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科數據:2月共10家中企IPO,香港新股市場熱度不減

根據清科旗下私募通數據顯示,2019年2月全球共有10家中國大陸企業完成IPO,IPO數量同比下降37.50%,環比下降60.00%。從融資金額上看,本月中企IPO總融資額為84.85億人民幣,同比下降56.97%,環比下降63.05%。本月完成IPO的中企涉及10個一級行業,登陸5個交易市場,中企IPO平均融資額為8.49億人民幣,環比下降7.61%,單筆最高融資額19.62億人民幣,最低融資額0.70億人民幣。在10家IPO企業中,有7家企業獲得了VC/PE機構支持,VC/PE機構滲透率為70.00%。IPO退出共50筆,涉及機構38家,基金27支,IPO退出數量環比下降9.10%。本月金額最大的三起IPO案例為:基石藥業(19.62億人民幣),貓眼娛樂(17.19億人民幣),德信中國(13.07億人民幣)。


清科數據:2月共10家中企IPO,香港新股市場熱度不減


證監會: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主要制度規則正式發佈

據證監會官方網站消息,2019年3月1日,證監會發布了《科創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註冊管理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註冊管理辦法》)和《科創板上市公司持續監管辦法(試行)》(以下簡稱《持續監管辦法》),自公佈之日起實施。經證監會批准,上交所、中國結算相關業務規則隨之發佈。

修改完善後的《註冊管理辦法》共8章81條。主要有以下內容:一是明確科創板試點註冊制的總體原則,規定股票發行適用註冊制。二是以信息披露為中心,精簡優化現行發行條件,突出重大性原則並強調風險防控。三是對科創板股票發行上市審核流程做出制度安排,實現受理和審核全流程電子化,全流程重要節點均對社會公開,提高審核效率,減輕企業負擔。四是強化信息披露要求,壓實市場主體責任,嚴格落實發行人等相關主體在信息披露方面的責任,並針對科創板企業特點,制定差異化的信息披露規則。五是明確科創板企業新股發行價格通過向符合條件的網下投資者詢價確定。六是建立全流程監管體系,對違法違規行為負有責任的發行人及其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保薦人、證券服務機構以及相關責任人員加大追責力度。

修改完善後的《持續監管辦法》共9章36條。主要有以下內容:一是明確適用原則。科創板上市公司(以下簡稱科創公司)應適用上市公司持續監管的一般規定,《持續監管辦法》與證監會其他相關規定不一致的,適用《持續監管辦法》。二是明確科創公司的公司治理相關要求,尤其是存在特別表決權股份的科創公司的章程規定和信息披露。三是建立具有針對性的信息披露制度,強化行業信息和經營風險的披露,提升信息披露制度的彈性和包容度。四是制定寬嚴結合的股份減持制度。適當延長上市時未盈利企業有關股東的股份鎖定期,適當延長核心技術團隊的股份鎖定期;授權上交所對股東減持的方式、程序、價格、比例及後續轉讓等事項予以細化。五是完善重大資產重組制度。科創公司併購重組由上交所審核,涉及發行股票的,實施註冊制;規定重大資產重組標的公司須符合科創板對行業、技術的要求,並與現有主業具備協同效應。六是股權激勵制度。增加了可以成為激勵對象的人員範圍,放寬限制性股票的價格限制等。七是建立嚴格的退市制度。根據科創板特點,優化完善財務類、交易類、規範類等退市標準,取消暫停上市、恢復上市和重新上市環節。此外,《持續監管辦法》還對分拆上市、募集資金使用、控股股東股權質押和法律責任等方面做出了規定。

為做好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具體實施工作,證監會制定了《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內容與格式準則第41號——科創板公司招股說明書》和《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內容與格式準則第42號——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科創板上市申請文件》,與《註冊管理辦法》一併發佈。上交所根據徵求意見情況對6項配套業務規則做了修改完善,主要涉及上市條件、審核標準、詢價方式、股份減持制度、持續督導等方面。中國結算對證券登記規則做了適應性修訂,並對科創板股票股份登記制定了相應細則。

2月港交所中企IPO數量和融資額均領先

2月份共有10家總部在中國大陸的企業上市。其中:登陸香港證券交易所主板的中企有3家,佔中企IPO總數量的30.00%,位列第一;同時,登陸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和深圳證券交易所中小板的中企均有2家,均佔比20.00%;另外,登陸香港證券交易所創業板的中企有1家,佔比10.00%。


清科數據:2月共10家中企IPO,香港新股市場熱度不減


從融資金額來看,本月中企在香港證券交易所主板共募資49.87億人民幣,佔中企IPO總融資額的58.78%,位列第一;在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共募資18.01億人民幣,佔比21.22%,位列第二;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中小板共募資10.84億人民幣,佔比12.77%,位列第三。此外,上海證券交易所共募資5.43億元人民幣,佔比6.40%;香港證券交易所創業板共募資0.70億元人民幣,佔比0.83%。

2月中企IPO行業分佈均勻,生物技術/醫療健康行業募資金額最高

根據清科私募通數據統計;2月IPO中企共涉及10個一級行業,從案例數量方面來看,2月10家中企IPO行業“平分秋色”,均有1個案例,其中包括:生物技術/醫療健康、娛樂傳媒、房地產、農/林/牧/漁、化工原料及加工、電子及光電設備、建築/工程、清潔技術、機械製造和紡織及服裝行業。從融資金額方面來看,生物技術/醫療健康、娛樂傳媒、房地產行業分列前三位,募集金額分別為19.62億、17.19億、13.07億人民幣,分別佔比23.12%、20.25%、15.40%,累計佔比58.78%。


清科數據:2月共10家中企IPO,香港新股市場熱度不減


2月中企IPO數量浙江位居首位,但上海融資額領先


清科數據:2月共10家中企IPO,香港新股市場熱度不減


根據清科私募通數據統計:2月IPO中企共涉及6個省市,從整體上看,浙江省有3家中企IPO,佔中企IPO總數量的30.00%,位列第一。浙江省的3家企業是:福萊特、德信中國和納尼亞集團,3家企業共計募資16.77億人民幣,佔本月中企IPO總融資額的19.76%。上海市和江蘇省均有2家中企IPO,均佔比20.00%,並列第二。其中,上海市的2家企業是:基石藥業和威派格,共計募集金額22.05億元人民幣,佔比25.98%,因此上海市融資額位居首位;江蘇省的2家企業是:恆銘達和立華股份,共計募資金額17.80億元人民幣,佔比20.98%。另外,北京市、廣東省和安徽省均只有1家IPO,分別是貓眼娛樂、華陽國際和七彩化學。

2月IPO數量和募資金額均繼續下滑

對比2019年1月,2019年2月的IPO市場中,中企IPO數量和募資金額均小幅下降。從募資金額來看,港股第六家未盈利生物科技企業基石藥業以19.62億人民幣的募資金額排在首位;一站式互聯網娛樂服務平臺貓眼娛樂在香港掛牌上市,獲得17.19億人民幣的融資金額,位列第二;同時,中國綜合型房地產開發商德信中國成功登陸香港聯交所主板,標誌著德信中國成功進入國際資本市場,募集資金13.07億人民幣,位居第三。


清科數據:2月共10家中企IPO,香港新股市場熱度不減


2月共發生50筆IPO退出,退出數量較上月小幅下降

根據清科私募通數據統計:2019年2月,在10家IPO企業中,7家企業有VC/PE機構支持,佔比70.00%。其中江蘇省和上海市均有2家IPO中企獲得VC/PE機構的支持;北京市、安徽省和廣東省均有1家IPO中企獲得VC/PE機構的支持。IPO退出數量共50筆,IPO退出數量環比下降9.10%,涉及機構38家,基金27支。


清科數據:2月共10家中企IPO,香港新股市場熱度不減


本月重點案例分析:基石藥業、貓眼娛樂、德信中國、立華股份

成立三年,尚未盈利的基石藥業赴港上市

基石藥業成立於2015年12月,是一家腫瘤免疫藥物研發商,專注於腫瘤免疫藥物的開發和聯合治療,目前有10餘款在研產品,其中4款已先後在海內外啟動臨床試驗。主要擁有腫瘤、心血管、風溼性關節炎、血液病及自身免疫病等五個治療領域的產品線,旨在幫助患者解決臨床需求問題。目前,基石藥業已建立以腫瘤學為重點的產品管線,其策略重點為腫瘤免疫治療聯合療法。公司擁有14種在研藥物,其中8款處於臨床階段,6款處於臨床前研究階段。公司自成立以來已就五種候選藥物遞交十項IND申請,並就四種候選藥物取得九項IND批准,包括兩項來自美國FDA,CS1001(PD-L1抗體)及CS1003(PD-1抗體)。

2019年2月26日,基石藥業成功登陸香港證券交易所主板,成為繼歌禮制藥、百濟神州、華領醫藥、信達生物、君實生物之後,第6家在港交所上市且未盈利的生物科技企業。每股定價為12.00港元,發行1.86億股,募資約為22.37億港元。據悉,基石藥業本次集資淨額約40.0%將用於管線中其餘八種臨床及IND階段候選藥物;30.0%用於基石藥業的核心候選產品;20.0%用於研發管線中其餘五種候選藥物以及作為研究及尋求新候選藥物的資金;10.0%用於營運資金及其他一般用途。眾所周知,新藥研發是一個高投入、長週期的產業,基石藥業的絕大部分經營虧損,都來自研發資金的投入及行政支出費用。據悉,2016年、2017年以及2018年前三季度,基石藥業在研發投入方面的支出分別為2.47億元、2.13億元與6.99億元。由於暫無商業化產品,基石藥業目前還處於虧損狀況,2016年、2017年、以及2018年第三季度分別虧損2.53億元、3.43億元與11.62億元。

儘管暫無商業化產品,但基石藥業多次獲得明星投資機構的青睞。據公司招股書披露,基石藥業在2016年3月完成A-1系列至A-3輪融資,共籌集資金1.50億美元,投資方包括:毓承資本、元禾創投和博裕資本;2018年4月,完成B輪融資,共籌集資金2.62億美元,投資方包括: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紅杉中國、雲鋒基金、通和毓承、中信產業基金、泰康人壽、Arch Venture Partners、高瓴資本、King Star Capital、博裕資本、毓承資本等。全球發售完成後,毓承資本旗下的WuXi Healthcare Ventures為第一大股東,持股29.76%;Graceful Beauty Limited持股14.93%;正則原石及其聯署人士(Oriza Seed Fund I L.P 和Hikeo Biotech L.P) 持股13.86%,公司董事、高級管理層及僱員持股6.52%。基石藥業的研發核心是腫瘤免疫的聯合療法。當基石藥業的旗艦藥物CS1001(PD-L1抗體)剛剛達到臨床III期,大部分候選藥物還處於I期、II期臨床時,全球獲批准的PD-1抑制劑已有5種,PD-L1抑制劑有3種。目前,國內PD-1市場已經有了一定的火藥味,PD-L1也暗潮湧動。據悉,目前我國市場並無PD-L1抑制劑,多種候選藥物正在進行II期試驗,但有包括基石藥業在內的國內外四家藥企在進行III期實驗。基石藥業表示,如果數據良好,公司預期將於2020年上半年分別提交cHL及NKTL的新藥申請。

在線娛樂票務平臺,貓眼娛樂赴港上市

貓眼娛樂於2012年開始將在線電影票務業務作為Meituan Corporation的娛樂部門營運,並在2013年推出貓眼應用程序。2015年5月,貓眼娛樂成立獨立法人實體天津貓眼微影,以承接上述業務。與Meituan Corporation和Dianping Holdings Ltd.的戰略交易完成後,2015年10月接手Dianping Holdings Ltd.的娛樂業務。2016年,貓眼從美團點評剝離之後,利用快速增長的在線娛樂票務業務,2016年開始作為電影主控發行方開展業務,並開始從事其他娛樂業務。截至2018年9月30日,貓眼平臺上的媒體內容月均瀏覽量12億,預告片觀看量累計22億次,電影評分近1.58億條,評論7060萬條。

2019年2月4日,貓眼娛樂在香港聯交所正式掛牌上市,貓眼娛樂每股定價為14.80港元,發售約1.32億股,集資約為19.59億港元。本次發行募集資金主要將用於豐富內容供應及加強服務、研發及技術基建、潛在的投資和收購等。據招股書顯示,2015年至2018年前九個月,貓眼經營虧損分別為12.98億元、5.08億元、7610萬元、1.44億元,累計虧損額已超過20億元。在2016年、2017年、2018年1至9月份,貓眼分別實現營收13.78億元、25.48億元和30.62億元,複合增長率達到103.3%,其中2018年前9個月比2017年同期增長99.6%,接近翻番。同時,數據顯示,2015年至2018年上半年,貓眼銷售和營銷開支分別為15.21億元、10.28億元、14.2億元、11.45億元;貓眼2015年銷售費用佔到毛利的500%,2017年下降至81.5%,2018年上半年又上升至96.6%。

據悉, 2016年5月底,光線控股向美團點評支付8億現金對價購買其持有的貓眼9.60%的股權,光線傳媒向美團點評支付15.83億元現金對價購買其持有的貓眼19.00%的股權;2017年8月,光線控股以17.76億元的對價購買了美團點評持有的貓眼文化19.73%股權;2017年9月,貓眼和微影時代實現戰略合作,共同組建新公司“貓眼微影”。貓眼注入全部業務,包括電影和演出票務業務、行業專業服務、電影投資宣發等。微影時代將電影票務、演出業務及相關資產合併注入新公司。2017年11月,貓眼與微影業務整合完成,並獲得騰訊一筆10.00億元的投資,估值超200.00億。貓眼娛樂一共有5位基石投資者,分別為IMAX HongKong、滬市上市公司華揚聯眾旗下的華揚投資、Prestige of the Sun、微光創投以及小米集團旗下的Green Better,共投入資金2.35億港元。

浙系房企德信中國赴港IPO

德信中國控股有限公司,是一家根植於中國浙江省的領先綜合型房地產開發商,旗下開發的產品覆蓋城市公寓、多層電梯洋房、排屋別墅、寫字樓綜合商業等多種形態,形成了以住宅開發為主,以社區商業、產業小鎮為翼的業務模式,大力發展長租公寓,同時涉足健康養老產業,致力於提供房地產開發領域的綜合解決方案。

招股書顯示,截至2018年11月30日,德信中國有107個處於不同開發階段的物業項目。2015年、2016年、2017年和2018年前三季度,德信中國的流動資產總值一路攀升,分別為148.73億元、194.39億元、324.09億元、417.85億元。截至2015年、2016年、2017年年末及2018年9月30日,德信中國毛利分別為5.92億元、9.08億元、15.33億元以及18.57億元,毛利率分別為10.4%、13.0%、23.4以及32.4%,其中2015年至2017年複合增長率達60.9%。上述期限內,德信中國實現淨利0.65億元、5.13億元、8.39億元以及9.81億元,淨利率分別為1.1%、7.4%、12.8%以及17.1%,其中2015年至2017年複合增長率260.3%。德信中國在招股書中表示,利潤的積累使其淨資本負債比率下降,進而優化了資本結構。其中,2015年至2017年以及2018年9月末,德信中國淨資本負債比率分別為278.7%、435.2%、275.7%以及103.1%。德信中國指出,公司的業務及前景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中國的經濟狀況及中國房地產市場,尤其是長三角地區各主要城市的表現。

2019年2月26日,德信中國在香港證券交易所主板成功上市,每股定價為2.80港元,發售約5.32億股,集資淨額約為14.90億港元。德信中國擬將所得款項淨額用作以下用途:約60.0%用於開發若干現有物業項目(即天空之翼一期、九溪雲莊、麗園、市心府及時代廣場)的開發成本;約30.0%將用作潛在物業開發項目的土地收購和建築成本,以及用於目前經營和計劃擴展業務的城市物色和收購地塊以收購土地儲備;約10.0%用作一般公司及營運資金。

畜禽養殖企業立華股份A股成功IPO

江蘇立華牧業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7年6月,是一家集科研、生產、貿易於一身、以優質草雞養殖為主導產業的一體化農業企業。公司旗下業務涉及雞、鵝、豬的養殖及食品加工四大板塊,主要產品包括雪山雞、哺乳仔豬、四季白鵝、生鮮雞肉等,主要銷售給個人中間商(雞販、豬販)、屠宰場、食品加工企業等,最終通過批發市場、農貿市場以及商超等途徑供應消費者。

據悉,2015-2017年,公司收入分別為44.09億元、51.95億元、59.32億元,淨利潤分別為4.38億元、5.22億元、7.91億元,三年中營業收入和淨利潤的複合增長率分別為15.99%和34.38%。2017年公司綜合毛利率18.72%、淨利率13.33%。目前立華股份也已經是僅次於溫氏股份的國內第二大國雞養殖企業, 2015年至2017年,立華股份實現國雞銷售量分別為 1.93 億隻、2.32 億隻、2.55 億隻,佔全國商品代國雞銷售量的 5.17%、5.93%、6.91%。除了培育國雞之外,立華股份還於2011年開始發展生豬養殖業務。2013 年 1 月首批商品豬順利上市,截至 2018 年 6 月末已經形成了存欄商品豬 13.19 萬頭的規模。

2019年2月18日,立華股份共發行股票4128.00萬股,發行價格29.35元/股,募集資金12.12億元人民幣。本次募集資金將用於:“安慶立華年出欄1750萬羽一體化養雞建設項目”、“揚州立華年出欄1750萬羽一體化養雞建設項目”、“自貢立華年產18萬噸雞飼料加工項目”、“阜陽立華年產36萬噸飼料加工項目”、“阜陽立華年出欄100萬頭優質肉豬養殖基地項目一期”、“連雲港立華年存欄種豬1萬頭建設項目”,以及補充營運資金。

綜上,本月中企IPO數量和融資金額均大幅下降,港交所新股市場熱度依舊持續,本月10家總部在中國大陸的企業上市中,共有4家登陸港交所,佔比中企IPO總數量的40.00%,這4家企業共募資50.58億元人民幣,佔比中企IPO中融資額的59.60%。2018年4月,港交所公佈了《新興及創新產業公司上市制度》諮詢結果,允許雙重股權結構公司上市以及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上市,吸引了諸多內地生物科技企業赴港上市。2019年2月26日,基石藥業赴港IPO,成繼歌禮制藥、百濟神州、華領醫藥、信達生物、君實生物之後,第6家在港交所上市且未盈利的生物科技企業。

更多信息請關注微信公共號清科研究(微信ID:pedata201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