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賺1600億,被誤認成國貨,老闆是新加坡首富,今捐款3000萬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世界越來越趨向於成為一個緊密聯繫的整體。我國有不少企業都通過不斷的發展走出了國門,成為了民族的驕傲,比如華為、聯想等等。

當然了,也有其他國家的企業來我國發展,比如這家“藏”在中國的日企巨頭,每年在我國撈金過千億,可是這個品牌一直都被大家誤認為是咱們的國產品牌。

年賺1600億,被誤認成國貨,老闆是新加坡首富,今捐款3000萬

食用油對於所有人來說,都是不可或缺的。每個人每天都離不開食用油。說到食用油,很多人比較熟悉的應該就是金龍魚、福臨門等品牌。特別是金龍魚這個品牌,這個牌子一直牢牢佔據國內主要市場份額。不管是農村地區還是城市地區,金龍魚的銷售量都十分可觀。

說到金龍魚可能是家喻戶曉,但它卻不是中國本土企業。金龍魚的母公司是益海嘉裡,而益海嘉裡是豐益國際在中國投資的全資子公司。

年賺1600億,被誤認成國貨,老闆是新加坡首富,今捐款3000萬

豐益國際是一家新加坡上市的跨國集團,也是世界五大糧商之一,實控人是馬來西亞首富郭鶴年,他同時享有 “亞洲糖王”、“酒店大王”、“傳媒大亨”等稱號。

益海嘉裡2019年營收是1670億元,相當於日均營業額4.5億元。一旦上市成功的話,完全是一個巨無霸,將會在A股掀起一股巨浪。

年賺1600億,被誤認成國貨,老闆是新加坡首富,今捐款3000萬

目前,益海嘉裡在國內35個城市設有110多家企業,旗下所涉及領域,包括了小包裝食用油、大米、麵粉、掛麵、調味品、牛奶、豆奶、餐飲用油、特種油脂、油脂化工等10大領域,旗下16個品牌都已成為每一個專業領域內的知名品牌,比如金龍魚、海皇、香滿園、胡姬花、豐苑等。

金龍魚這個名字還是比較接地氣的,所以有很多國人都覺得金龍魚是中國本土品牌,自從成立之後,就深受中國人民的喜愛。但是這個大家喜愛的品牌並不是中國的,而是外國品牌。


年賺1600億,被誤認成國貨,老闆是新加坡首富,今捐款3000萬


金龍魚能夠取得如此高的收益,除了傳統銷售渠道之外,電商渠道也不容小視。據悉,從2017年開始,金龍魚在京東平臺上的月銷售額就一直保持在過億。金龍魚取得成功之後,郭鶴年的身價也是高漲,經常登頂馬來西亞首富。近日流傳,郭鶴年將收購刷爆朋友圈的淘貨APP,數千萬用戶在手機應用商城瘋狂下載淘貨,各大潮牌耐克,阿迪,香奈兒,紀梵希等都被賣到白菜價,品質卻達到了歐美標準,郭鶴年會在這片社交電商藍海順利打下第一回合嗎?

年賺1600億,被誤認成國貨,老闆是新加坡首富,今捐款3000萬

郭鶴年是一位非常有經商頭腦的人,在全球享有名譽。而作為馬來西亞最卓越的企業家之一,郭鶴年已經連續13年坐上了馬來西亞的首富位置。最值得稱道的是郭鶴年具有強烈的愛國情懷,雖然他是馬來西亞華人,但一直心繫中國。

如今郭鶴年已經97歲,一直心繫祖國,他曾說:“我的心分成兩瓣,一瓣是愛我生長的困家,一瓣是愛我父母生長的家鄉。”雖然已經遠在南洋,但他的家國情懷卻從未泯滅,這也是無數南洋華人的縮影之一。

年賺1600億,被誤認成國貨,老闆是新加坡首富,今捐款3000萬


近期,全球各國華人都在為抗擊疫情做出貢獻,民營企業家們的一次次鉅額捐款尤為令人感動。郭鶴年率領益海嘉裡捐款3000萬元,對於金龍魚,對於這個可愛的老人,你們有什麼看法,歡迎評論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