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一组老照片,带你穿越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果然今非昔比!


图为市西路商业步行街。90年代的贵阳市西路,是小商品的集散地,图中一条横幅吸人眼球,上面写道:“市西商业街,浙江人的家,四川人的屋,贵州人的根。”看来,90年代的浙江小商品在贵州颇受欢迎,吸引不少四川人前来就业。

图为贵阳河滨电影院。80年代,几个老人远远的坐在河滨电影院门口,似乎在做小生意闲暇之余,聊聊家常。旁边一个打扮时尚的中年妇女向她们走来,正前方来来往往的人群,构成一幅众生动图。

图为贵阳街道。80年代,贵阳市街面上桑塔纳成为主流,主要交通车俩以面包车、小货车居多,低矮的民房错落有致矗立在街道两旁,三三俩俩的自行车从街道上驶过。看得出经济的发展还是比较缓慢。

图为贵阳农民工。90年代,贵阳某条街道正在抢修,那时候施工工艺落实,没有如今的大型挖掘机械和运载设备,工人们只好用背篼,慢慢的背土,现场的秩序井然,也让人感慨施工组织很细致。

图为书画商店。80年代,贵阳一个书画店门口,摆放着稀稀落落的书画,店门口一个身穿白色格子外衣的小男孩,抬头望着来人,其二分头的发型尤其令人注意,反映出80年代的潮流。

图为街头小摊。80年代,贵阳街头一小摊贩正在烤串串,小摊周围人流过往密集,跟今天的不同的是,那时候在白天的街面就能吃上热腾腾的小烧烤,今天只有在夜市或者店面里才能吃到。

图为路边的补衣小商贩。80年代,三个补衣小商贩坐在路边,缝补衣物,各自低着头,似乎在忙的不亦乐乎,摊前的行人驻足观望,好像是生意不好做的样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