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黑板!如果读书人不看这本书,我看你还是算了!PART-II

  • 阅读的层次

  • 请注意,是层次,不是种类。因为种类是有区别的,而层次,高层次中会包含低层次的。

  • I-基础阅读,小学六年级前。

  • II-检视阅读,这个层次强调时间。

  • 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项阅读功课。无论你用了多长(短)的时间,你需要在完成检视阅读后回答:“这是哪一类的书----小说,历史,还是科学论文?”

  • III-分析阅读,这个层次永远是一种专注的活动。

  • 在分析阅读过程中,读者要把书读到能成为他自己的。“有些书可以浅尝辄止,但另外一些书一定要咀嚼与消化的”。分析阅读的目的是咀嚼、消化一本书,还要追寻你与作者并不在一致水平上的理解力。

  • IV-主题阅读,是整个阅读中的最高层。

  • 读者在这个层级上,会就一个相关主题阅读很多书;但他并非仅仅做文字上的比较,有可能(极可能)在此基础上构建出一个全新的主题分析内容。所以,主题阅读是最主动的阅读,也是最花心力的一种阅读方式。

  • 具体讲讲这几个层次,原则上大家都认为,基础阅读不用再深入讲解了,但这里需要着重提及一下。

  • 因为目前大学生或者说是已经拿到学士学位的大学毕业生,他们的阅读水平确实堪忧。本来在社会认知中,他们应该能够阅读任何一种社会读物/资料,且还能够对任何一个主题做个人研究才对。但,我们真实的看到,绝大多数的大学毕业生,无法达到有效阅读的基础水平。

  • 目前中国已经消除文盲了,意味着大家都识字。但我们的国人应该变成一个个真正“有能力”的阅读者。这是我们期望每个受过教育的人群都能达到的。‘

  • 第二个层次,检视阅读。

  • PART-I有系统的略读或粗读。

  • 有一些书,可能你通过检视阅读,就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判断,这本书是否真的有价值,怎么做呢?

  • i-先看书名页,如果有序就先看序。另外,包衣也要看,这个是营销策划的核心(或是某个团队对作者主旨的阐述);

  • ii-再研究目录,目录页其实对全书的基本架构做了一个清晰的理解。(类似人体的骨骼)

  • iii-如果书中有索引,也要检阅一下,大多论述型的书籍都设有索引,这部分其实说明了书籍中讨论的议题是什么。

  • iv-把书中与主题息息相关的主要篇章找来看看,以看这些内容是否能明确表达作者的理解力。

  • 这是一个主动阅读的过程,一个人的灵活性如果差,或无法集中注意力,可能这个阶段无法实现。

  • PART-II粗浅的阅读。

  • 如果你拿到一本很难阅读的书,怎么办?找到对的方向就好。

  • 什么是对的方向,“头一次面对一本难读的书,从头到尾先读完一遍,碰到不懂的地方不要停下来查询或思索。”

  • 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因为,你从头到尾读了一遍后,可能你只能理解50%或更少,但你最少读了下来。你对一本难度很高的书了解了一半,也比什么都不了解要好,也许你因为查一个不明白的难点,查不到,停住了,或查到了,也停住了。

  • PART-III阅读的速度。

  • 因读物不同,用不周的速度读!!!

  • 一本难读的书(你与作者理解力相差很大的书),阅读中的障碍,非一般所谓生理或心理障碍所能比拟或涵盖的!!!(确实自己深有体会)

  • 现在这个躁动的社会,经常要谈及阅读速度。***年度读书300本,***在2年半阅读2000本书。在你增进了阅读速度后,你到底获得了什么?你是省下了一些时间,但理解力呢?同样增进了,还是一无所获呢?

  • PART-IV检视阅读小结。

  • 阅读的速度并非只有单一的一种,重点在如何读出不同的速度感,知道在阅读某种读物时候应该用什么速度。

  • 超快的速读法是一种引人怀疑的一种成就,那只能说明,你读的东西营养价值不高。

  • 更好的秘方:在阅读一本书的时候,慢不该慢到不值得,快不该快到有损于满足与理解。

  • 敲黑板!如果读书人不看这本书,我看你还是算了!PART-II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