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地方,敢進去的,出來後只餘震撼與感動

十幾歲的時候,最怕的是什麼?

過山車?鬼屋?

而在這所學校裡,18歲剛入學的新生們面臨的第一個心理上的“坎兒”,就是去人體生命科學館參觀。


有一個地方,敢進去的,出來後只餘震撼與感動


“其實當時我挺害怕的,特別恐懼。”來自新密的小姑娘餘舒婭(音)是濮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助產專業大二學生,剛上學不久老師就帶領他們去了學校的人體生命科學館參觀。

人體生命科學館裡,有各種人體標本,“是真的人體標本,好像是活的一樣。”

餘舒婭的同學,來自商丘的陳苗也說,對於一幫十幾歲的小姑娘來說,雖然知道學醫免不了要面對這些,但真正看到了,第一感覺還是“害怕”。

老師帶領他們邊參觀邊講解。

出來後,儘管心中還是有些害怕,但陳苗說,那時候的感覺,更多的則是震撼。


有一個地方,敢進去的,出來後只餘震撼與感動


“他們以後還要來很多次。”濮陽醫專人體生命科學館的負責老師說,對於學校的老師和學生,人體生命科學館還承擔著科研和教學任務,“恩格斯曾說:‘沒有解剖學就沒有醫學。’這些標本是其他教具無法替代的。”

“感悟生命的神奇和偉大。”護理系一位同學說,克服第一次參觀的恐懼心理,之後每次去人體生命科學館,她都能默默體會到這句話的深刻之處。


有一個地方,敢進去的,出來後只餘震撼與感動


在這個以“敬畏生命,重視健康”為主題,建築面積1000平方米的空間裡,設置了12個展區,如前廳文化展區、科普知識展區、胚胎髮育展區、運動系統展區、呼吸消化系統展區、泌尿生殖系統展區、感官內分泌系統展區、神經系統展區、護理展區……等。

“主要展示的是塑化整體造型標本、斷層標本、鑄型標本和正常人體九大系統標本。”人體館負責老師介紹說,目前人體生命科學館的標本共有300多件。“另外,館內也會利用電子觸摸屏、全息影像技術和多媒體演播系統等現代化科技手段詮釋人體生命奧秘。”

“現在,人體生命科學館主要用於學校科研、教學、科普需要。未來,我們會將人體生命科學館打造成一個覆蓋濮陽市的科普教育基地。”


有一個地方,敢進去的,出來後只餘震撼與感動


濮陽醫專的人體生命科學館目前已經在承擔部分中小學科普教育任務。

“無論學醫與否,我建議大家都要了解一下生命和人體科學。”

一位帶孩子來參觀的家長表示,作為一個成年人,他也是首次看到這些真實的標本,心裡也會產生恐懼,“恐懼來自不瞭解,瞭解後,只能感到震撼,也更讓自己懂得去珍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