楚国都城,几乎把楚国给灭了。此战之后,楚国霸权落入吴国之手,可是这也不是最终的结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