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的故事--費斯法則:拿到第二個之前,不要扔掉第一個

兔子的故事--費斯法則:拿到第二個之前,不要扔掉第一個

保羅是一個農夫,他養了一群雞。有一天,他急急忙忙跑去對另一個養雞人說:"我的雞得了雞瘟,已經死了一半,該怎麼辦啊?"

"你給它們吃什麼呀?"

"大米。"

"你應該給它們吃小麥。"

回去後,保羅開始給雞改吃小麥。

第二天,他又來到了養雞人家裡:"不好了,又有50只雞病死了!"

"你給它們喝什麼?"

"冷水。"

"你應該給它們喝熱水!"

兩天之後,保羅第三次向養雞人討教:"現在我只剩下十隻雞了!"

"你給它們喝的水從哪兒弄來的?"

"井裡。"

"你應該給它們喝泉水!"

不久,保羅垂頭喪氣地見到了養雞人,說:"哎,我最後的一隻雞也死了。"

"哎呀呀,"養雞人惋惜地長嘆一聲,"這太可惜了。我還有很多好建議沒有來得及跟你提呢!"

趣評:如果不確定他人的意見能百分之百拯救垂死的雞,保羅便不應該全然拋棄過去的做法。穩妥的做法是:先選幾隻雞作為試點驗證建議的可行性,當試點雞恢復生機時,再將新的做法應用在其他的雞身上。這種方法可以把改革的風險降到最低。

知識鏈接

費斯法則的內容為:在拿到第二個之前,千萬不要扔掉第一個。企業實行一項新的管理制度,或研發生產的一種新產品推向市場都屬於變革。變革是一把雙刃劍,可能大力改善了組織內部的運行,增加企業與競爭對手的比較優勢;也可能組織成員與外界市場對新的變革產生牴觸情緒,導致變革為企業的發展帶來負面影響。因此,當企業無法完全排除變革的負面影響時,在推行變革舉措的時候,便不能徹底放棄過去的制度與產品,尤其對於尚未走到生命週期的終點的產品,更不能毅然決然地讓其隱退市場。

兔子的故事--費斯法則:拿到第二個之前,不要扔掉第一個

管理學這樣說

作為碳酸飲料生產的兩巨頭,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的惡鬥一直沒有停息過。在最初的商戰中,可口可樂稍勝一籌,1983年,可口可樂的市場佔有率為22.5%,百事可樂為16%。1984年,可口可樂是21.8%,百事可樂是17%。針對可口可樂的保守傳統,百事可樂以年輕人為市場目標,將自己標榜為具備新思想、富有朝氣和創新精神的年輕企業,這一市場定位獲得了很多年輕人的垂青。看著百事可樂在市場上的奮起,可口可樂也應時而動,對於沿用了99年的"神聖配方"做了新的修改,隆重地向市場推出了"新可口可樂",並停止了老配方可樂的生產銷售。然而,傳統與美國精神一直是可口可樂一枝獨大的關鍵基因,"新可口可樂"的標新立異遭到了市場強烈的反感。"新可口可樂"推出後,可口可樂公司每天收到多達600封的抗議信和1500次以上的抗議電話,更有很多消費者以上街遊行的方式抗議新產品對他們的背叛。在四面楚歌的境地下,可口可樂不得不宣佈恢復原有配方,並特意將其命名為"古典可口可樂",標誌著曾經的可口可樂回來了。可口可樂不得人心的改革舉動為百事可樂提供了可乘之機,1985年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的市場銷售比是1.15∶1.1993,百事可樂以250.21億美元的銷售額高居世界最大工業公司的第48位,而可口可樂僅以139.57億美元,遠遠落到第94位。

兔子的故事--費斯法則:拿到第二個之前,不要扔掉第一個

可口可樂的市場失利便在於對費斯法則的違背,新飲料尚未打開局面,就匆匆停止了老飲料的生產,結果導致腹背受敵。可口可樂的戰略失誤警示後來的經營者,進行戰略決策時,如果原來的方案仍然在發揮著正面的效用,不論新的決策方案在實行之前具有多大勝算的把握,也不要匆匆地放棄原來的方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