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悟空偷摘人蔘果,為何不多摘一個分給白龍馬?是孫悟空故事的嗎

孫悟空偷摘人參果,為何不多摘一個分給白龍馬?是孫悟空故事的嗎

相信看過《西遊記》的人都知道,當唐僧師徒四人取經經過萬壽山五莊觀的時候。他們受到了鎮元大仙的兩位童子的招待,給他們上了好茶和點心。但是豬八戒是個嘴饞之人,他一口氣喝光了茶水之後。覺得缺點吃的,他回想起適才兩位童子介紹人參果的功效時,早就流了一嘴的口水了。於是他貪吃的本性再次被激發出來,就慫恿著孫悟空去摘一個來吃吃。

孫悟空偷摘人參果,為何不多摘一個分給白龍馬?是孫悟空故事的嗎

孫悟空見豬八戒這麼貪吃,態度又如此誠懇,如何不答應,於是乎就起身去摘人身果。當他上樹的時候,他什麼也不懂的,就敲了一個人參果,結果人參果掉到地面不見了。孫悟空以為是土地公給吃了,就把他叫出來。在土地公的介紹之下,他才知道,原來要用金器來敲,用木盤子來接。於是就準備好了器材,這次就成功地摘了3個人參果。回到房間,喊來豬八戒和沙僧,人手一個,大家吃得正香。

那麼問題來了,孫悟空為何懂得摘人參果的法門之後,他為何只摘了3個?難道他覺得白龍馬只是一匹馬,不用吃嗎?他是忘記了還是故意的呢?其實可以說是孫悟空故意的。一來孫悟空當時因為不知道偷人生果的法門,所以第一個人參果不翼而飛了。他只好把這一個人參果當成是白龍馬吃掉,況且他又不能多摘,一定得把偷摘人參果的數量控制在有限的範圍內,越少越好。

孫悟空偷摘人參果,為何不多摘一個分給白龍馬?是孫悟空故事的嗎

如果多了就很容易被人發現,惹來不必要的麻煩。而如果只摘了一個或者兩個,那麼豬八戒和沙僧肯定會有意見。分工不均,就容易惹怒其中一個師弟,難免向師父告狀,到時同樣會露餡。所以在懂得偷摘人參果的法門之後,孫悟空就摘了3個人參果。這樣師兄弟3人都能吃到,既控制了數量,又不會影響不滿,是個兩全其美的計策。所以最後只能故意把白龍馬給落下了,畢竟他是一匹馬,並不知道發生了什麼。

其實還有別的原因,話說白龍馬是一個“官二代”,在龍宮裡已經過慣了山珍海味、錦衣玉食的生活。後來因為把天庭賞賜的寶物給摧毀了,因此受到了懲罰,而被貶到了鷹愁澗。孫悟空剛加入取經隊伍的時候,白龍馬就和他對打上了。結果把孫悟空耍得團團轉,把他的威風給抖落一地,讓他很美面子。所以給孫悟空留下了不好的第一印象,使得孫悟空對其多少還是有點芥蒂的。

孫悟空偷摘人參果,為何不多摘一個分給白龍馬?是孫悟空故事的嗎

而觀音菩薩把白龍馬變成唐僧的坐騎,要的就是打磨他的鋒芒,讓其懂得如何向善。白龍馬要心甘情願地變成唐僧的腳力,不能有任何的怨言,只能是默默無聞,任勞任怨地工作著。而白龍馬已然化身了一隻“畜生”,他就只能乖乖地當一隻“畜生”,不能再參與到人事之中。所以孫悟空自然就不能多摘一個人參果分他吃。

而唐僧師徒每到一個地方落腳時,他們四人都會在房間裡用餐和休息。而白龍馬只能被關在馬廄之中,默默地啃食著草料。由此可見,取經團隊其實根本就沒把白龍馬當成“人”看。因為他們對於觀音菩薩想要磨平白龍馬的稜角的一片苦心,表示理解和支持,因此白龍馬只能被邊緣化。孫悟空又怎麼可能會特意給他摘一個人參果吃呢?

這雖然顯得有點殘忍,但卻是為了白龍馬好。好在最後白龍馬因為忍受萬難艱辛,最後修成正果,變成了南無八部天龍廣力菩薩,這是豬八戒和沙僧都不企及的回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