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归来不看山,这座山满足了我对山的所有想象


黄山归来不看山,这座山满足了我对山的所有想象

在爬雾灵山时,我曾遇到一位游遍名山大川的长辈。

我问他:您觉得中国哪座山最美?

他不假思索的回答:黄山。

我又问:那张家界跟黄山比呢?

他说:黄山。张家界有的黄山有,而黄山有的张家界没有。

第一天

今天登黄山,这一天我期待了多年。

清晨,我从云谷寺沿蹬道上山。天色尚早,山径上游客稀少,这正合我意。我迈着轻快的步伐拾级而上,丝毫不觉背后登山包沉重。美中不足的是,今天天色不算朗清,很可能阴沉下来,甚至会下雨。

前半段山路没什么让人眼前一亮的景色,越往上爬,才渐入佳境。

到了白鹅岭,视野变的开阔。眺望远方,初窥黄山之美。但这里远不是黄山之精华,逗留片刻,继续前行。

果然,天气转坏,山间水汽渐大,雾茫茫一片,日光已经完全隐没,但还未下雨,不过“入云深处亦沾衣”,目力所及,山石树木都笼罩在一片湿润之中。

我先前往始信峰,沿途看到连理松、龙爪松、黑虎松等奇松。看着这些独具特色的松树和山体,我知道,真正的黄山已经近在眼前。不过,黄山最绝美处还要再等等,急不得。

黄山归来不看山,这座山满足了我对山的所有想象

从始信峰下来,前往北海宾馆方向,路上能看到那著名的梦笔生花。我经曙光亭,去狮子山看猴子观海。今天的能见度看不到猴子观海,不过我还是去观景台走了一遭。后返回北海宾馆,继续前行至西海饭店,这时头顶已经是乌云密布。

黄山归来不看山,这座山满足了我对山的所有想象

事先在西海饭店旁某旅馆预定了一个床位,我把行李放在房间,吃了一盒在山脚买的自加热米饭后,轻装前行,这时大约下午两点。

早就听闻黄山之美,美在西海大峡谷,西海大峡谷是此行必去之地。刚至排云亭,我就被眼前的景色震撼了。眺望远处的峡谷,犹如魔幻的中土世界。群山大壑,蔚为大观。

黄山归来不看山,这座山满足了我对山的所有想象

沿着石栈不断向下,深入峡谷,眼前景色越发瑰丽奇秀。我曾经从无数书本、影像中看到过黄山的不同侧面。这次徜徉在西海大峡谷中,几乎满足了我对山景的所有想象,怪不得徐霞客游览黄山后发出“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的慨叹。没错,这就是梦中的山!

黄山归来不看山,这座山满足了我对山的所有想象

今天看不到云海,由于雾气,我只能模糊看到远山的轮廓,近处的奇松怪石倒是看的真切。这雾气的浓度刚刚好,太浓,则遮挡视线,太淡,则少了一丝仙气。不浓不淡,如梦似幻。

黄山归来不看山,这座山满足了我对山的所有想象

在这种天气下,西海大峡谷的游客稀落,入口处人还稍多,越往下走,游客越少。我不知走了多久,游客几近不见。王安石曾说过: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虽然黄山誉满天下,但徒步走到峡谷深处的依然是少数,而黄山精华正在于此。

我如置身梦中,走在那紧贴万丈绝壁所建的栈道上,步移景换,我恨不得将所有美景都纳入瞳孔并存储下来。等走的累了,我决定原路返回。虽然顺着大峡谷一直前行,走上几个小时后,可抵达黄山中心天海,但却会错过很多不在这条线上的其他景点,加之时间和精力有限,权衡之下,我选择了原路返回。

再至排云亭,我看到了神奇的一幕。在两山之间,一团团白雾喷涌而出,翻滚升腾,如妖魔临世。

黄山归来不看山,这座山满足了我对山的所有想象

此时天气略有好转,偶尔能看到一点蓝天,还有霞光从云层中透出。不远处的丹霞峰是观赏落日的好去处,今天看到日落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但闲来无事,还是想去碰碰运气。

黄山归来不看山,这座山满足了我对山的所有想象

来到丹霞峰,我坐在最高处的大石头上,眼巴巴的瞅着西面的天空,希望乌云再散开些,好让我目睹黄山日落。可是,我在石头上等了好久,天色渐暗下来,也没等到乌云散开。

黄山归来不看山,这座山满足了我对山的所有想象

山间天气多变,乌云不仅未散,反而又浓郁了几分,我只好怏怏的走回了下塌的西海旅馆。这时天色已经完全黑了。

晚上躺在床上看天气预报,说第二天是个好天气,我很期待。阴雨的黄山虽然别有一番韵味,但光线太暗,我还是想看看明朗的黄山全貌。

第二天

早上起来,天气果然放晴。昨天见识了阴雨中的黄山,今天将会见到一个晴空万里的黄山。

今天我要逆行黄山最经典的线路,从西海出发,依次经光明顶、天海、玉屏楼,最后到达售票处慈光阁。沿途我将要看到飞来石、迎客松、一线天、天都峰……

为避开拥挤的人群,跟美景独处,我特意起个大早。天刚蒙蒙亮,我就背上登山包,退房出发。早上山间空气清新,一路走下去,见不到行人。走到飞来石那里,竟只有我一人,这种情形在其他时间段绝难遇到。

黄山归来不看山,这座山满足了我对山的所有想象

又行一段,至光明顶,这可不是六大派围攻光明顶的那个昆仑山光明顶,而是黄山主峰之一,海拔1860米,黄山第二高峰,与天都峰、莲花峰并称黄山三大主峰。

黄山归来不看山,这座山满足了我对山的所有想象

光明顶是整个黄山最开阔的地方,放目远眺,心旷神怡,远处诸峰尽收眼底。黄山山脉连绵不断,由近及远,颜色越来越淡,真如中国山水画一般。

黄山归来不看山,这座山满足了我对山的所有想象

继续前走,路过莲花峰,我走上去看了看,不巧,莲花峰封山,无法游览。不过还好,莲花峰封山,说明天都峰是开放的。在黄山,为保护生态,莲花峰和天都峰两山轮流开放,今年正好处在天都峰的开放时间。

黄山归来不看山,这座山满足了我对山的所有想象

经一线天和百步云梯后,抵达玉屏峰,此处是迎客松的所在地,是整个黄山知名度和出镜率最高的一处。果不其然,这里游人如织,游人密度冠绝黄山。大家较有秩序的排队在迎客松前拍照,几秒钟一位。看着旁边山体上刻着的“岱宗逊色”,我不得不服,单论景色而言,泰山确实要逊色太多。

黄山归来不看山,这座山满足了我对山的所有想象

终于来到了天都峰脚下,人言“不到天都峰,白来黄山一场空”,我今日倒要见识见识。我犹记得小学课本中学过一篇课文《爬天都峰》,还配上一张云雾缭绕的险峰图,当时的感觉就是天都峰很险峻,现在亲眼所见,果然名不虚传。

山脚醒目处立着一块警示牌,上写恐高、高血压、老幼不便之类勿爬云云。

仰头望去,近乎六七十度的台阶眩人眼目,需要抓着绳子手脚并用才能爬上去。爬到半山腰时如果回望一下,真担心一个后仰,滚落山下。

黄山归来不看山,这座山满足了我对山的所有想象

天都峰最险的地方是鲫鱼背。鲫鱼背也就一米宽,两侧是万丈悬崖,没有遮挡,只有两根绳子拦着,其形颇似出没于波涛之中的鲫鱼之背,故名鲫鱼背。过了鲫鱼背,再不远就是天都峰的最高处。

黄山归来不看山,这座山满足了我对山的所有想象

天都峰绝顶视野开阔,山风猎猎,令人心情大振。真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真是“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黄山归来不看山,这座山满足了我对山的所有想象

我从天都峰另一侧下山,途径另一险处。那是一段仅容一人通过的狭长陡峭石阶,两侧巨大的石壁挤压过来,让人喘不过气,连个手抓的地方都没有。我背着登山包,不时刮蹭。山壁的水滴落在石阶上,又湿又滑,还生着绿油油的青苔,万一一个失足,失去平衡,就会一直滑下去,非死即伤。还好,我小心翼翼,一路有惊无险。

过了这段,以后的路就好走了许多。已经越来越接近黄山景区的售票处,前面没什么景色值得一观,我就快速前行,来到门口,走出了景区。

我用近两天的时间,游览了黄山的大部分精华景点,虽然没看到日出和云海,但也看到了阴雨和晴天两种不同状态下的黄山。

我离开了黄山,如果再让我来一次,我会毫不犹豫的答应。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云海舞山间。

奇山异树云中裹,

天下美景归黄山。

平心而论,我也爬了不少山,见过江南山的秀气,见过北方山的刚硬,也见过雪山的壮美,但黄山是我见过的最美的一座山。黄山满足了我对山的所有想象,观止矣。

喜欢道长我的,可点一波关注,也希望大家留言,我会尽量回复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