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星海:期貨法立法工作正在進行

放開股指期貨的相關措施正在研究

3月7日下午,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赴政協經濟界別委員駐地旁聽聯組會議。方星海在會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目前期貨法立法工作正在進行,下一步要把這項工作抓好。

我國期貨市場法治建設相對於市場發展有些滯後,期貨法的出臺一直是業界關注的一件大事。當前,隨著期貨市場國際化以及期貨行業創新業務的深入推進,市場呼喚期貨法的聲音更加強烈。

方正中期期貨總裁許丹良在接受期貨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在我國期貨市場建立之初,期貨法立法工作就在著手推動,但至今仍未推出。

“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期貨市場與實體經濟對接最為緊密,‘保險+期貨’試點連續3年被寫入中央一號文件,充分說明了期貨市場能夠為國家產業、為國民經濟保駕護航發揮積極作用。在我國期貨市場發展日趨成熟、功能進一步發揮的情況下,市場迫切需要期貨法。”許丹良說。

據記者瞭解,目前,我國期貨市場已經形成了以國務院頒佈的《期貨交易管理條例》等行政法規為核心,證監會發布的《期貨交易所管理辦法》等部門規章和規範性文件為主體,期貨交易所、中國期貨業協會制定的自律管理規則等為重要組成部分的制度規範體系。然而,市場沒有一部專門的法律。

“從監管的角度看,期貨法儘快出臺很有必要。從期貨行業整體發展看,期貨法推出對於提升期貨行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也有重要意義。”許丹良表示,希望期貨法能夠對期貨及衍生品市場的發展起到指導作用,通過立法能夠為期貨市場的發展指明方向。

許丹良還建議,期貨法應研究改變期貨公司需借道境外分支機構的模式,允許境內期貨公司獲得直接代理境外期貨業務的資格,把服務境內實體企業參與境外期貨及衍生品市場的工作直接交由境內期貨公司來做。

在北京工商大學證券與期貨研究院院長鬍俞越看來,雖然我國期貨市場國際化進程在加快,但很多境外投資者對參與境內期貨市場還處於觀望狀態,跨境投資者參與境內期貨市場也受到不少限制,這就需要一部期貨法為期貨市場國際化保駕護航。在當前中國期貨市場對外開放步伐持續加快的背景下,期貨法立法“宜早不宜遲,宜粗不宜細”,應該“多一點慣例,少一點特色”,要做到與國際慣例接軌,這樣才能吸引更多的境外投資者。

當日,方星海還表示,放開股指期貨的相關措施正在研究,“相關措施今年應該能出來”。

在許丹良看來,股指期貨是二級市場上一個非常好的風險對沖工具,未來隨著更多的機構投資者進入二級市場投資,市場需要一個功能完備的股指期貨市場。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完善資本市場基礎性制度建設。在我國,風險防範機制相對缺乏,股指期貨作為一種風險管理工具,正是資本市場的基礎性制度之一。”胡俞越認為,股指期貨應儘快恢復常態化交易。

銀河期貨研究所也認為,在當前相對積極的市場環境中,進一步放開股指期貨交易限制可以更加有效地促進市場流動性提升,充分發揮市場功能和作用。

胡俞越認為,今年以來我國股市迎來一輪上漲行情,相應的風險也在不斷積累,市場不僅要防範系統性風險,也要防範波動率風險。“股指期貨能夠防範系統性風險,股指期權防範的則是波動率風險。”胡俞越認為,“股指期貨恢復常態化交易的標誌並不是股指期貨交易本身的鬆綁,而是未來股指期權的正式推出。”

本文源自期貨日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