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艺术频道」马克·罗斯科——因为一无所有,所以肆无忌惮

「国家艺术频道」马克·罗斯科——因为一无所有,所以肆无忌惮

「国家艺术频道」马克·罗斯科——因为一无所有,所以肆无忌惮

艺术家-马克·罗斯科Mark Rothko

马克·罗斯科(Mark Rothko),美国抽象派画家,纽约布鲁克林中央美术学院任兼职教师,1903 年生于俄罗斯的犹太家庭,十岁时移居美国,到美国仅一年,父亲就匆匆辞世。没有父亲的罗斯科,异乡的童年生活艰辛无比。到 1921 年,这个当初一句英文也不会说的孩子已经以优异的成绩从林肯中学毕业,并获得奖学金进入耶鲁大学。初到大学的罗斯科热情健谈,他热衷于阅读、听音乐,及其他种种,但从未接触过绘画。

罗斯科曾在纽约艺术学生联合学院学习,师从于马克斯·韦伯。他最初的艺术是现实主义的,后尝试过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的方法。以后,他逐渐抛弃具体的形式,于40年代末形成了自己完全抽象的色域绘画风格。

1933年,罗斯科获美国政府联邦艺术计划资助,受雇于政府,期间结识了后来成为著名抽象表现派画家的阿西尔·高尔基、德·库宁和杰克逊·波洛克。1935年成为“十人”表现主义画家团体创建者之一。

“我年轻时艺术是一条孤独的路,没有艺廊,没有收藏家,没有评论家,也没有钱。但那却是一个黄金时期,因为我们都一无所有,反而能更肆无忌惮地追求理想。今天情况不同了,这是个累赘、蠢动、消费的年代……我知道许多人身不由己地过着这种生活,迫切需要一方寂静的空间,让我们扎根、成长。我们得抱着一定能找到的希望活下去。”

—Mark Rothko马克·罗斯科


马克·罗斯科(Mark Rothko)作品:

「国家艺术频道」马克·罗斯科——因为一无所有,所以肆无忌惮

「国家艺术频道」马克·罗斯科——因为一无所有,所以肆无忌惮

Subway,1936

「国家艺术频道」马克·罗斯科——因为一无所有,所以肆无忌惮

「国家艺术频道」马克·罗斯科——因为一无所有,所以肆无忌惮

「国家艺术频道」马克·罗斯科——因为一无所有,所以肆无忌惮

「国家艺术频道」马克·罗斯科——因为一无所有,所以肆无忌惮

The Syrian Bull,1943

「国家艺术频道」马克·罗斯科——因为一无所有,所以肆无忌惮

Slow Swirl at the Edge of the Sea,1944

「国家艺术频道」马克·罗斯科——因为一无所有,所以肆无忌惮

Untitled(14B),1947

「国家艺术频道」马克·罗斯科——因为一无所有,所以肆无忌惮

Multiform,1948

「国家艺术频道」马克·罗斯科——因为一无所有,所以肆无忌惮

Untitled,1949

「国家艺术频道」马克·罗斯科——因为一无所有,所以肆无忌惮

No.19,1949

「国家艺术频道」马克·罗斯科——因为一无所有,所以肆无忌惮

Untitled,1948 (detail)

「国家艺术频道」马克·罗斯科——因为一无所有,所以肆无忌惮

No.5/No.24,1948(detail)

「国家艺术频道」马克·罗斯科——因为一无所有,所以肆无忌惮

Violet, Black, Orange, Yellow on White and Red,1949 (detail)

「国家艺术频道」马克·罗斯科——因为一无所有,所以肆无忌惮

无题 1947 年

「国家艺术频道」马克·罗斯科——因为一无所有,所以肆无忌惮

No.9 1948 年

「国家艺术频道」马克·罗斯科——因为一无所有,所以肆无忌惮

Clyfford Still,Untitled,1954

「国家艺术频道」马克·罗斯科——因为一无所有,所以肆无忌惮

妥协 1958 年

「国家艺术频道」马克·罗斯科——因为一无所有,所以肆无忌惮

「国家艺术频道」马克·罗斯科——因为一无所有,所以肆无忌惮

「国家艺术频道」马克·罗斯科——因为一无所有,所以肆无忌惮

黄色和橙色,1956

「国家艺术频道」马克·罗斯科——因为一无所有,所以肆无忌惮

No.3/No.13( Magenta,Black,Green on Orange ),1949

「国家艺术频道」马克·罗斯科——因为一无所有,所以肆无忌惮

White Center( Yellow, Pink and Lavender on Rose ),1950

「国家艺术频道」马克·罗斯科——因为一无所有,所以肆无忌惮

Orange and Yellow,1956

「国家艺术频道」马克·罗斯科——因为一无所有,所以肆无忌惮

White Over Red,1957

「国家艺术频道」马克·罗斯科——因为一无所有,所以肆无忌惮

Ochre and Red on Red,1957

「国家艺术频道」马克·罗斯科——因为一无所有,所以肆无忌惮

无题 1959 年

「国家艺术频道」马克·罗斯科——因为一无所有,所以肆无忌惮

No.14 1961 年

「国家艺术频道」马克·罗斯科——因为一无所有,所以肆无忌惮

No.3 1962 年

「国家艺术频道」马克·罗斯科——因为一无所有,所以肆无忌惮

Green On Blue,1956

「国家艺术频道」马克·罗斯科——因为一无所有,所以肆无忌惮

No.17,1957

「国家艺术频道」马克·罗斯科——因为一无所有,所以肆无忌惮

Black in Deep Red,1957

「国家艺术频道」马克·罗斯科——因为一无所有,所以肆无忌惮

Blue and Grey,1962

「国家艺术频道」马克·罗斯科——因为一无所有,所以肆无忌惮

Black on Maroon,1958(Seagram Murals)

「国家艺术频道」马克·罗斯科——因为一无所有,所以肆无忌惮

Red on Maroon,1959(Seagram Murals)

「国家艺术频道」马克·罗斯科——因为一无所有,所以肆无忌惮

Untitled,1958(Seagram Murals)

「国家艺术频道」马克·罗斯科——因为一无所有,所以肆无忌惮

Untitled,1958(Seagram Murals)

「国家艺术频道」马克·罗斯科——因为一无所有,所以肆无忌惮

Four Darks in Red,1958

「国家艺术频道」马克·罗斯科——因为一无所有,所以肆无忌惮

No.5,1964

「国家艺术频道」马克·罗斯科——因为一无所有,所以肆无忌惮

No.7,1964

「国家艺术频道」马克·罗斯科——因为一无所有,所以肆无忌惮

Untitled,1969

「国家艺术频道」马克·罗斯科——因为一无所有,所以肆无忌惮

无题 1969 年

「国家艺术频道」马克·罗斯科——因为一无所有,所以肆无忌惮

No.4,1964,in Rothko Chapal

「国家艺术频道」马克·罗斯科——因为一无所有,所以肆无忌惮

Untitled 1970


马克·罗斯科(Mark Rothko)语录:

“一旦色彩超出颜料的可能性,它就会展现一个人的行为世界,涉及特定的时间、特定的事件,以及他是如何审视时间和事件的。我的色彩是一种经验性的色彩,它和某天的光线有关,和整个人的精神状态有关。”

“一群人观看一幅画是一种亵渎,我相信一幅画只能单独和一个不同寻常的人直接交流,那个人恰好和那幅画、那个画家处于一个频道。”

“我只对如何表现人类最基本的情感感兴趣,悲剧的、狂喜的、毁灭的等等。一些人在我的画前大哭,说明我的确表达出了这种感情。”

“作品的悲剧性主题经常萦绕在我的脑海里。我不太能说得上来,因为那里没有太过确切的东西。”

“当我创作的时候,一种悲剧性的感觉时常伴随着我。”

“通过形体本身来挣脱控制,仿佛在命运中摆脱命运,这种情绪化的抽象艺术形式,让画作全身心的投入灵魂深处,唤起人类潜藏的热情、恐惧、悲哀以及对永恒和神秘的追求,也正是艺术永恒而充满悲剧性的精神所在。”

“成为一名画家,是因为我希望能够给绘画赋予,音乐和诗歌般的痛感。”

“现代人的内心体验没有离开从古至今的传统,要表现精神的内涵需要追溯到希腊的文化传统中去,尤其是希腊文明中的悲剧意识,这是最深刻的西方文化之源。”

" 最有意思的是,一幅画比任何东西都能看到的多。"

有些评论家就看不惯这种做法,说什么罗斯科用大尺寸的画板是为了弥补自己画作本身元素的不足,面对这样的批评和质疑,罗斯科这样回应道:

" 这不是你们能评论的好嘛,我意识到,历史上的一些大画作描绘的都是非常宏伟、华丽的事物,而我画大尺寸的画是因为想要让画本身和观者更加亲密,更加人性化,你就能身处画作之中,而不是你站在外面看一个小画框。"

「国家艺术频道」马克·罗斯科——因为一无所有,所以肆无忌惮

马克·罗斯科

「国家艺术频道」马克·罗斯科——因为一无所有,所以肆无忌惮

马克罗斯科和他的作品

罗斯科的抽象画全创作于人生最后二十年,他将绘画减化至体积、色调与色彩,尺幅巨大。后期画作(1958年以后) 由大红、大橙、大蓝、大绿等斑斓色彩,转而使用深红、褐紫红、啡和黑色等较深沉的颜色,色调更加阴暗,越发显得沉重、压抑。仿佛淹没在日益加深的痛苦之中。甚至可以嗅到悲剧与死亡的气息。如同他最终暗淡的画面,那种与悲剧意识完全吻合的形式,是生命与意志不可再简的形式。

“你们这帮评论家懂个屁。”

——马克·罗斯科(Mark Rothko)


「国家艺术频道」马克·罗斯科——因为一无所有,所以肆无忌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