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鶴年旗下金龍魚衝刺A股!開始接受上市輔導……

郭鹤年旗下金龙鱼冲刺A股!开始接受上市辅导……

2月28日,上海證監局披露,益海嘉裡金龍魚糧油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簡稱益海嘉裡),擬申請首次公開發行人民幣普通股(A股)股票並上市,中信建投(601066.SH;06066.HK)被聘請為益海嘉裡的上市輔導機構,9人組成的輔導小組中,6人均為保薦代表人。

這意味著益海嘉裡正式踏上A股上市路。

母公司在新加坡市值最高

上海證監局的公示信息顯示,益海嘉裡成立於2005年6月17日,住所為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博成路1379號15層,註冊資本為48.79億元人民幣,主營業務主要為將油籽、穀物、食用油、棕櫚油和月桂酸油加工成高品質食品(食用油、大米、麵粉等)、飼料原料(豆粕、米糠等)和油脂化學品,屬於糧油食品加工業。2016年以來,其主營業務未發生變化。

實際控制人方面,發行人的控股股東為Bathos Company Limited,持有益海嘉裡99.99%的股權,而上海闊海投資有限公司(郭孔豐實際控制企業)持有0.01股權,因此益海嘉裡目前並無實際控制人。

不過據彭博公司數據庫顯示,Bathos Company Limited系一家香港註冊公司,成立於1990年8月7日,註冊資本為381.22億港元,實際上系益海嘉裡旗下企業之一。

要想了解益海嘉裡上市始末,就必須瞭解其母公司豐益國際。

據益海嘉裡官網信息顯示,該公司系“新加坡豐益國際集團在祖國大陸投資的一系列農業和糧油加工貿易業的統稱”。

公司旗下擁有“金龍魚”、“歐麗薇蘭”、“胡姬花”、“香滿園”、“海皇”、“豐苑”、“金味”、“銳龍”、“潔勁100”等消費者熟知的品牌,換言之前述品牌實際上屬於外資“舶來品”。公司產品涵蓋了小包裝食用油、大米、麵粉、掛麵、米粉、豆奶、餐飲專用糧油、食品原輔料、油脂化工等諸多領域。

郭鹤年旗下金龙鱼冲刺A股!开始接受上市辅导……

益海嘉裡的母公司——新加坡豐益國際有限公司(Wilmar International Limited)是“亞洲糖王”郭鶴年與侄子郭孔豐,聯同同印尼油棕王吳笙福於1991年在新加坡共同創辦的企業,全職僱員90000人,是全球四大農產品生產商之一,在中國及國際間運營。

豐益國際以糧油為主營業務,系新加坡交易所(下稱新交所)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據2月21日豐益國際發佈的業績快報顯示,該公司2018年收入444.98億美元,同比增幅2.1%,扣非淨利潤為11.53億美元,同比下降3.5%。2017年,豐益國際總營收中來自中國的比重為51%,並且比例還在不斷上升。

郭鹤年旗下金龙鱼冲刺A股!开始接受上市辅导……

豐益國際創辦人 郭鶴年

目前,豐益國際主席兼CEO郭孔豐為郭鶴年之侄;郭鶴年長子郭孔承、次子郭孔演皆為豐益國際非執行董事。除了益海嘉裡,郭鶴年家族在中國大陸的資產還包括香格里拉酒店、北京國貿中心、嘉裡中心等。

益海嘉裡是豐益國際在華投資的全資子公司,是世界知名的小包裝油生產商之一。在中國境內35個城市設有企業110多家,在大型貨運樞紐附近建立61個生產基地,現在規模宏大的生產、銷售和物流網絡,覆蓋了中國的2839個縣市,擁有近350個銷售處,1585個經銷商5000多家分銷商,超過100萬個終端保證供應。

郭鹤年旗下金龙鱼冲刺A股!开始接受上市辅导……

不僅如此,益海嘉裡還是驅動豐益國際業務增長的“發動機”。豐益國際執行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郭孔豐就曾表示:“雖然集團面對一些短期挑戰,但我們對各項業務的巨大增長潛能很有信心,並將繼續擴展業務,尤其是在中國、印度和印度尼西亞市場。”

面對日發重要的中國市場,豐益國際的做法是,一方面加大在中國市場的投入;另一方面,則是讓中國業務單獨上市。

2018年業績快報中,豐益國際就專門強調了關於中國業務IPO的事宜,稱集團最近要把其中國控股公司轉變為一家股份制公司,以期在中國上市。

益海嘉裡若在A股上市成功,則意味著郭鶴年家族控制的企業將進入中國A股市場。

接受上市輔導僅為上市路第一步

對於接受上市輔導消息,3月1日益海嘉裡方面表示,該公司在2月27日正式向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上海監管局報送輔導備案申請材料並獲得受理,後續公司將嚴格按照A股IPO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履行相關程序,具體以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公佈的相關公告及進展為準。

資料顯示,早在2009年,豐益國際曾計劃分拆中國業務的30%,在中國香港申請上市,當時預期上市規模約30億至40億美元,但遭遇香港金融市場動盪,預計發行價無法達到預期,上市就此擱置,不過,豐益國際並未停止中國業務上市計劃。

2017年11月,就有新加坡媒體援引豐益國際首席財務官HoKiamKong的話稱,豐益國際在中國的業務將進行“法律重組”,將於2017年底創建一個可以上市的實體,並於2019年申請,大概在2019年下半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

此後,豐益國際2018年2月披露的2017年四季報顯示,從可能分拆上市的基礎出發,已基本完成中國業務的內部重組。

不過即使益海嘉裡接受上市輔導,這僅是該公司踏上A股上市路的第一步。

公司要登陸內地資本市場,需上經歷“改制階段”、“輔導階段”、“申報階段”和“股票發行及上市階段”,就目前而言,益海嘉裡處於輔導階段,南都記者查閱部分省市針對擬上市公司輔導工作監督指引瞭解到,上市輔導期原則上不得少於3個月。

另外“輔導階段”結束後,接受輔導公司進行IPO相關準備,並向證監會提高材料和申報,此後還需要預披露資料、披露資料、發審委審核、路演等流程,股票才正式發行。廣東某證券分析師向南都記者表示,完成流程至少要18個月左右的時間。

一般而言,從申報到正式上市需要1到3年的時間,若走正常流程,益海嘉裡可能無法在2019年上市。

“而且,益海嘉裡A股上市並非‘板上釘釘’,尤其是在輔導期內,發行人發生重大訴訟或仲裁、三分之一董監高更換等,都可能會導致終止輔導的情況出現,另外資本市場的變化,亦是公司終止輔導的因素之一。”上述負責人說。

實際上因資本市場變化而導致終止上市輔導的情況此前有發生過,去年8月10日,上海恆業分子篩選股份有限公司因A股市場情況及自身戰略規劃,決定轉向新三板掛牌,這也使得恆業股份上市輔導終止。

不過凡事都有例外,或許益海嘉裡也可以像順豐和富士康一樣閃電過會。

2016年5月,順豐控股(002352)發佈借殼方案;6月,證監會出臺“史上最嚴厲重組新規”。但這似乎並沒有影響到順豐控股的上市速度,2017年2月24日,順豐控股正式上市。

2018年3月8日,證監會官網顯示,中國證監會第十七屆發審委召開2018年第41次發行審核委員會工作會議,富士康工業互聯網股份有限公司首發獲通過。從2月1日富士康工業互聯網股份招股書申報稿上報之日算起,到過會僅用了36天。

綜合整理自南方都市報、澎湃新聞、挖貝網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