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存知讯」小米正在一点点放弃初心,米粉心中的小米渐行渐远

中国管理模式最为领先的企业当属海尔。自2005年起,该企业一直力推管理模式变革,打破科层制组织结构,向扁平化小微公司转型。而小米刚好走了一条相反的路,从互联网时代的管理模式退回到传统时代的管理模式。

2月17日,雷军在其微博上说:“小米旗舰机,一定要去掉性价比的束缚,专心做最好的产品,不辜负米粉对小米的期待!”

「麦存知讯」小米正在一点点放弃初心,米粉心中的小米渐行渐远


雷军说的小米旗舰机,是指即将发布的小米9。按计划,该产品将于2月20日发布。

或许对小米9改走高价战略心里没谱,雷军决定“先打预防针”,他说:“小米9的制造和研发成本,绝对不便宜,期待我们卖到特别便宜的价钱,完全做不到。”因此,“小米9肯定比小米8贵不少,特别希望大家的理解!”

一直以来,小米最具标签意义的身份就是“高性价比”,这让它俘获不少低收入、年轻消费群体。

对于小米来说,没有什么比米粉的信任更重要了,放弃性价比会不会被米粉认为小米正在抛弃他们?这是雷军最为关心的问题。他非常清楚,一旦被认为小米正在抛弃米粉,小米必将遭遇巨大信任危机,这种信任危机还有可能进一步演化成市场危机。

因此,雷军在打预防针的同时,不忘再次表白:“我们依然会坚持小米价值观:同样品质和性能的产品,我们每款产品,价钱都厚道。”

但是,中国企业家杂志还是据此得出一个结论:“小米将放弃性价比”。

它同时提出一个问题:消费者会买账吗?

这的确是一个大大的问号,对于米粉来说,未来的小米,还是你心心念念的那个小米吗?

一个看得见的事实是,2018年以来,小米成为中国市场跌幅最大的手机品牌,背后的成因让小米管理层坐卧不安,修正产品战略势在必行。

我本人对小米放弃性价比战略持完全正面期待。在我看来,能不能撕掉身上的“性价比”标签,直接关乎小米有无未来。一个必须承认的事实是,“高性价比”在大多数人心目中,就是“廉价”、“低端”的另一种表达方式,不会因为小米喜欢使用这一表达方式而改变。一直以来,小米在白领及商务人士市场表现不佳,最大的原因正是因为其身上牢牢粘贴着“性价比”的标签。

高性价比,短期看有利于小米迅速占领中低端消费群体,长远看则是把自己关在低端的牢笼里出不来。我坚信小米迟早会放弃这一战略——除非它心甘情愿做一个没有前途的低端品牌。

2018年11月份,我曾撰文呼吁小米放弃以“高性价比”为特征的营销主导型战略向科技公司转型。目前看,小米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产品战略在朝这个方向转变。

「麦存知讯」小米正在一点点放弃初心,米粉心中的小米渐行渐远


事实上,小米还有一个更大的变化正在发生,那就是抛弃支撑其快速崛起的扁平化管理模式,向传统大公司才有的科层制管理模式过渡。

据《财经》杂志2月17日报道,自去年IPO以来,小米组织机构发生巨大变化,内部新设10个管理级层——从13级到22级,头衔大体分为专员—经理—总监—副总裁及以上,专员级别为13级左右,经理为16级到17级左右,总监为19级到20级左右,副总裁为22级。雷军例外,不在任何层级。

「麦存知讯」小米正在一点点放弃初心,米粉心中的小米渐行渐远


此前,小米一直倡导扁平化管理,组织架构分为联合创始人—部门负责人—员工三层,强调组织扁平、管理极简、员工不打卡,也不设KPI。

今天的小米,不再是昨天的小米。向科层制管理模式转型,被认为是小米管理模式的大倒退,是小米已经患上“大企业病”的先兆。

(本文作者系网易新闻&网易号 “各有态度”签约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