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离职的人都会再创业,公司留不住人,还是员工太有想法?

钱少事多离家远",使得现在的人对工作不满意度非常高,跳槽更是家常便饭,在同一家企业工作过的人也都有着一定的联系。在互联网的圈子里我们经常会听到"阿里系""腾讯系"等,而在教育圈子里,"新东方系"基本上是稳坐第一把交椅。

新东方:离职的人都会再创业,公司留不住人,还是员工太有想法?

从新东方离职的人里面,大多数选择了自己创业,这是一个比较奇怪的现象。现代人创业的热情一直都很高,毕竟在公司的职位做到再高也没有当老板舒服。然而,创业失败的例子更是比比皆是。

商业模式合不合适

每个创业的老板都是在建立自己的一套商业模式,并且使这个模式和社会相适应,但是由于受到水平和个人理念等方面的差别,能够和社会匹配的很少。所以走创业路子的人有千千万,成功的却寥寥无几。

而在商业模式中,尤其是当你的产品已经有了成功的潜力时,缺的就是营销了。徐小平表示自己有投资过一家公司,实力很强,足以推翻新东方,但是他们却没有。这只是因为他们没有一个好的营销,目标群体不了解你,这肯定会使得公司灭亡。

新东方:离职的人都会再创业,公司留不住人,还是员工太有想法?

新东方的营销很多,在很久之前还比较古板,用的还是讲座发传单这样的方式。然而在互联网新媒体新兴之后,他们会进行更为年轻化的宣传。比如说在2015年做的一个"百日行动派",让年轻人培养一个好习惯。

在营销手段上面,新东方最出色的应该是让老师向家长和学生们做行动分享,传播自己的理念,教导学生不仅是从成绩入手,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有一个好的价值观。

学会如何面临失败

成功路上的人少,但是失败者却不少,我们能够做的可能就是直面失败。很多人觉得创业公司传出失败是很短的事,比如说ofo在不能退押金之前,大多数人都不了解这件事。

新东方:离职的人都会再创业,公司留不住人,还是员工太有想法?

事实上,就像地震前很多细小的征兆一样,很多小事也能体现公司的溃败先兆。比如说公司的业绩出现大幅度的下滑,或者是员工离职率增高等等,这些事无疑不再提醒我们。但是大多数老板是没有在意这些的。

我们当然是允许失败的,试错的机会谁都有。创业公司死去,只是因为创始人的梦想死去了。在新东方刚开始创业的时候,创业人直接就赋予了公司的气质,敢打敢拼,善于反思。

俞敏洪讲了几次新东方的失败经历,比如说有一次想要飞速发展,就直接增加了几百个教学点,招聘来的老师也没有参加过培训。在经过大量招收学生之后,这一段时间的销售额确实暴涨,但是出现了家长退费,口碑下降等问题。

新东方:离职的人都会再创业,公司留不住人,还是员工太有想法?

家长是只想要自己的孩子受到好的教育,而新东方明显不能达到这个要求,所以学生的人数减少了11%。有的人为了再招收一些学生,只能打起了"1对1"教学的幌子。

幸好俞敏洪察觉到了这次危机,并且有着壮士断腕的决心来治理乱象。将管理团队重组,并且不再把收入和利润作为人员考核的标准。考核标准的改变,是新东方起死回生的一个重要条件。

选对合伙人比较重要

有的人说,合伙人就是想要理直气壮占你便宜,还小心翼翼怕你惦记他的三瓜两枣。利益分配确实是合伙失败的一个原因,这也是好朋友不能去合伙做生意的原因,反目成仇的真不少。

新东方:离职的人都会再创业,公司留不住人,还是员工太有想法?

另一个就是理念分歧太大。在大多数人创业之初,是根本没有去想以后具体的发展思路的,大家主要的心思都放在了怎么盈利上,有人帮衬着一起赚钱,这就是好兄弟好伙伴。但是稍微有了点基础之后,很多人的想法也就随之变了,这个时候有人退出的话,对公司的打击就太大了。

新东方人创业的时候,却都喜欢从自己的身边人下手。创业就要几个伙伴一起干,一堆人各有各的想法才能百花齐放。颇有"新东方军团"出征,寸草不生的气势,这也是第一代新东方创业团给我们的感觉。

1996年俞敏洪创业小成后去美国找自己的老同学。他嘴上说的是,老友混的好,自己就把新东方关了,实际上却已经做好了请老同学回来帮忙的心思。这里也看的出来,俞敏洪对自己的老同学是非常欣赏。

新东方:离职的人都会再创业,公司留不住人,还是员工太有想法?

而他请回来的徐小平和王强也确实对于新东方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徐小平负责的主要是留学、签证、移民和咨询,而王强则负责的是基础的英语培训,在着三个人的带领之下,在新东方学校里学习的人从3500增加到了25万。

这也是俞敏洪在伙伴上的一次正确的选择,他们能够自己的分工,从不同方面施展自己的才华,可以避免出现一件事上面的较大争议。

不过,新东方的创业之路比起大多数早夭的公司已经算是很幸运了。但是新东方也确实不能留住人,再多人共同创业,实际上最后还是要互相争斗。

创业公司在什么时候才能算得上安稳,大家有什么想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