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這些歷史,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兒

人類至少在100萬年前生活在中國廣闊的地區。在重慶發現的巫山人生活在大約200萬年前,在雲南發現的元謀人生活在大約170萬年前。中國原始人類分為三個時期,從元謀人、藍田人等猿人,到馬壩人、定村人等古人類,再到山頂洞人、資陽人等新人類。

中國的這些歷史,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兒

原始人類

考古發現表明,中國的水稻種植可以追溯到一萬多年前,當時人們的生活方式超出了今天普通人的想象。中華文明是從仰韶文化、龍山文化為代表的萌芽階段發展起來的,在夏、商、周時期經歷了較為複雜的社會發展時期,逐漸形成了一個高度發達的階級社會。然後,兩千多年來,從秦漢到清朝,中國是一個經歷了許多起起落落的專制社會。

中國的這些歷史,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兒

水稻

黃帝和炎帝時期被認為是中國歷史的開端,夏被視為中國形成的第一個王朝。人們說中國有5000年的歷史。把司馬遷的《史記》作為證據。但是《史記》記載中,黃帝、炎帝甚至堯、舜、禹的統治時期都被認為是古代的歷史傳說。即使是夏朝的成文史料也很少,因此對於全面研究夏代的歷史來說,幾乎沒有足夠的資料。這就是為什麼中外一些歷史學家懷疑中國文明史可以追溯到五千年前。有些人甚至懷疑夏朝的存在。

中國的這些歷史,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兒

黃河岸邊炎黃二帝像

100年前,在殷墟遺址的宮殿和皇家祠堂區,人們發現了這些有3000年曆史的成熟漢字標本。這一時期所發現的文字都刻在獸骨或龜殼上,被稱為“甲骨”。甲骨文字的發現表明,早在幾千年前的商代,中國就已經形成了相當成熟的文字體系。

中國的這些歷史,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兒

甲骨文

目前已發現約4500個甲骨文字,其中約1500個已被識別。甲骨文字加上不同民族在不同時期發展起來的文字,構成了文字的多樣性,形成了中華民族悠久歷史和燦爛文明的基因。

城市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書面語言和冶金產品,被稱為“三個文明”的元素。

文明的第一要素是城市。中國已經發現了相當多的古代城市遺址,包括至少可以追溯到仰韶文化晚期的大城市。西山古城遺址和城頭山古城遺址被認為至少有6000年的歷史。在龍山文化晚期,人們發現了更多的古城遺址,分佈在更廣闊的地區。

中國的這些歷史,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兒

二里頭遺址

文明的第二個要素是書面語言。在中國發現的最古老的文字是刻在龜殼和動物骨頭上的甲骨文,或者是鑄在青銅器上的金文。商代以前的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尤其是大汶口文化和良渚文化,陶器上的符號,一般被認為是與文字密切相關的。

中國的這些歷史,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兒

仰韶文化陶器上的圖案

文明的第三種元素是冶金。陝西出土的半圓形銅板是中國迄今發現的最古老的金屬製品。在甘肅發現的青銅小刀,距今約公元前3000年左右,這是中國出土的最古老的青銅器。

中國的這些歷史,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兒

寶雞博物館館藏

四個古代人類文明都是在主要河流的流域中進化而來的。然而,這些古老的文明,除了中華文明,其文化都曾多次中斷。

雖然中華文明沒有早於其他三個文明出現,但它是四個文明中唯一不間斷的文明。中華傳統文化在歷史上歷經磨難,不斷髮展。中華民族有著共同的文化根源、共同的民族背景、共同的文字,這些都是中華文明的根基,中華文明源遠流長,是人類歷史上的獨特現象。

中華民族的祖先自中華文明誕生以來,就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繁衍生息。今天生活在中國的人,是中國古代文明創造者的後代,中國人按照自己的邏輯繼承和發展著中華文明。中華文明在發展過程中表現出高度的凝聚力,這種凝聚力在不斷吸收新的文化元素和成長的同時,防止了分崩離析和分支的形成。

中國的這些歷史,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