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山海战 十万军民同死意——汉民悲歌

宋朝自公元960年陈桥兵变开始,到崖山海战而亡,共历时319年,有一十八位帝王。陈寅恪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三百余年里,宋王朝二度倾覆,皆缘外患,是中国历史上唯独没有亡于内乱的朝代。巅峰时期的赵宋王朝人口过亿,儒学复兴,科技发达,经济世界第一。有很多学者认为,宋朝是中国的文艺复兴时代,也是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

崖山海战 十万军民同死意——汉民悲歌

宋朝自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后,一直秉承着重文轻武的治国理念,对武将的制衡可谓是达到了中国历朝历代之最。哪怕在南宋初年,国家危亡系于一发之时,岳飞、韩世忠两员悍将依旧在被削弱兵权。所以很多人在评价宋朝时总有“书生误国”、“积贫积弱”之说。也并不是不无道理。毕竟作为当时世界最大的经济体的宋朝,三百多年,就一直被周边的异族欺负,无知兵之人,无能战之兵是最大的原因。

崖山海战 十万军民同死意——汉民悲歌

南宋末年,在元蒙王朝征伐世界的脚步下,宋朝军队与蒙古军队在崖山进行的大规模海战,也是古代中国少见的大海战。崖山海战直接关系到南宋的存亡,因此也是宋元之间的决战。陆上文天祥被俘,崖山被完全包围。皇帝赵昺的船在军队中间,丞相陆秀夫见无法突围,盛装朝服,跪于幼帝面前曰:“中兴路绝,当赴国难”,背负幼帝跳海自尽。随行十多万军民亦相继跳海。崖门海战之后一天,海上浮尸10万。

崖山海战 十万军民同死意——汉民悲歌

崖山海战之后,南宋灭亡,汉民族第一次被外族完全统治。使得一脉相承数千年的中华文明由此产生断层,海战中结束后,中华民族自唐宋两朝发展的科技,文化瑰宝悉数沉入大海,之后明清的文明形态跟之前大不相同。部分人认为这场海战标志着古典意义华夏文明的衰败与陨落,有“崖山之后无中华”这一说法。

崖山海战 十万军民同死意——汉民悲歌

崖山海战结束后,汉族整体被奴役,汉文明的发展与传承受到史无前例的打击和破坏。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接近现代管理的朝代,中国文化巅峰的时代,这些都随着宋的灭亡而凋残。数十年的抗元斗争最可怕的是消耗掉了汉民族最精英的人群。那些有血性、有骨气、有胆量的人们都被大面积消灭,中国作为一个文化体系已经灭亡,宋朝的户籍簿上3/4的汉人都被屠杀。当时的汉人的社会精英要么隐居海外,要么投海自尽。蒙古军队占领中国北方时,其种族灭绝手段极为恶劣。几乎每个城市都有屠城记录。

崖山海战 十万军民同死意——汉民悲歌

在元朝北方汉人是三等臣民而南方汉人更是四等臣民。蒙古人看来汉人和牲口没什么区别,蒙古人统治下的汉人都是贱民和奴隶一样,汉人每二十家编为一“甲”,又蒙古人来做他们的甲主,蒙古人的吃喝花销都有这些人提供,汉人没有自由,甚至生活起居都收到蒙古人的监控。晚上一更以后,禁止汉人出行,禁止点灯,禁止活动,直到早上五更。汉人每几户家庭共用一把菜刀,汉人还不许骑马,不许习武,不许集会,不许用马来拉车和耕地,甚至禁止汉人买卖竹子,蒙古人认为竹子可以做弓箭。

崖山海战 十万军民同死意——汉民悲歌

此后汉文明再也没有振作起来,市民社会的发育,新型商业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创新都无从谈起,中国丧失了最好的发展机会。虽然百年后汉人复国成功,但继起的明朝还是受到蛮族很大影响,大开历史倒车,无视生命价值,抑制商业贸易。汉人在遭遇北方骑马民族的重创后,开始变得保守,其统治阶级相比较宋朝统治者而言也更残暴,此后的数百年,面对外侮,大多数的汉人精神麻木苟且。汉文化的脊梁在那段黑暗的统治期内,被彻底折断,直到现在,我们依旧在想着努力恢复,而不敢提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