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被忽悠了,看看什么才是真正的p2p

近两年,在金融行业来说,话题最为关注的便是p2p,而与之相关的通常是“骗局”“跑路”“爆雷”“非法集资”之类的负面新闻,于是p2p成为了不少人望而生畏的“恶魔”。

其实经过小编了解,很多“出事”的平台或者公司要么是披着p2p外衣,干挪用资金的勾当;要么混淆概念,说是什么债权转移和P2B模式,然后设个庞氏骗局。今天小编就带大家理清一下,真正的或者是正规的P2P应该是怎样子的?

首先说明,本文目的是普及常识,各位理财投资还是要擦亮双眼,慎重对待,特别是目前P2P江湖依然鱼龙混杂,更要慎之又慎。

别被忽悠了,看看什么才是真正的p2p

2P是英文peer to peer的缩写,指点对点网络借款,是一种将小额资金聚集起来借贷给有资金需求人群的一种民间小额借贷模式,而实现这种借贷模式的载体便是P2P平台或者P2P公司。

1、正规的P2P公司一定是依法设立的。判断一家P2P公司首先要查明它有没有正常设立和经营,经营范围上有“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服务、金融信息咨询服务、投资信息咨询、财务咨询(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等相关字眼,还要注意在工商局公示中有没有任何经营异常、行政处罚和风险提示等行为;如果是网络平台,需要查询是否在工信部有ICP备案;另外正规的P2P公司要开展业务是需要通过金融办备案,拿到许可才行。

别被忽悠了,看看什么才是真正的p2p

2、真正的P2P公司它只是一个撮合平台或信息中介,简单说它就像菜市场一样,提供一个地方给卖菜和买菜的人进行交易而已。这里买卖双方便是借款人和出借人,借款人通过向P2P平台提出借款需求,并提交证明还款能力和意愿的相关材料,平台需要承担的是尽责审核,确保材料真实性和完整性,然后将其信息挂到平台上,供出借人挑选和投资。

这里有几点要注意:

首先P2P公司它不是信用中介,不承担任何信用风险。也就是说如果借款人出现信用风险,导致坏账,P2P公司是不用承担责任的,它只是将所收集的借款人信息审核,然后公示给投资者,P2P公司只对信息的真实性负责。

其次,P2P公司或平台本身不得提供任何担保。很多信誓旦旦说出了问题公司会垫钱,这是不合规也是很难实现的事,所以也不存在需要向P2P公司缴纳任何担保费用之类的。

再次,正规的P2P公司是不允许以任何方式设置资金池。包括不允许将借款需求包装成理财产品出售(这个很多爆雷的P2P公司都有此特征);不允许先归集出借人资金,然后再寻找借款人,一定是先有了借款人标的,才能将其信息公布在平台上,供投资人选择。

最后,正规的P2P平台一定不能以自有资金需求作为标的吸收公众投资。有些平台以自有债权转移的方式,为自己的资金缺口需要投资人,这样的结果要么是骗局要么会爆雷。

别被忽悠了,看看什么才是真正的p2p

3、正规的P2P公司是不会进行自融自保的。自融就是借助自己平台为自己融资,自保就是自己人为自己平台担保。自融自保不仅限于一家公司或平台,更多是相关联公司,比如同一个实际控制人名下的不同公司,或者亲属或利益相关者注册的公司。自融行为分分钟陷入非法集资,也分分钟可能跑路;而自保行为严重削弱了平台的风险承受能力,很容易导致平台倒闭,出借人血本无归。

4、真正的P2P公司更加着重于风险控制。尽管平台对出借人的信用风险不承担责任,但是这关系到一个平台的生存、声誉和盈利,所以一般真正想用心经营的平台都会着重去完善自己的风险控制体系。一般采取提取风险准备金、借款人资产抵押或质押、借款人多重信息审核机制、分期还款和资金用途监控、引进第三方担保或保险公司等措施。

一个平台的风险控制体系越详细越真实,可以提供的保证越多,可信度越高,反之一个只是不停吹嘘自己实力雄厚的平台,往往都是骗子。

别被忽悠了,看看什么才是真正的p2p

5、一个合规的P2P平台是不能随便宣传的。一直以来,国家对P2P的广告宣传都有严格的限制,只不过之前的执行不够严格,现在会更加严格。

根据规定,所有P2P平台不能以任何广告形式宣传产品,可以宣传平台,但是一定要有明确的风险提示,而且不能有任何承诺收益的信息,包括明示或暗示保本、无风险或保收益等。

除此之外,在广告宣传方面,划定了一些红线:未提供客观证据的情况下,不得对过往业绩做出虚假或夸大表述;不得利用学术机构、行业协会、专业人士、受益者的名义或者形象作推荐和证明;如要进行大规模宣传(如省级以上电视台或流量巨大的互联网平台),需要到多个有关部门备案等。

别被忽悠了,看看什么才是真正的p2p

6、真正的P2P平台是不能接触到出借人钱的。之前很多出问题的平台随便找了一家所谓的存管机构,然后告诉投资人钱不在自己手上,安全得很,结果一转身就把出借人的钱给拿去花了。

现在国家规定,任何P2P平台必须而且只能和有业务资格的银行签订存管协议,其他任何第三方支付机构,不论实力多强都算违规,而且不能以“银行存管”作为噱头进行营销。

这里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银行存管和银行托管的区别:银行存管只是P2P平台和银行签一个存管协议,在银行开了一个专门存款账户,用来暂时存取出借人的钱而已,至于后续钱的走向如何没有监管责任;银行托管不同,钱的是托管协议,平台需要支付给银行更多管理费,而银行也需要承担更多的资金监管责任,包括资金安全和资金走向。

由于现在没有规定要签托管协议,所以几乎没有p2p平台给自己“找麻烦”,只是签了存管协议,但是事实上这并不保证安全,也有银行存管的平台出现爆雷的情况,那个银行马上出面说明不是托管,撇清了关系。

别被忽悠了,看看什么才是真正的p2p

7、目前的P2P平台有几种派别,包括银行系、国企系、上市公司系、民营系和风头系;就风险而言,银行系和国资系肯定较低,但是在和仅仅是指道德风险(也就是没有跑路或自我倒闭现象),借款人风险依然存在。

上市公司旗下的P2P目前已经不再安全,已经出现多例爆雷事件,民营和风头两个派别就更不用说了,真正想做P2P的很少,真正想做而且能够坚持下来的更是少之又少。

8、正规的P2P平台出借标的一般是小额分散的,同时收益率也是符合逻辑的。如果一个平台的标的动不动就上百万,就算它是真实的,也具有很大风险,一旦出现坏账,回本难道过大。

P2P平台的收益率比存款和理财要高,这无可厚非,毕竟借款人的资质没有银行那么好,平台风控体系也没有那么完善,出借人的风险会更高。但是如果收益率高得离谱,比如年化收益超过12%,那就要注意了。因为按照正常逻辑而言,借款人是不愿意出这么高的融资成本的(因为除了支付出借人利息,还要支付平台各种费用),除非这个借款人是个虚拟人物或者具有极高的还款风险。

别被忽悠了,看看什么才是真正的p2p

今天就跟大家普及大这里,欢迎点击关注,后面还有更多生活中的金融知识,都是干货,都讲人话,都能看懂,有疑问的欢迎留言讨论,下期文章再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