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的這個部位不要亂吃,興義一市民誤食致多器官衰竭!

春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這天,家家戶戶都準備大魚大肉,歡歡喜喜過大年。可對於家住興義的周某來說,因為誤食了草魚膽,不慎中毒,在興義市人民醫院度過了一個驚心動魄的新年。

魚的這個部位不要亂吃,興義一市民誤食致多器官衰竭!

2019年2月4日17:00左右,周某吃年夜飯的時候誤吃一隻草魚膽,半小時後周某感到腹痛,並伴有噁心、嘔吐。凌晨00:00左右急送至興義市人民醫院就診,醫務人員立即對周某進行洗胃,在血常規、凝血等相關檢查後診斷為“急性魚膽中毒”。因為魚膽中毒若不及時搶救,死亡率極高,患者因病情危重,同時併發多器官功能障礙,甚至衰竭,全科醫療科請重症醫學科會診後迅速轉入重症醫學科,經科室討論後採取血液灌流聯合連續性腎臟替代治療方案。周某在隨後的六天裡肝功能迅速恢復正常,為腎功能的恢復贏得時間,生命體徵穩定,與死神擦肩而過。

魚的這個部位不要亂吃,興義一市民誤食致多器官衰竭!

據悉,魚膽為鯉科動物魚之膽囊,性寒、味苦,歸肝、膽經,是治療咽喉腫痛、支氣管炎、眼科疾病、高血壓等疾病的偏方,但魚膽中含有巨毒的膽汁毒素,不論生吞、煮熟或泡酒,有毒成分都不會被破壞。魚膽的藥物作用,是在與其他藥材混合後外用才能起效,而不能內服。如果內服,2-7小時內,中毒者一般會出現腹痛、上吐下瀉等胃腸道不適症狀,部分患者有頭痛、低熱、嗜睡、四肢發麻,嚴重時會抽搐,甚至昏迷。然後會出現急性腎功能衰竭和肝功能等損害,重者會造成急性腎功能衰竭而死亡。

魚的這個部位不要亂吃,興義一市民誤食致多器官衰竭!

總之,魚膽有毒,食用魚膽易中毒!魚膽中毒重在預防,所以,對於魚膽引起的急性中毒事件,最好的預防方法還是避之不及,即不要吃魚膽。人們要從根本上改變魚膽能治病的觀念,儘量不要生吞或者食用魚膽,更不要以為魚膽可以治病而食用魚膽,要用科學的態度對待疾病的治療,不可人云亦云,輕信民間偏方。

此次成功搶救危重患者的生命,得益於興義市人民醫院綠色通道快速高效的應急搶救機制以及重症醫學科、全科醫療科、腎病風溼科等醫師團隊完美的多學科協作,我們為這樣兵強將勇的團隊點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