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商用攻堅戰,逼仄競場下的縱向跨越

鎏雲物聯

如果說全民直播激發的是大眾喧囂背景下的娛樂消費與隱私窺探;如果說共享單車承載的是一場資本較量的賭局盛宴和短距出行的復古運動;如果說人工智能開啟的是科技時代人類想象力的無限延伸與社會秩序分工的二次調配;那麼面對未來即將到來的5G時代,更高速率、更大容量、更低時延的通訊技術又將改寫人類的哪些命運?

5G商用攻堅戰,逼仄競場下的縱向跨越

當前,5G的熱度,已經遠遠超過了信息通信領域的範疇,作為未來10年信息通迅業的戰略制高點,世界各國都在不遺餘力地推動5G技術的發展。從1G到4G,我國更是經歷了從無到有與世界先進水平齊頭並進的發展過程,並在5G技術、標準制定、頻譜規劃等方面佔據世界一席之位,從概念化的參與研發到5G真正的落地實施階段,未來5G必將迎來大爆發。

5G頻譜下的勢力爭霸賽

當5G頻譜的“C位”之爭甚囂至上時,註定這不是一場你方唱罷我方登場的爭奪賽,國內三家運營商的強強聯合或是一超多強的火熱爭霸的消息頻頻不脛而走,足以可見頻譜資源價值的舉足輕重性。

5G商用攻堅戰,逼仄競場下的縱向跨越

(三大運營商頻譜資源分配 圖片來源百度)

作為移動通信的載,無線頻譜並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而且頻譜也因位置的不同也會表現出巨大的差異。根據ITU的預測,到2020年全球移動互聯網的數據流量將會增長44倍,與之對應的是需要至少1340MHz頻譜,現在的可用頻譜與之相比缺口在500MHz以上。如果邁入5G時代,那麼頻譜資源的缺口將會進一步擴大,為此全球運營商都在尋找新的頻譜資源,類似3.5GHz這樣資源豐富(共400MHz頻譜)、分佈連續的優質頻譜,自然會成為國內三家運營商激烈爭奪的重點資源。

為什麼3.5GHz頻段對5G如此重要?

首先,3.5GHz一般是指3.3GHz~3.9GHz範圍的頻譜,總共600MHz,頻譜的範圍十分廣泛。國際組織最早將該頻段用於C波段衛星通信,主要用途包括電視節目信息傳輸、抗震救災等,正是因為用於衛星通信,所以該波段帶寬很寬,資源稀缺且寶貴,而且3.5GHz的產業成熟度比較高。不久前,我國中興率先在SA模式下完成了對3.5GHz頻段資源的測試,包括連續廣域覆蓋、熱點高容量(低頻)、熱點高容量(高頻)、低時延高可靠、低功耗大連接、兩個混合場景等七大場景的測試,並充分驗證了3.5GHz頻段5G獨立組網模式的網絡性能的優質性。因此,在加速5G技術商用的過程中,誰擁有了5G頻譜的優質頻段資源就等同於誰搶先了市場的第一步。

5G商用場景的行業變革

當5G 憑藉其低延時、高速率、高容量的特點,能夠滿足人們對網絡連接超大流量、超多設備連接數、超高移動性的需求,試想一下將會給我國行業帶來怎樣的變革?

從目前行業發展的態勢來說,預估未來可能在以下幾個行業帶來最為明顯的變化:

一,從車聯網到無人駕駛領域;針對自動駕駛最常見的應用場景例如緊急剎車,都需要瞬間進行大量的數據處理並並及時做出決策,這些都需要依賴5G的大寬帶、超高連接數、高可靠性和高精確度等超強能力來共同完成。

5G商用攻堅戰,逼仄競場下的縱向跨越

二,大視頻驅動流量的繼續爆發;4G帶動了直播和短視頻行業的發展,那麼面臨即將到來的5G時代,秒速超高清的視頻將會對現有的娛樂消費方式進行新一輪的洗牌,現有的4K超清業務需要50Mbit/s的穩定帶寬,平均40 Mbit/s的4G網絡已無法滿足。而8K(3D)視頻經過百倍壓縮之後傳輸速率仍需要大約 1Gbps,都需要5 G技術作為支撐,驅動整個視頻行業從硬件到軟件再到雲端的全產業鏈的發展。

5G商用攻堅戰,逼仄競場下的縱向跨越

三,VR、AR,泛娛樂與工業化的全面發展;以虛擬現實技術來說,完美的用戶體驗需要網絡時延低於20m/s才能有效緩解眩暈感;虛擬導航將通過超高速數據用戶體驗實時訪問城市街道及大型場景建築地圖數據庫;移動遠程醫療的用戶可以根據 5G 低延時、高速特性在沒有醫療室高速行駛的列車上通過視頻通信獲取遠端醫生的協助,及時運用人工智能手段解決用戶醫療難題。而5G所具備毫秒級的端到端時延的特性都可以很好的滿足這些行業對於數據傳輸的要求。

5G商用攻堅戰,逼仄競場下的縱向跨越

5G技術架構的縱向跨越

從運營商的頻譜之爭再到5G技術帶動行業應用場景的變革,我們從初期研發到後期落地與應用,憑藉超快的發展速度、超高的技術標準與國際通信發展水平接軌,發展成為第一梯隊,這其中所要攻克的技術難點與壁壘,可想而知的艱難,對我們考驗又體現在哪裡?

在理想情況下,5G的傳輸速率可達到1GB/s,比目前的4G至少快十倍以上,這就意味著5G需要更高的頻率、更大的快帶,達到更快的速度,這其中涉及到關鍵技術主要分為覆蓋增強技術、頻效提升技術、頻譜擴展技術、能效提升技術四個類別,需要重點克服的難點有三:

一是關鍵核心技術缺失,國外射頻芯片和器件技術的成熟,尤其是面向高頻應用的BAW和FBAR 濾波器,我國BAW和FBAR專利儲備十分薄弱,自主研發面臨諸多壁壘;二是缺乏成熟的商用工藝支撐,整體落後世界領先水平,像砷化鎵、氮化鎵等化合物半導體代工市場主要集中在我國臺灣地區,鍺硅和絕緣硅材料工藝方面主要被格羅方德、TowerJazz等大廠掌控;三是產業鏈上下游協同性不夠,當前我國面向5G,國內芯片缺乏與軟件、整機設備、系統應用、測試儀器儀表等產業生態環節的緊密互動。所以對我國來說,5G的全面普及還有很長的路需要走。

未來,5G不僅代表著新一代移動技術、更是一種全新網絡,它將重新定義廣泛的行業,為不同維度的技術提供統一的連接架構,讓萬物進行互聯。

公司簡介 :深圳鎏信科技有限公司是國內領先的物聯網智慧連接技術服務商,專注於通信、網絡、安全技術的研發與PaaS服務的提供,憑藉著設備實時互聯、智能化管理、預測性運維和安全態勢智能感知的技術引領國內IoT雲生態,實現了海量設備在不同應用場景的業務需求,有效地降低了客戶連接成本,提升了服務連接效率,使物聯網終端連接更容易、業務更智能、體驗更流暢、數據更安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