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解讀:微觀的不確定性與世界的隨機性

深刻解讀:微觀的不確定性與世界的隨機性

微觀的不確定性

海森堡不確定性原理指出,無法同時精確的獲得粒子的位置動量。用公式來表達就是:∆x * ∆P ≥ h / 4π,即是:位置變化量(粒子位置的不確定性)* 動量變化量(粒子速度的不確定性 * 粒子質量) 普朗克常量 / 四倍圓周率常數。

這個公式的內涵就在於,位置變化動量變化的乘積是一個常數。這就意味著,位置變化與動量變化是此消彼長的關係——位置變化越小,動量變化就越大,動量變化越小,位置變化就越大。變化越大就越不確定,變化越小自然就越確定。所以,體現出的就是位置和動量無法同時精確獲得,即是:知道粒子的位置,就不知道它的速度(包括方向),知道粒子的速度(包括方向),就不知道它的位置。

那麼,為什麼微觀的粒子,會呈現出這種不確定性呢?

來自海森堡的解釋是:不確定性是粒子內在的秉性,既波粒二象性,要測量粒子準確的位置就要波長儘量短,波長越短就越呈現非連續化的粒子特性,對被測粒子動量干擾就越大,而要測量準確的速度就要波長儘量長,波長越長被測粒子的位置就越不精確。

而我們可以從兩個角度,來理解這個粒子的不確定性:

第一種,確定就需要觀測,而觀測本身會影響觀測結果,導致不確定。

事實上,這裡隱藏著一個基礎事實,就是信息的傳遞依賴於光。也就是說,無論使用什麼技術手段進行測量,我們想要獲得測量的信息,就必須依賴光——那麼測量微觀粒子就需要用光去照射它,然後捕獲這個被粒子散射的光,從而得到相關的狀態信息。

那麼,如果要確定瞬時的位置,就需要用波長儘量短的光去照射,因為被測粒子的位置如果處在光波的波峰之間就得不到位置信息——相當於光線繞過了粒子,所以光的波長越短——幾乎走直線,獲得的位置信息就越精確。

但由於波粒二象性,此時光呈現粒子特性,成為不連續的光子,並且波長越短,頻率就越高,能量也就越大。所以,高能量的光子撞擊到被測量的粒子上,就會干擾粒子的速度和運動方向——導致無法獲得其精確的速度。

甚至,有時當光子能量高到一定程度(超過mc^2,m為被測粒子質量,光子能量由E = hv計算,其中h為普朗克常量,v為頻率),其撞擊所產生的能量可能還會足夠產生出一個,與被測粒子同類型的新粒子,這時就會讓舊粒子的原位置,這個測量問題變得沒意義。

那麼顯然,如果要確定粒子速度,就需要光的波長儘可能的長,因為速度等於距離除以時間,此時我們不關心粒子的瞬時位置,只關心粒子的運動距離。那麼,光的波長越長,頻率就越低,能量就越小,此時光子對粒子瞬時速度和運動軌跡的影響也就越小(運動軌跡與距離計算相關),所以計算出的粒子平均速度,就會更加精確。但同時,粒子的瞬時位置就會因為波長更長,而變得更加不精確。

可見,這個不確定性,一個層面來自於信息的傳遞依賴於光,另一個層面是光子與被測量粒子,它們之間產生了互相影響——這就導致了觀察結果包含了觀察行為的影響,而不是觀測前的狀態結果。

第二種,粒子的狀態呈現一種概率,是粒子固有的秉性,其精確性受到了更為深刻和本質的限制。有些觀點認為,在觀測之前,粒子的狀態就是不確定的,與測量無關。當然,客觀上我們無法獲得測量之前的粒子狀態,所以你說它是無法確定的,還是確定但無法獲得的,這之間又有什麼區別呢?這就像,看不到就等於不存在,不知道就等於沒發生,測不到就等於不確定。

那麼,對於粒子的固有秉性,也有兩個層面的理解:

其一,就是波粒二象性,微觀粒子既可以具有連續的波動性,也可以具有非連續的粒子性,那麼粒子性和波動性,就是無法分割的。也就是說,在某一個瞬時時刻,粒子狀態是波動性與粒子性的疊加態,而波在宏觀上具有可觀測的波長和頻率,但在微觀,非連續的粒子狀態就淪為了波狀態統計量的組成部分。那麼,其個體的獨立計量,就不再具有宏觀的確定性,也就表現出了不確定性。

這可以理解為,宏觀的波狀態,是無數微觀的粒子狀態所共同構建的,那麼獨立一個粒子的狀態會和其它粒子一起協變(量子糾纏),從而形成宏觀確定的狀態,所以一個粒子狀態是無法確定的,很多個粒子一起才能確定。

在量子力學中,當幾個粒子(結構)在彼此相互作用後,由於各個粒子所擁有的特性已綜合成為整體性質,所以無法單獨描述各個粒子的性質,只能描述整體系統的性質,這時粒子之間表現出的神秘關聯現象,就是量子糾纏。而粒子之間出現的這種神秘的關聯性(超距作用),是為了服從配合整體性質的變化。

其二,就是量子系統的基礎特性。就是說,萬事萬物都是由同樣的量子物體所構成,而量子物體的互相影響是廣泛的、根本的。所以,並不是說觀察行為會影響量子系統,而是任何存在、任何行為,都無時無刻不在影響量子系統的狀態,並且這個狀態變化的影響,會以超光速的形式傳播。因而,無論觀測還是不觀測,微觀量子層面的確定性信息,都會因為其系統特性,而無法獲得。

從圖靈的角度來看,為什麼我們無法知道量子的全部確切狀態?這是因為測量狀態的機器,是由量子所構成(一切物質在最底層都是由所量子構成),這就形成了一個循環不可計算的遞歸,讓被計算實體與計算實體發生了糾纏。

那麼,可以想象,我們想要的確定性,其實只有建立在微觀不變化、不互相影響的基礎之上才行。但此時上層的一切都會不存在——或是與現在完全不同的形式存在。

最後,試想粒子同時確定的位置和動量信息,是否是客觀存在的?

如果是存在的,只是粒子的固有秉性,限制了我們對這個確定信息的獲取,那麼我們想要的確定性,其實與我們想要本身就是矛盾的:因為想要所以不確定,只有不想要才能確定——這個確定客觀存在,但不能存在於我們的觀念之中。

世界的隨機性

隨機,這個詞描述的是人類無法預測的變化而隨機性的來源,有以下兩個方面:

第一,在微觀上,我們目前的科學認知,就是不確定性的。而微觀的不確定性,表現出的就是隨機性,而隨機性在宏觀上表現出的就是統計概率。由此可見,是概率連接了宏觀與微觀。

那麼,微觀的隨機表現出的物理過程,比如,熱力學噪聲、光電效應、和量子現象等等,就是我們永遠都無法預測的隨機,稱之為真隨機。

第二,在宏觀上,因為數據量不夠(無法找到規律)、或是數據量過於龐大(計算力不夠)、或是規律尚未完全掌握,就會導致我們無法準確預測變化,從而讓結果呈現出隨機。

比如預測經濟或公司業績,會因為數據量越少,而越預測不準確;預測天氣會隨著預測時間越長(數據量變大),而變得預測越不準確;預測宇宙的終點或黑洞內部,會因為缺少有效理論,而無法準確預測。

但這些隨機,都會隨著人類不斷的積累數據和掌握規律,變的可以被預測。所以,這些隨機被稱之為偽隨機。

那麼,隨機就會呈現出概率,並且對於隨機現象,在變成偽隨機之前,我們並不知道它到底是不是一個真隨機,只能慢慢擴大可以理解的範圍,然後讓某些“真隨機”變成偽隨機。而這個從“真隨機”到偽隨機的過程也是隨機的,這就像概率本身就是概率一樣。

理解的範圍增大,會讓不可理解的範圍也增大,因為不理解的範圍,是理解與未知的交界,理解增大,交界範圍就會增大,所以不理解也就增大了。而在交界之外的未知,其實是未知的未知——代表著不知道還不知道什麼。這就是,為什麼知道的越多,不知道的就更多的原因所在。

隨機與預測

事實上,隨機性對我們最大的影響,就是預測,可以說智能就是預測能力的體現

可以想象,對未來預測的越準確,可以預測的範圍和時間跨度越長,智能就越高。並且每個人的大腦也都無時無刻不在進行著各種各樣、長期和短期的預測——只不過我們稱之為想象。

大腦無時無刻不在預測未來,以填補感覺沒有捕捉到的模糊和空白。比如閱讀文章,常用詞組有錯別字,或是文字順序顛倒,都不會影響我們的閱讀理解,甚至都不容易發現,因為閱讀的過程中,潛意識一直都在預測可能出現的文字組合。再比如一段聽不清的音頻,聽一遍清晰版本,再回去聽就能夠聽清了,一段看不清的文字,看一遍清晰版本,再回去看就能看清了。這些都是因為大腦用預測信息填補了空缺,大腦進行了大量這樣的操作只是我們沒有察覺而已。

那麼試想,隨著人類整體智能的不斷髮展,預測能力的不斷提高,在宏觀和微觀上,我們最終能夠消除隨機性,做到完全的精確預測嗎?

這個問題要從三個方面來看:

首先,舉一個例子,比如圓周率π,其數字序列雖然是無限不循環,且每一位數字的出現概率均等又隨機分佈。但卻有算法可以預測出某一位的數值。所以,我們認為圓周率π,不是隨機的,因為我們可以預測。

但如果圓周率π的某一位,超過了目前算力的極限,那麼在這個極限後的一位,顯然我們就已經無法預測了,那麼這一位算不算是隨機的呢?

由此可見,隨機性,依賴於我們對數據的理解能力和理解程度。那麼隨機性,其實代表的就是人類認知的極限,在認知極限之外,人類必然是無法預測的——無論是不是真隨機,但同時人類的認知極限又是可以不斷提高的。

其次,就宇宙整體來看應該是沒有隨機的,因為宇宙所有的規律(包括已知、未知、和未知的未知)都是確定的,演變過程和發展路徑也都是必然確定的。

但對人類來說,宇宙卻是“真隨機”的,因為人類就是無法預測宇宙的下一步變化,原因有很多,比如觀測限制、數據量不夠、計算力跟不上等等。

而究其本質原因,是因為人類是宇宙的一部分,局部和整體、內部與外部的關係,(局部)預測行為不可避免的將會影響(整體)預測結果,局部是無法看清整體變化的,而內部也無法像在外部那樣足夠的全局視角,去觀察和總結。

這就像微觀不確定性的產生機制一樣,但預測與觀測的本質是不同的:觀測干擾了結果,但預測不僅會干擾結果,還會引導結果。可以理解為,預測行為有時候,就是讓預測結果出現的原因和前提。

比如,故事就是一種虛幻的預測,但正是故事讓人們聚集在一起合作,並把故事裡虛幻的場景,在現實中真實的創造了出來。甚至可以說,整個人類文明都是在人類各種虛幻的故事中,一步步被創造出來的。這正印證了那句話:預測未來的最好方式就是,創造一個預測的未來。

最後,微觀的不確定性,可能是我們無法逾越的觀測限制。這種觀測限制,可能會讓宏觀上出現無法預測的真隨機。但預測未來,就如前面所說,並不需要我們精確的觀測現在。

因為我們所謂的預測未來,其本質就是:我們在創造預測中的未來,而關於未來,每次你觀測它,它就會發生改變,但你預測它,它就會向著你預測的結局變化。

One More Thing——局部與整體

如果說,人類作為一個部分,被包含在宇宙之中,是無法完全瞭解宇宙的。但是,從人是由細胞構成,細胞內的基因藍圖擁有人的全部遺傳信息來看,基因藍圖是可以克隆出一個完整的人的(但除了記憶和思維,因為這些是大腦通過環境信息學習和訓練出來的)。那麼,我們可能也擁有宇宙全部的信息。

其中的原理就在於,通常我們認為,整體大於其任意一部分,但是在無限領域內,部分可以和整體等勢。這有點像全息宇宙理論,每一個部分都包含了整體的全部信息。那麼利用無限理論,我們雖然被包含在宇宙之中,但卻可以擁有宇宙全部的信息並與其等勢——也就是說能找到一一對應的數據。

偶數是正整數的真子集,但正整數集和偶數集等勢,也就是包含的數可以一一對應,這是與整體大於其任意部分相矛盾的,但在無限領域內卻是成立的。

如果宇宙是分形遞歸的,那麼人類就可以通過自身瞭解到整個宇宙的秘密。

那麼每個量子就會有宇宙的全部信息,那麼量子就是無限小與無限大的交匯點。(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