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房企為了去庫存,很有可能實現消費者最期待的願望!

根據易居研究院數據顯示,截止2018年底,全國百城新建商品住宅總量為45734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6%,市場難以在短時間內消化,房企必須採取對應措施去庫存。

11月19日,山西政府發佈文件——《關於健全完善住房保障和供應體系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的意見》,為去庫存拉開了帷幕!隨後為了應對庫存壓力,多地調整了房地產相關政策,暫停搖號、取消限購成為去庫存的主要手段。

但各種限制的取消並沒有激起太大的浪花,群眾的購房熱情依舊不冷不淡,不少地方甚至開始發佈鼓勵政策,希望能調動群眾熱情。

現在市場關心的是,地方還有什麼政策和手段可以促進房市繼續繁榮發展。對此中信證券認為,刺激消費是化解庫存的根本之道,雖然政策驅動下房市確實出現熱銷,但沒有"恐慌性購房",想要保證房市的平穩發展,還需繼續出臺相關政策,促進消費。

穩定房市發展有多種方式,以下幾點是主要手段!

多家房企為了去庫存,很有可能實現消費者最期待的願望!

1.住房保障貨幣化和回購商品房當保障房。

政府回購商品房當保障房對消化庫存,穩定房市發展有著重要作用。

房市經過幾十年的高速發展已經趨於穩定,有剛性需求同時有購房能力的人或家庭已經購買過商品房,房價之所以能持續上漲是因為炒房客和資本運作帶來的房市泡沫。近年來,隨著市場調控和各地政策的出臺,很大程度上打擊了炒房行為,穩定了房價,但也因此原因,限制了房市發展。

現在房市庫存較大並不是因為供過於求,而是因為房價不是一般人能承擔起的,這時國家所分配的保障房便成為中低收入人群的目標。保障房一般分為廉租住房、經濟適用住房、政策性租賃住房、定向安置房,由於較低的租金和價格,保障房成為大家爭相搶購的對象。這也是導致保障房供不應求的重要因素之一。

商品房由於庫存較多,保障房供不應求,如果政府能回購商品房當保障房,不僅可以解決房市庫存壓力還可以解決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壓力!住建部也出臺了相關政策——《關於加快培育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指導意見》,該文件的主要內容是鼓勵開發商售轉租、地方回購商品房。

多家房企為了去庫存,很有可能實現消費者最期待的願望!

2. 緩解樓市庫存,差別化住房信貸不得不提

差別化住房信貸是對購買首套住房,且住房面積在90平方米以上的家庭。對於第一次購房人群,首付比例最低限度是30%;對於第二次購房人群及家庭,貸款首付比例將提高到50%以上,貸款利率不得低於基準利率的1.1倍;如果是第三次購房,不管是首付比例還是貸款利率都會在原有基礎上進行大幅度提高!

差異化信貸讓購買第二套房的門檻變得更高,從而限制炒房的行為,讓中低層階級的第一套房更容易貸款,享受更低的利率是差異化信貸緩解樓市庫存的手段。

但差異化信貸存在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就是,儘管對買房困難人群降低的利率,但不菲的首付已經將眾多有意向的購房人群拒之門外。

多家房企為了去庫存,很有可能實現消費者最期待的願望!

3.最低首付仍然有下調空間

緊接著上一點,差異化住房信貸確實可以刺激部分消費者進行消費,但重點是這個群體由於收入限制,還沒有足夠的能力一次性付清30%的首付。所以下調首付比例是差異化信貸調控的前提,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源上解決低收入群體購房需求,從而減少樓市庫存。

但低首付的調整還需謹慎,因為如果下調幅度過大,會給銀行帶來潛在風險,而這個幅度還需要金融人員細究!

多家房企為了去庫存,很有可能實現消費者最期待的願望!

4.控制土地供給,尤其是三四線城市的土地供給,是從根源上解決樓市庫存

首先,房價和土地的關係非常微妙,除了貨幣、政策和供需關係等原因,土地價格也是促進房價上漲的一重要因素。如果土地價格可以降低,在庫存壓力下,房價也有可能出現小幅度下跌,從而刺激消費。

其次降低土地供應量進一步減少的話,新建商品房數量也會跟著有所下降,新建商品房供給不足,庫存自然會迴歸到正常存量!

多家房企為了去庫存,很有可能實現消費者最期待的願望!

2018年多家房企負債前行,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庫存過多造成,2019上半年去庫存回籠資金,應該是各大房企的工作重點。去庫存的方法有很多,但房價下降可能才是消費者最期盼的方式(普通購房者),所以2019年房價會持續穩定,或者降價也不是沒有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