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杂交水稻”走向世界,帮东南亚解决吃饭问题,这才是中国风

袁隆平一生有两个梦想,其中一个就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为了让世界人民都能解决“吃饭难”问题,他和他带领的技术团队,去世界各个地区,根据当地的气候,地理环境等各种条件,培育新型杂交水稻。

2003年东南亚全国水稻平均单产为3.4吨每公顷,2018年在袁隆平的帮助下达到了4吨每公顷,解决了东南亚人民吃饭难的问题。中国“杂交水稻”走向世界,帮东南亚解决吃饭问题,这才是中国风。

中国“杂交水稻”走向世界,帮东南亚解决吃饭问题,这才是中国风

01、为实现梦想,脚印遍布世界各地

都知道,中国因为有了袁隆平,才有了杂交水稻,而我们的杂交水稻之父,不但帮助我们国家解决了吃饭问题,还投身于世界粮食安全的事业中。中国的杂交水稻在菲律宾,印度尼西亚,越南等东南亚国家随处可见。

可以说,袁老的一生都在为人民做贡献,甚至没有地域之分,这才是中国人民的作风。

中国“杂交水稻”走向世界,帮东南亚解决吃饭问题,这才是中国风

02、菲律宾人民称之为“神奇的技术”

新型水稻一开始的种植收到了很大的质疑,当地人根本就不相信有这种技术,能让产量提高这么多,所以都不愿意尝试,在一些积极大胆的村民带领下,种下了第一批新型杂交水稻,收成让人大跌眼界,以前每公顷8吨稻谷,现在一下子增加到了11吨。村民都开始尝试着接受这种新型的水稻。

从此之后,袁老的中国杂交水稻就在东南亚这块土地上落地生根了,被当地人称为“神奇的技术”。

中国“杂交水稻”走向世界,帮东南亚解决吃饭问题,这才是中国风

03、过程艰辛,不足为外人道也

结果我们看起来是美好的,甚至是伟大的,但是其中的经过,却是艰辛的,在水土不服,甚至在缅甸的热带雨林里,袁老及其团队常常与旱地蚂蚱及眼镜蛇展开身死搏斗。可以说每一份研究成果,都包含了无数心血,但是这些事情不管在那种场合,袁老都不会提,只是默默地付出着。

中国“杂交水稻”走向世界,帮东南亚解决吃饭问题,这才是中国风

中国有了袁隆平,不但为我们解决了粮食问题,还为我们赚足了国家形象,别的国人民提起来中国,都会特别友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