劃重點!解讀政府工作報告中的市場監管工作

劃重點!解讀政府工作報告中的市場監管工作:點擊"

中國質量新聞網"↑免費訂閱哦

3月5日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代表國務院

向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作政府工作報告

划重点!解读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市场监管工作

質量君為您第一時間解讀

政府工作報告中的

涉及市場監管工作的重點

划重点!解读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市场监管工作划重点!解读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市场监管工作

2018成績單

01

1

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

GDP增長6.6%,總量突破90萬億;新增就業1361萬人。

2

經濟結構不斷優化

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下降3.1%;質量和效益明顯提升。

3

發展新動能快速成長

日均新設企業超過1.8萬戶,市場主體超過1億戶。

4

改革開放取得新突破

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全面實行,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力度加大,營商環境國際排名大幅上升。

5

三大攻堅戰開局良好

金融運行總體平穩;農村貧困人口減少1386萬;PM2.5濃度繼續下降。

6

人民生活水平持續改善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6.5%;個人所得稅設立6項專項附加扣除。

2018,這些市場監管工作卓有成效

02

  • 取消一批行政許可事項

  • “證照分離”改革在全國推開

  • 企業開辦時間大幅壓縮

  • 工業生產許可證種類壓減三分之一

  • “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全面實施

  • 深化“互聯網+政務”服務

  • 加快新藥審評審批改革

  • 加強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嚴厲查處長春長生公司等問題疫苗案件

面臨的問題和挑戰

03

  • 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消費增速減慢,有效投資增長乏力。

  • 營商環境與市場主體期待還有差距。

  • 在教育、醫療、養老、住房、食品藥品安全、收入分配等方面,群眾還有不少不滿意的地方。

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要求和政策取向

04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關鍵之年。做好政府工作,要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推動高質量發展,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深化市場化改革、擴大高水平開放,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繼續打好三大攻堅戰,著力激發微觀主體活力,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工作,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進一步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提振市場信心,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大局穩定,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打下決定性基礎,以優異成績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

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

05

  • 國內生產總值增長6%-6.5%;

  • 城鎮新增就業1100萬人以上,城鎮調查失業率5.5%左右,城鎮登記失業率4.5%以內;

  • 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

  • 國際收支基本平衡,進出口穩中提質;宏觀槓桿率基本穩定,金融財政風險有效防控;

  • 農村貧困人口減少1000萬以上,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

  • 生態環境進一步改善,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下降3%左右,主要汙染物排放量繼續下降。

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係

06

只要市場主體有活力,就能增強內生髮展動力、頂住經濟下行壓力。

要大力推進改革開放,加快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放寬市場準入,加強公正監管,打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讓各類市場主體更加活躍。

從根本上說,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源於億萬人民積極性的發揮。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切實保障基本民生,推動解決重點民生問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讓人民過上好日子。

中國人民勤勞智慧,具有無限的創新創造潛能,只要充分釋放出來,中國的發展就一定會有更為廣闊空間。

以簡審批優服務便利投資興業

07

  • 市場配置資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要進一步縮減市場準入負面清單,推動“非禁即入”普遍落實。

  • 政府要堅決把不該管的事項交給市場,最大限度減少對資源的直接配置,審批事項應減盡減,確需審批的要簡化流程和環節,讓企業多用時間跑市場、少費功夫跑審批。

  • 今年,要對所有涉企經營許可事項實行“證照分離”改革,使企業更便捷拿到營業執照並儘快正常運營,堅決克服“准入不準營”的現象;在全國推開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使全流程審批時間大幅縮短。

  • 推行網上審批和服務,加快實現一網通辦、異地可辦,使更多事項不見面辦理,確需到現場辦的要“一窗受理、限時辦結”“最多跑一次”。

  • 持續開展“減證便民”改革行動,不能讓繁瑣證明來回折騰企業和群眾。

  • 建立政務服務“好差評”制度,服務績效由企業和群眾來評判。政府部門做好服務是本分,服務不好是失職。

以公正監管促進公平競爭

08

  • 公平競爭是市場經濟的核心,公正監管是公平競爭的保障。改革完善公平競爭審查和公正監管制度,加快清理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政簡易從。

  • 規則越簡約透明,監管越有力有效。國家層面重在制定統一的監管規則和標準,地方政府要把主要力量放在公正監管上。推進“雙隨機、一公開”跨部門聯合監管,推行信用監管和“互聯網+監管”改革,優化環保、消防、稅務、市場監管等執法方式,對違法者依法嚴懲、對守法者無事不擾。

  • 深化綜合行政執法改革,清理規範行政處罰事項,堅決治理多頭檢查、重複檢查。對監管者也要強監管、立規矩,決不允許搞選擇性執法、任性執法,決不允許刁難企業和群眾。依法打擊製售假冒偽劣商品等違法行為,讓違法者付出付不起的代價。用公正監管管出公平、管出效率、管出活力。

  • 以改革推動降低涉企收費。深化電力市場化改革,清理電價附加收費,降低製造業用電成本,一般工商業平均電價再降低10%。深化收費公路制度改革,推動降低過路過橋費用,治理對客貨運車輛不合理審批和亂收費、亂罰款。兩年內基本取消全國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實現不停車快捷收費,減少擁堵、便利群眾。取消或降低一批鐵路、港口收費。專項治理中介服務收費。繼續清理規範行政事業性收費。加快收費清單“一張網”建設,讓收費公開透明,讓亂收費無處藏身。

推動傳統產業改造提升

09

  • 圍繞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強化工業基礎和技術創新能力,促進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加快建設製造強國。打造工業互聯網平臺,拓展“智能+”,為製造業轉型升級賦能。

  • 支持企業加快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將固定資產加速折舊優惠政策擴大至全部製造業領域。

  • 強化質量基礎支撐,推動標準與國際先進水平對接,提升產品和服務品質,讓更多國內外用戶選擇中國製造、中國服務。

提升科技支撐能力

10

加大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支持力度,強化原始創新,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健全以企業為主體的產學研一體化創新機制。擴大國際創新合作。全面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健全知識產權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促進發明創造和轉化運用。

深化重點領域改革,加快完善市場機制

11

聚焦突出矛盾和關鍵環節,推動相關改革深化,健全與高質量發展相適應的體制機制,把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充分釋放出來。

下大氣力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堅持“兩個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按照競爭中性原則,在要素獲取、准入許可、經營運行、政府採購和招投標等方面,對各類所有制企業平等對待。

保障基本醫療衛生服務

12

藥品疫苗攸關生命安全,必須強化全程監管,對違法者要嚴懲不貸,對失職瀆職者要嚴肅查辦,堅決守住人民群眾生命健康的防線。

划重点!解读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市场监管工作

本期主編:彭 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