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德華:我的30個工作天》:走進電影《桃姐》,走進劉德華內心


《劉德華:我的30個工作天》記錄了劉德華在拍攝電影《桃姐》期間寫的日記。這些未公開額日記都是由劉德華在30個拍攝工作日期間寫下的一些感悟和心情。今天就由我來帶你瞭解電影《桃姐》拍攝的一些臺前幕後以及華仔的心情心得。

劉德華,從事演藝事業達三十餘年,是一位享譽盛名的演員和歌手,由他主演的電影更超過一百部。他的演藝事業始於1981年無線電視之藝員訓練班,他於電視臺的眾多演出機會,有助他磨練其演技並且達到專業水平。隨著不斷努力,他的知名度已遍佈全亞洲及世界各地,他的努力以及對演藝事業的熱誠亦深受各界讚賞。

電影《桃姐》是2012出品的一部文藝電影,由香港許鞍華執導,葉德嫻、劉德華、王馥荔、秦海璐、秦沛、黃秋生等聯袂出演。影片入圍了第68屆威尼斯電影節競賽單元,女主角葉德嫻憑藉影片摘得了威尼斯影后桂冠。《桃姐》相繼斬獲第48屆金馬獎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與最佳女主角三項大獎。同時影片也是劉德華自2004年的《無間道3》之後,第二次獲得金馬獎影帝。


影片是葉德嫻和劉德華合作的第十部電影,從當年的《法內情》系列到《桃姐》,葉德嫻與劉德華已經不僅僅是戲內的母子關係,生活中劉德華與葉德嫻也是乾兒子乾媽的關係相交。

影片呈現出來的不是血緣關係,卻甚於母子。這不僅僅是劇本以及兩位主演的演技,而是超越了戲中關係的那種平凡生活中流露出的自然情感。這也就是這本電影成功之處!

《桃姐》根據本片的監製兼編劇李恩霖的成長經歷改編拍出來的。葉德嫻飾演的桃姐,少女時候就進入梁家作傭工,照顧梁家老老少少幾代人,梁家已移民海外,留在港的只有少爺Roger,桃姐繼續留在梁家,照顧Roger生活。桃姐不幸中風,出院後堅持入住老人院,Roger這時反過來照顧她的生活,直至她去世。就這麼一個簡單故事,許鞍華拍出了細膩動人、主僕情深和樸實有味的人情,十分難得。


葉德嫻對於和乾兒子劉德華的開卷語,可以看出他們之間在真實生活中也是以母子相交。據說葉德嫻手機裡圈內朋友的電話僅有劉德華及寥寥幾位。

劉德華作為《桃姐》的投資人之一。起初許鞍華為這部講述主僕情深的電影劇本所感動,但她遍尋投資不著,最後要直接請求劉德華出手,方才令《桃姐》得以開工。

2006年,劉德華創立了“亞洲新星導”計劃,致力培育亞洲各地新進導演,而“新星導”的六部電影作品均被邀於世界各地電影節參展及競賽,促進了亞洲電影業發展。同年,他先後於“第十一屆釜山國際電影節”獲頒“亞洲最有貢獻電影人大獎”及被“香港演藝學院”頒授“榮譽院士”殊榮。必須為中國電影默默付出貢獻的劉德華點贊!


女主角葉德嫻憑藉影片摘得了威尼斯影后桂以及第15屆愛沙尼亞塔林黑夜電影節最佳女主角。在香港臺灣更是收穫金馬金像兩座最佳女主角獎。

葉德嫻,1947年12月25日出生於香港,影視女演員、歌手。1969年,發行個人首張EP《Deanie Ip》以歌手身份進入演藝圈。生活中葉德嫻於1965年,18歲與鄭康業結婚,婚後育有一子一女。

1980年,葉德嫻離婚後子女都定居國外,隻身一人生活在香港,可以說某種意義上她與片中的桃姐頗有相似之處。劉德華是她圈內圈外最好的乾兒子。

正因為葉德嫻和許鞍華,劉德華毫無猶豫就出資及演出了《桃姐》。劉德華首部電影《彩雲曲》導演正是許鞍華。

戲內戲外,劉德華和葉德嫻都是以一種母子關係在交流。影片呈現出來的自然是一種平常的自然流露。

《劉德華:我的30個工作天》書中收錄了不少劉德華幕後花絮照片,濃厚的膠片質感讓讀者更能從平凡之處看到劉德華以及香港電影工作者的幕後。

《桃姐》因為能夠打動人的真實劇本,讓很多香港工作人自發前來支持和義務演出。

大導演徐克客串自己,與劉德華合作有《狄仁傑通天塔》。

老牌演員洪金寶,與劉德華合作有《火燒島》,《我的特工爺爺》等。

老戲骨秦沛,也在《桃姐》中客串了一位孤老。

劉德華在《劉德華:我的30個工作天》書中,也流露出對粉絲的關愛和感謝之情。與粉絲以家人稱呼的華仔對粉絲的感激之情是無法用言語意表。

一隻粉絲送的保溫杯都能讓劉德華心繫萬千,足以見得粉絲在劉德華心中的位置。

也不乏對整部電影幕後的其他工作人員的感謝! 一本電影不僅僅導演演員,更有無數幕後的工作人員通力合作付出才能獲得一本好片!

臺前幕後成就了《桃姐》,作為投資人和演員,劉德華衷心感謝一幫電影同行。

華仔感謝更多的就是共同合作的電影工作人。香港電影一直都會有這些讓人深思及共鳴的好電影。

華仔在電影中以非常樸素的衣著,淡淡的去演出,於平淡中見哲思,見天地,見眾生。

《劉德華:我的30個工作天》也摘錄了部分劇本對白,通過桃姐和大少爺Roger的對白可以真實看到主僕之間平常的感情流露。

《桃姐》著眼市井人物的生活,沒有喧囂的浮躁,沒有激烈的慾望,沒有強烈的市儈氣,流淌著對生活理智多過情感的宣洩。

看過《桃姐》你不得不感動,這種平淡之中流露出最真的情感。

《桃姐》引發的社會問題讓人深思,每個人都應該看看。劉德華在之後拍攝的《失孤》,同樣是國內長期存在的社會問題:兒童拐賣。通過電影去傳達去引發反思正是劉德華近年來在電影上對社會的一絲絲貢獻。

《劉德華:我的30個工作天》印刷精美,更附送了一頁黑白影片照。作為華仔粉絲不得不入手一本做收藏。淘寶購買書價10元,實惠且值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