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盤好棋敗的這麼快,為什麼繼任君王守土難

 闔閭面臨權勢急劇下降的焦慮,稱霸的慾念更強。伍子胥和伯嚭都反對征討越國,因為吳國的主要敵手是楚國,越國不過是癬疥之患,不值得過分擔憂。這兩位明爭暗鬥的政敵,在這件事情上卻有著共識——即只需在邊境上加強防衛,以防範越國勢力向北發展。

闔閭執意要在他有生之年,徹底解決與越國之間的問題。當他聽說越王允常去世,嗣子勾踐積極發展國力時,認為是伐吳良機,乃決定御駕親征。他為了給予勾踐致命的一擊,打算由陸路直接從北向南,攻打越國。

一盤好棋敗的這麼快,為什麼繼任君王守土難

公元前496年,越國老王允常去世。允常極富野心,個性審慎圓滑,由與楚聯盟,取得大量物資和軍事技術的援助,使越國國力獲得跳躍式成長。他不希望與吳國有太多的敵對和仇恨,所以在軍事行動上是能免則免,能避則避,因此,吳越兩國之間一直未有太大的衝突。

孫武長征楚國時,允常在後方的牽制行動也僅僅是虛晃幾招而已。允常十分清楚自己的實力,而不願過分捲入國際紛爭中。繼任王位的勾踐則大不相同,二十出頭 的年輕領主,膽大、勇猛、自信心十足,為了讓越國脫離傳統、落後、不發達小國的形象,準備大刀闊斧地徹底改革,領導越國登上國際舞臺。他向楚國尋求更多的 人才和技術援助,這也是文種、范蠡會進入越國的主要原因。

一盤好棋敗的這麼快,為什麼繼任君王守土難

越國京城原位於會稽山南麓的越城,這個地方易守難攻,作為小國的國都頗為適合,但同時也限制了本身的發展。越城交通困難、地勢險要,使得越王室被自己封鎖在自己的宮殿中,而無力整合轄區內各部落的力量。

勾踐認為要和吳國長期抗爭,最重要的就是使國力能很快地富強起來。楚國是大國,又是盟主,吸收其先進技術,以發展生產力,促進經濟繁榮,是越國當前的國家大政策,因此,他決定走出山區,以沿海平原為基地。

一盤好棋敗的這麼快,為什麼繼任君王守土難

這位企圖心旺盛的領主,即位以後的第一件大事,便是《越絕書》上記載的“徙沿山北,引屬東海。”他將京城由會稽山南麓丘陵地帶,遷移到山北的平原,也就是將對吳國的政策由守轉攻,準備全力加速越國發展,大力投入到國際社會的角色扮演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