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看點:大數據賦能 京品家電如何看透你的心

購物狂歡節又快到了。一年一度的萬眾“剁手”節日裡,其實隱藏著科技發展、消費升級的大秘密。回顧以往不難看出,許多技術都在這裡得到了錘鍊。藉助節日的力量,電商平臺也逐漸走到了舞臺中央,拉開了無界零售的序幕。

大數據這個詞兒已經紅火過一陣子了,可是當大數據遇上了家電,能迸發出怎樣的能量呢?今年11·11即將來臨之際,京東家電正式上線了一個人們從來沒有見過、世界上前所未有的新電商“物種”,即以大數據賦能、以深度個性化定製為亮點的京品家電。在京東家電“11.11全球好物節”活動期間,將有超過100個家電品牌和超過1000款優質專供商品加入“京品家電”。

家電觀察人士分析認為,京品家電極有可能成為繼京東家電平臺之後,又一項顛覆傳統家電產業鏈的“核武器”。

大數據+定製 京品家電含著金鑰匙誕生

消費升級在當前社會並不是秘密。一方面我國經濟正在邁上新臺階,人民群眾從低級的滿足生活基本需求中擺脫出來,對商品品質、適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讓之前傳統產業鏈公認為不可能的情形變成了現實。

10月19日舉辦的“2018京東全球好物節”發佈會上,京品家電就曾經作為為消費者打造高質量消費盛宴的秘密武器出現。11·11全球好物節期間,京品家電就將扛起高質量消費的大旗,從前端好物推薦、中端優質體驗到後端完善服務,帶給消費者極具衝擊力的改變。

京品家電,正是為了滿足消費者更高層次需求、被黑科技賦能的新物種。說它含著金鑰匙出生一點也不為過。據工信部賽迪研究院《2018上半年家電網購分析報告》顯示,京東作為家電網購市場佔比超六成的渠道商。值得注意的是,京東家電已經連續數年榮獲這一殊榮。

在此基礎上,京東家電多年來積攢的大數據,其價值要遠遠高於任何一把金鑰匙。京品家電,正是通過AI算法和京東家電多年積累下的大數據進行集成,對於消費者家電購買喜好、頁面瀏覽、停留時間、購買記錄等信息進行抓取,進而以這些信息為基礎導向,集合消費者最為看重的部分,推出的集精緻、定製、品質為一體的優質家電產品。

這樣的家電,是京東與廠家深度合作,由廠家直接供貨而來。這種模式顛覆之處就在於,家電產業鏈從傳統的廠家掌握生產資料、生產商品——渠道商進行售賣——消費者購買,轉變成了類似於半導體市場的Fabless——OEM模式。

這種模式的好處是,京東家電掌握著產品的核心技術,即消費習慣及大數據,廠商負責根據設計標準、要求,提供品質過硬的商品即可。當生產資料和售賣服務掌握在同一家企業手中時,京東家電就有了更大的讓利空間,換句話說,大數據賦能的京品家電讓商品從根本上實現了物美價廉,並且讓全產業鏈整個環節都產生了價值。

試錯成本決定商品成敗

在千禧一代登上社會舞臺後,消費需求也正在悄然發生轉變。從能用到好用,從好用到美觀、品質高,市場對於個性化、定製化的需求愈發強烈。

如果觀察一款商品、一家企業的成敗,其重要衡量標準之一就是試錯成本,電商平臺、企業尤其如是。

何謂試錯成本?在消費行為當中,消費者對買到質量不佳、退換貨流程漫長等問題存在天然恐懼,需要品牌的力量進行滅除——即選擇某個品牌,不會錯。電商平臺本質上也屬於品牌的一種,同樣面臨著試錯成本的考驗。

如何獲得消費者信任、掌握商品品質,成了無界零售時代成王敗寇的基石。京品家電的誕生,不但標誌著家電業生產邏輯的轉變,同樣意味著京東家電在降低試錯成本上走上了一條新路。

眾所周知,京東家電起家於服務二字。京東的物流、服務獲得了消費者的信任。京品家電則在生產鏈前端解決了這個問題。

京品家電是由大數據賦能,AI算法加持的高科技家電品種,它可以滿足儘可能廣泛的消費者潛在需求,這也就意味著,當消費者在挑選商品而眼花繚亂、不得不被迫學習相關知識時,京品家電提供了一條截然不同的出路。

以液晶電視為例,尺寸、分辨率、屏幕面板決定了產品的質量,如果消費者對電視沒有特殊需求,完全可以選擇京品家電從廠家直接定製的產品:它符合最廣大消費者對電視的需求、大數據購買+京東倉儲物流降低了商品成本。可以說,京品家電就是消費者永遠不會錯的選擇。

京品家電模式或成消費主流

京東平臺、高科技加成、符合時代要求,京品家電從誕生之日起,它的成功其實可以預料到。

最關鍵的時,作為家電行業的‘新物種’,京品家電這種為消費者因需定產、能‘想你所想’的獨家專供商品,或許將成為未來家電消費的主流模式。

京品家電是基於瀏覽、搜索、評論等億級數據進行挖掘、分析、建模而來的,所有的產品也是由品牌直接供貨給京東平臺,而且,京品家電還有京東核心招牌:物流與服務作為保障,必然成為廠商關注的焦點。

因為這種模式更精確地找到了消費者,相當於甩去了產業鏈上多餘的“脂肪”,在京東海量數據信息的融匯貫通下,廠商也可以反過來定位到最適合市場的產品、消費者最亟待突破的科技。

因此,有分析人士認為,家電產業將來或許將不再統一生產大批量、同一型號的產品,轉向深度定製、數據分析而來的精準消費者。這樣,家電廠商也可以尋找到新的增長點和突破口。

本文來源 http://bj.news.163.com/18/1024/10/DUSJTC9J043897TC.htm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