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固执当执着

别把固执当执着


《论语・子罕》中记录了孔子关于人必须杜绝的四种弊病的言论。文中说:"子绝四,母意、毋必、毋固、毋我。意思就是不凭空揣测,不绝对肯定,不拘泥固执,不唯我独是。在这四个弊端之中,拘泥固执的危害不可谓不大。一个人过于固执决绝,就等于为自己筑了一堵墙,难以前行和发展。

别把固执当执着

有些人以为固执决绝就是一种执着,其实两者完全不同。执着是一种意志,对任何事情坚持不懈,不轻易放弃,但是它不是局限于自己的认知,它是一种前进提升的状态。而固执则是完全不听别人的意见,按照自我的意识一条路走到黑。生活中,有些人对事业、情感、生活目标等会坚持追求,在追求的同时懂得适可而止是执着,明知道不能为而为之则是固执。

执着地追求一些东西,同时知道取舍和变通,这样才能够达到目的;如果固执己见,主观地蒙敲视听,不听取他人的劝告和建议,最后往往是凄惨而归。所以说人们可以执着但于万别固执,固执就是一种错误的执着,会让生活凌乱不堪。

别把固执当执着

一般固执的人往往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人,觉得自己的决定是最正确的,其他人必须按照自己的路线来走,总想着改变别人、拯救別人,殊不知自己已经偏离轨道很久,错得无法挽回。固执的人不但容易犯错,而且还容易引导他人犯错总归是把自己和身边的人搞得鸟七八糟、狼狈不堪。但即便如此,他们仍然坚持自己的意见,觉得自己没错。

一般固执的人都很决绝,他们觉得自己的建议或思维是完美的,绝对没有一丝的错误,因此当面对选择的时候,他们往往毫不犹豫地做出决定,还十分肯定自己的选择,当别人看出弊端而提出意见时,他们会果断地舍弃,直到最后失败。

很早以前,在一个偏僻的山村里,人们都以砍柴为生。其中一个叫固生的樵夫,十分勤劳,每天总是早出晚归,总想砍的柴比別人多。固生的脾气很倔强,从来不听别人的劝告,总觉得自己做的一切都是对的。

别把固执当执着

一天,太阳已经落山了,大家都打着自己的干柴准备下山,固生还在努力地砍柴。大家在临下山之前都劝固生说:"固生回去吧,最近总有射狼出没,早点回去安全。"但是固生不搭理,只是埋头砍柴,心想:"我才不听你们的呢,哪有什么射狼,我就是要比你们砍的柴多。"

后来天黑了,固生准备下山,忽然发现草丛里有绿绿的荧光向自己围过来,他才明白真的有豺狼。于是他不顾一切地往山下跑去,砍的柴全部丢散掉了,就连柴刀也丢了。经历这件事后,固生并没有反思自己有多固执,依旧我行我素。

固生砍的柴火很多,把院子都堆满了,后来固生就把柴放在厨房里。有人看见后就劝他说:"千万别把柴放在厨房里,万一着火了就不好了。"固生却说:"放院子外面怕被人偷了,堆在厨房里烧火方便,也不会丢。"后来很多人劝他,但是他都不听,仍然把每天砍来的柴放进厨房。

后来果真着火了,而且因为厨房里柴火很多,一下子就烧到了院子里,固生的房子、粮食全部都被烧掉了,更糟糕的是相邻的几家也被烧掉了。人们纷纷指责固生,但是他不以为然,丝毫不觉得自己错了。

别把固执当执着

最后,邻居们都纷纷将新家建到了村子的另一头,再不跟固生做邻居了。

固生就是因为太过于固执,オ酿成了大祸,被大家抛弃。所以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必须舍弃固执决绝,把自己的生活状态调整好,这样才能够过得有条不紊。

固执的人不但拘泥于自己的世界里,而且还喜欢钻牛角尖,犯错后还死不承认,找各种理由推脱。但凡是固执的人生活中的烦恼必然是多之又多。他们努力抵御各种劝说和意见,盲目地坚持着自己,内心必然承受很多痛苦。而决绝的人往往还会失去很多机会,因为固执就是内心的一道障碍使人与外面的世界阻绝开来。

想要好好地生活,就不要太固执就必须学会正确地取舍。生命有限,成功需要执着,但是完全不需要固执。别把固执当执着,及时调整自己,调整生活,才能够离目标越来越近。

——————选自《所有失去的终将以另一种方式归来》(黎芫 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