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國產車配置那麼高、科技感十足,卻賣的不貴呢?

我國已成為全球第一製造大國,這個已經是人盡皆知的事了,中國製造由低級走向高級發展,再也不是口中的廉價劣質產品了。說到這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高鐵了,有誰還敢不服呢?當然除了高鐵,比如像格力、美的、華為、中國防彈玻璃、吉利等等都是獲得了外界一致認可的。那麼為什麼國產車配置那麼高、科技感十足,卻賣的不貴呢?

為什麼國產車配置那麼高、科技感十足,卻賣的不貴呢?

便宜、配置高,是國產車的優勢,也是國產車(自主品牌)崛起的主要原因之一。除了到處可見的大屏外,國產車的內飾做工等方面,跟合資車相比,一點都不落下風,國產車完全可以與合資一決高下。

為什麼國產車配置那麼高、科技感十足,卻賣的不貴呢?

有個節目說為什麼近幾年本田汽車的安全性提升這麼明顯,本田有個試驗場,每年都要進行上千次實驗,每款新車都要進行全方位的實驗。這成本在你買車的時候是看不見的。國內的品牌起步晚,想在發動機變速箱上面實現技術追趕是困難的,本身有差距對手還那麼努力,困難可想而知。可你總不能等追上再造車吧!只能把這些先推後,這也造成早期國產車質量差,動力差油耗高,沒有自動變速箱等。既然大件不好追趕,但電子配置方面由於中國這幾年的發展,差距已經不大了,正好先從這方面追趕。

為什麼國產車配置那麼高、科技感十足,卻賣的不貴呢?

德系車、日系車(合資、進口)可以依靠三大件、品牌認可度來獲客,憑藉這兩方面的優勢即可得到很多消費者的認可,所以配置沒必要弄那麼高,都是奔著三大件、品牌來的,配置高低無所謂,反正配置高低、功能多寡就無足輕重了,因為功能容易實現,但車子的性能才是核心!

為什麼國產車配置那麼高、科技感十足,卻賣的不貴呢?

中國製造正在走向高級,國產汽車持續發力,自主品牌汽車企業動作頻繁,實力強大,如吉利收購沃爾沃、奔馳;奇瑞造車是認真的堪稱良心車企等,高配低價是一個國家汽車工業發展路上的一個必經階段,買牌子、品牌溢價是需要悠久的品牌歷史技術積澱的,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實現的。

為什麼國產車配置那麼高、科技感十足,卻賣的不貴呢?

農民伯伯種的產品放在路邊自己販賣自然是便宜,但是批發商弄去市場上價格就自然高了,其實產品還是一樣的。同理,國產車配置高賣的良心價,而合資車賣得貴並不代表它的三大件比國產高端!只是他們覺得國人媚外,國人願意多掏錢買一個洋品牌充門面。所以,合資車低配高價賣,而國產車走的是務實路線和薄利多銷而已!

為什麼國產車配置那麼高、科技感十足,卻賣的不貴呢?

如果你只想花十萬元去買車,那麼在十萬元這檔裡你選國產車更划算,同理十五萬或二十萬的車亦如此,你不能買個十萬的國產車卻去跟賣價二十萬的合資車比好壞,說句中肯的話,你如果只想買個車代代步那麼買個十萬左右的車足矣,如果是為了面子的話那至少得買個三十萬往上的車,最尷尬的就是買二十萬左右的車,不上不下的地位總讓人酸酸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