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素“带”星《野生厨房》的“星素结合”超有看点

《野生厨房》以素“带”星亮点多真实自然又走心

“星素结合”不是限制《野生厨房》解锁以素“带”星新玩法

以素“带”星《野生厨房》的“星素结合”超有看点


野生家族齐聚云南的基诺茶山


汪涵曾说,在西双版纳勐远的《野生厨房》,是节目开播以来嘉宾吃的最野的一餐。不过,看完新的一期《野生厨房》,我们只能感叹“没有最野,只有更野”。

本期节目,林彦俊回归,粉丝虽然遗憾“小橘诞”组合已不再,但马上又给欧弟和林彦俊组了一个新组合“欧润橘”(音Orange),涵爸妍妈带着“欧润橘”继续在云南“野”。

汪涵曾在节目里把火箭少女叫成“火车少女”,结果本尊Sunnee杨芸晴、“小七”赖美云真的来了:“泰国人”杨芸晴自称什么都不吃,“广东人”赖美云则是什么都吃!


以素“带”星《野生厨房》的“星素结合”超有看点


“一日向导”沙车

以素“带”星《野生厨房》的“星素结合”超有看点


沙车曾经出过专辑


本期节目,野生家族齐聚云南的基诺茶山,迎接他们的是“一日向导”沙车——一位长发飘逸,长相酷似“动力火车”的基诺族美男子:动力火车长头发,沙车也是长头发;动力火车爱音乐,沙车也爱音乐;重点来了,动力火车出专辑,沙车也出过专辑!我们的沙车,应该叫“动力沙车”!

沙车送上基诺特“野”美食

热情好客的沙车刚与野生家族碰面,就送上基诺族的特色吃食,大家看到芭蕉叶上的包烧,都迫不及待的前去品尝,很皮的沙车同志居然等到大家逛完菜市场回来才揭晓这道美食的神秘面纱——包烧山蜘蛛!

以素“带”星《野生厨房》的“星素结合”超有看点


林彦俊:我吃了蜘蛛,我是谁我在哪!


欧弟听到自己吃的是蜘蛛,直接瘫倒在地,林彦俊也是长蹲不起,满脸都是“蓝瘦,香菇”。

反倒是本就很野的汪涵毫不在意,还搞笑的模仿起蜘蛛侠来。

对于淳朴的沙车来说,他并非故意刁难,其实他的本意是推广家乡的特色美食:“朋友来了,我希望用这种原生态的东西去招待他”。

“不怕不怕”见啥吃啥

基诺的特色美食当然不只包烧山蜘蛛,还有蚂蚁蛋汤、蜂蛹汤、油煎竹虫、炸水蜈蚣、炸蚂蚁、包烧蚂蚁蛋……面对这样又猛又野的美食,沙车向导说:不怕不怕!

据《野生厨房》的幕后团队原子娱乐透露,选择沙车作为“一日向导”,是因为他的乐观,沙车的口头禅是“不怕不怕”,遇到虫子不怕不怕,遇到困难也说不怕不怕,然后积极的去面对和解决。

沙车本来是在外地发展,怀揣音乐梦的他做过酒吧驻唱,也做过群众演员,为了家人和他热爱的家乡,他最终选择回到基诺种茶卖茶,还一边做音乐,保护当地民歌,一边做导游,为推广家乡的“基诺山寨游”出一份力。

沙车带着野生家族一路走一路玩一路吃,既是奇妙的野趣之路:


用泡泡树上的泡泡叶吹泡泡,重返孩提时光


以素“带”星《野生厨房》的“星素结合”超有看点


沙车变身人猿泰山,3秒上树采下菠萝蜜


以素“带”星《野生厨房》的“星素结合”超有看点



做“七轲”唱山歌


以素“带”星《野生厨房》的“星素结合”超有看点



小七偶遇超大瓢虫,爱不释手


又是状况不断的“冒险”之旅:

以素“带”星《野生厨房》的“星素结合”超有看点



Sunnee居然被滴落的露水吓到半死


民歌保护者遇到语言保护者

曾经出过专辑的沙车居然很腼腆,一直到欧弟说想听他唱歌,他依旧腼腆说“我可以放吗”,后来终于一展歌喉,唱了《深夜里的思念》、《除魔歌》等包含基诺风情的民歌。

基诺族总人口仅有两万多,是我国最后一个被确认的少数民族。沙车一直致力于搜集基诺族的民间歌曲,因为基诺族没有文字,自古以来,有关天地的起源、人类的繁衍、民族的迁徙、生产和生活的各种知识等等,都是通过歌曲一代一代传下来的。因此,基诺族的每一首歌,就是一部生活的教科书,一部动人的长大诗篇。

“民歌保护者”沙车,与汪涵这位语言保护者因为《野生厨房》“不期而遇”。汪涵曾经说过:“普通话可以让你走得更远,可以让你走得更方便,但是方言,可以让你不要忘记你从哪里出发,普通话让你交流极其顺畅,而方言让你感受到无限的温暖。”

所以,我们看到汪涵在《野生厨房》里,秀了各种方言:四川话、湖南话、闽南语、东北话、云南话、粤语、上海话……在汪涵看来,方言是一种很美妙的词语,但是大量的方言正在从身边消失。每一种方言都是一个知识体系,消亡一种方言,就是消亡一种知识体系。“全世界现存6000多种语言。但是随着全球化和城镇化,这些乡音正以每两周消亡一种的速度在减少,而乡音背后的文化基因也在被我们不自觉或者不自知地剪断,这个非常可怕!”

推广“茶文化”以茶入味

基诺山,是历史上有名的六大茶山之一,驰名中外的普洱茶是当地的特产。


以素“带”星《野生厨房》的“星素结合”超有看点


采茶叶的小姑娘,抱着一个大竹筐


本期《野生厨房》,沙车就推荐了一道“凉拌茶”,Sunnee和小七负责采茶叶,与茶农一起劳作一起唱歌,和谐自然;小橘负责给茶叶“按摩”,妍妈还为凉拌茶加入了柚子粒。

这样一道别具特色的野生美味,背后则是一段关于基诺的文化。基诺族是热情好客的民族,每有客人到来,都会邀请客人品尝具有当地民族特色的“凉拌茶”,即用鲜嫩茶叶制作的凉拌茶当菜食用,这是当地极为罕见的吃茶法。

其实《野生厨房》还有很多令人记忆深刻的“一日向导”:



圈粉无数的“森林之王”岩香


“森林之王”岩香:

比如在西双版纳带领野生家庭探秘雨林的“森林之王”岩香,这位纳卡村村长不但人长得帅,而且精通森林各种生存之道,“攀树入河”只为寻找食材,“砍竹截竹”只为搭建帐蓬、“堵河改流”只为捕鱼;以竹为锅、以竹为碗、以竹为筷、以果为勺;芭蕉杆搭灶、芭蕉扇扇火、芭蕉叶包烧、芭蕉心入菜、柊叶包米做竹筒饭…… 一系列神操作,网友瞬间被他圈粉,觉得他长得像余文乐,性格又很像乔峰乔帮主,很多网友甚至发弹幕要求岩向导留下来,做常驻嘉宾。



“森林之王”余文乐式回眸


而且“森林之王”不仅拥有超强的野外生存能力,性格也如同外号一样非常的霸气,在教学方面一丝不苟,面对明星学员欧弟和信,依然非常严格,一点不留情面,直接说欧弟“太笨了”、“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网友表示:“森林之王,又傲娇又毒舌又臭屁又超厉害又认真又毒舌还完美主义”。

据《野生厨房》的幕后团队原子娱乐透露,作为村长的岩香,平时的工作主要是带领村民促生产。他自己家里种了很多橡胶树,每天夜里2点左右他都会独自进雨林割胶,早晨才能回家。

岩香没有当过兵,但骨子里带着军人的气质、毅力,所以镇里的人都叫他大兵。他喜欢喝酒,酒量也很好,但从没有因为喝酒耽误过每晚的割胶工作。从节目中我们可以看到,与野生家族一起吃饭喝酒的岩香,比在教育人时候的他温润很多,会讲一些家常里短,也喜欢讲述小时候跟父亲进雨林的故事。从小他就跟父亲进雨林,在他们的眼里,雨林里拥有一切,他们对雨林也是充满崇敬之情,非常痛恨破坏、污染大自然的做法。也正因为他了解雨林、热爱雨林,所以当地人叫他森林之王。这也是节目组最终选择他作为“一日向导”的原因。

热情的包叔



包叔为小橘操碎了心


还记得在节目里,小橘采蘑菇的时候顽皮走失,包叔一声声急切的呼唤,善良的他担心小橘在山里迷路,也担心小橘碰见老虎。

据了解,包叔早年间当过老师,所以他很有亲和力,待人热情,是典型的东北暖男。在原子娱乐进行踩点工作的时候,包叔不仅全程陪伴和配合,还亲自下厨留工作人员吃饭,做大锅饭下面条,忙的不亦乐乎。在节目录制期间,他还煮了很多节目中出现过的东北粘玉米,给工作人员加餐。

而能找寻到包家大院,也是节目组经过多方走访,进行“地毯式”踩点和搜索后寻找到的,当时,节目组在大路上偶遇一个指路牌,一路寻访过去,发现村子的尽头居然有这样一个“世外桃源”,既有土生土长的果蔬玉米,又有走地鸡,还可以钓鱼,再加上包叔做过护林员,对山里的情况非常了解,最终节目组选定了这里。

包叔家的两只小猫,在节目里各种卖萌,录制结束后,包叔还对喜欢小猫的几位女工作人员说,你们喜欢就带走吧。

节目播出后,有网友说:“包叔冒雨为你们找猪肚,饭都没吃一口”,针对这样的质疑,节目组有话要说:录制的时候都是真实记录,包叔热情好客,他希望远道而来的客人吃好玩好,而且他对当地的情况比较了解,所以最终选择去寻找猪肚,制片组也都有准备饭菜和零食,保障野生向导和工作人员的温饱。

和蔼的何锋

李诞在节目里就自称“诞仔”,称呼何锋为“锋仔”,两人一见面李诞就喊饿,何锋还亲切的说“我扶着你”。

何锋跟岩香一样,也是一村之长,在管理村子的同时还要务农,种稻米。

何家的一楼还设有村广播站,有小小广播员每日播报村中要事,还会朗诵诗歌;二楼则是村里看日出最好的观景点。

何锋的厨艺也是非常棒,节目里的那些地道重庆美食,就是出自他之手。

节目播出后,他还利用投影幕布设立“小剧场”,组织村民一起观看《野生厨房》节目。

靠谱的朱壮

“天王盖地虎,壮哥最靠谱”!节目里,面对汪涵欧弟的质疑,朱壮给出了“大马哈鱼是气死的”的最终答案,还妍妈一个清白。

据节目组透露,朱壮的本职工作其实是一位新闻工作者,但因为他从小在八号标地长大,是渔民家的孩子,所以自小他就跟随家人出去打渔,对当地的环境以及历史变迁都有着非常深入的了解。有着这样背景的朱向导,对于当地的历史人文、地道美食做法都非常了解。

《野生厨房》走出“星素结合”新路子



以素“带”星看点超多


万能的沙车、霸气的岩香、提亲的阿勇、热情的包叔、和蔼的何锋、亲切的林玉泉、质朴的陈羽……作为外来者,我们与《野生厨房》一起“奇遇”这些“世外高人”,不但没有任何违和感,而且相处自然,感受他们背后最淳朴的民风野趣。看着很野,吃起来却很有文化——“一日向导”不仅教会我们怎么吃,吃背后的文化,更成为我们这些“都市人”最好的老师。

“节目拍到后来,我们真正体会了什么叫‘所有的美食都是世道人心’,食材为什么出现在这里,用什么方式去吃它,都是这一方水土的气候、地势以及这一方人的智慧结晶”。‘一日向导’这个本意从星素结合出发设计的节目元素,成了我们深入当地风土人情最好的桥梁,《野生厨房》总制片人、原子娱乐创始人俞杭英这样肯定“一日向导”的重要性。

“限星令”之后,星素结合成为综艺节目的限制,但是像《野生厨房》这样,只要肯钻研和探索,素人不仅给节目加分,其背后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后面的《野生厨房》里,我们还会看到更厉害更野的“一日向导”,带领野生家族在云南寻找雪花牛肉、在冰河上凿冰钓鱼、在冰沟里手掏肥美雪蛤……让我们一起期待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